解放军思路变了!核潜艇与航母并肩而行,突破第一岛链,场面震撼

兵器视频 2024-06-24 12:51:04

解放军思路变了!短短8个字总结核潜艇发展,突破第一岛链不再是难题,若再加上航母,将为我国筑牢“海上长城”。

在纪念人民海军潜艇部队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走访北部战区海军潜艇某部。

期间,中国海军用深刻而简洁的八个字——"核常兼备,以核为主" 来概括了国内潜艇部队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外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可深入了解到中国潜艇力量发展路径的机会。

(图解: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

这句话虽短,却包含深意。

不仅突出了中国海军对于核潜艇作为国家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视,而且也表达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常规潜艇力量的坚定决心。

当然,这一战略转变是基于对当前与未来潜艇作战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考量的结果。

分析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对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积极响应。

过去,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发展受限于多方面因素,如技术挑战,核潜艇的研发进度缓慢,尤其是在核动力系统的研究上。

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就开始拥有核潜艇,但相较于常规潜艇,核潜艇的数量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此外,战略定位上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海军长期聚焦于近海防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远海作战能力的发展需求。

(图解:中国核潜艇部队已具备突破第一岛链的能力)

然而,随着全球战略环境的演变以及国家安全需求的提升,中国海军的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这一转变对潜艇部队的战略需求提出了全新挑战。

远海行动对潜艇的续航能力、隐蔽性以及攻击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以常规动力潜艇的续航能力和自持能力来说,就算加上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其行动半径也几乎不可能超出第一岛链太远,尤其是在主要假想敌对第一岛链外海区进行了长期的预设战场建设,拥有大量固定翼反潜机的情况下,常规动力潜艇在这一海区使用通气管充电换气,在任何情况下都太过于危险。

而核潜艇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得以突破第一岛链封锁。尤其是攻击型核潜艇,以其强大的续航能力与突击力,成为国家战略威慑与远洋控制的重要力量。

(图解:央视节目《砺剑》发布的核潜艇画面)

显而易见,核潜艇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隐蔽性和长时间的潜航能力,这使得核潜艇成为执行战略打击、海上封锁、重要海域护卫等多种任务的理想选择。

在这一战略需求推动下,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发生“核常兼备,以核为主”的转变,就不难理解。

此外,这一转变还体现了中国海军追求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决心。

从091型核潜艇到093型核潜艇的迭代升级,我们见证了中国核潜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核动力系统、水声系统的性能上,中国核潜艇已经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

更重要的是,也呼唤着更多的攻击型核潜艇。

正如《砺剑》节目中所展示的那样,航空母舰与核潜艇并肩前行,展示军事力量的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海军思路已经发展转变,正在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迈向深蓝。

8 阅读:2417
评论列表
  • 2024-06-27 20:56

    主要互联会通,整体配合,主要靠我们的通信

兵器视频

简介:让我们一起畅聊国内外最新资讯、最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