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越多越要买保险?NONONO~

吐逗都 2024-06-25 04:40:30
首发 | 公众号「 吐逗保 」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在大家的普遍思路当中,会把保险挂上有钱人购买的专属标签。 毕竟之前线下动辄一两万的保费,工薪家庭啃着确实费劲…… 但其实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咳咳。 但其实保险的本质是以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所以实际上在资产达到一定数额的时候,某些风险可以自行消化的时候,保险就变成可选项而非必选项了。 比如对于小康家庭而言,小额医疗险的必要性便大大降低。 1W元的医疗费用风险,完全可以用家庭的资产自行承担。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对于富豪而言,重疾险的存在也显得没有必要。 投保时填写资料浪费的时间,可能创造的价值都不止几十万的保额…… PS:感觉就像给你的一元硬币买保险,保费一角钱,如果丢了就赔你1块钱,我估计没人会无聊去买吧~ 1.那有多少钱之后,就可以不用买保险了呢? 这个问题和当下流行的攒够多少钱就能躺平差不多,其实没什么固定答案。 500万可以规规矩矩在小县城一辈子衣食无忧,10个亿任意挥霍在西虹市也撑不过30天。 就以我们正常人必备的四个险种: 「☞ 百万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定期寿险」为例。 我个人觉得,在二三线城市定居,规规矩矩生活,有800万的存款就可以不买上方这四个常规险种了。 理由也很简单,800万的存款放到信托当中,按照年收益率7%来计算,每年的收益就有56万(不爆雷的情况下)。 扣除掉日常生活的开支,结余35-40万是不成问题的。 目前常见的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在30~50万左右,扣除掉社保报销之后,每年的结余足够承担医疗费用。 而且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即使身故了,信托的利息也足够保障家庭未来的正常生活。 所以总的来说,这四大基本险种,也就没有太多配置的必要了。 当然,对于财务自由的高产阶级来说,可能就不再追求“治得起病”,而是追求于“治得好病”。 这时候可能不限制国家、不限制医院、不限制病房、不限制治疗方法; 一年保费几万块的高端医疗险,就更加适合高产阶级了。 2.经济越差,越应该用保险来转嫁风险。 因为没有高产阶级那种风险自留的资本,一次风险就可能击垮整个家庭。 所以说现在保险覆盖率最高的,一定就是普通工新家庭…… 没错,正式在下中产! 毕竟是焦虑比赛第一名,手里还有点元子,保险当然是酷酷往家里买咯~ 而抵挡风险能力最弱的普通工新家庭,却基本和高产阶级相同,选择了将风险自留。 原因很简单: 去了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读书的钱,剩下一点钱肯定要“花在刀刃上”啊! 就以我一个远房亲戚做例子: 两口子就以家中的小果林为生,他的父母都是罹患胃癌去世的,摆明就是生活习惯或者基因的高致癌性。 当初,我就建议他配置一份「☞ 百万医疗险」。 起码在关键时刻有钱看病,两百多块的保费也不至于像重疾险一样伤筋动骨。 但人家的回应也很简单: “没钱呀,两百多块钱都够给孩子买五六斤牛肉吃了。” 我望着他手里的华子,不禁陷入了沉思…… 其实这也怪不得这样的固有思维。 一方面刚才说了,线下保险之前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价格又贵、理赔又难!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价格和理赔的问题(或者说销售误导),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一家三口配齐基本保障可能都用不到一万块,就能很好的转嫁风险。 时代变了,思维却没跟上。 另一方面,现在的消费主力80/90后,说实话小时候都是苦着过来的。 哪有现在小孩那么好的成长环境。 于是乎,人们会形成一种固有的“节约”观念。 但其实这种习惯在某些情况下,看似为整个家庭节省了经济,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比如保险、体检等这些同样可以用较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整个家庭经济稳健的事物,普通家庭都是非常抵触的。 结果整个家庭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看似坚如磐石,实则风一吹就倒…… 3.总结一句话,越穷反而越应该买保险! 因为我们没有中产和高产阶级一样的风险自留能力。 就算买不起「☞ 重疾险 」,但是省两顿饭钱出来,买个两三百块的「☞ 百万医疗险」还是可以的吧~ 起码出了事不用这个筹那个筹,顶多担心一下误工损失罢了。 背后有兜底,前行能无忧~ 最后,如果你对保险有任何疑问,建议直接来问我,一对一专业解答。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公众号:吐逗保,让保险不那么枯燥!
0 阅读:3

吐逗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