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高层领导都讨厌我,因为我总找他们“化缘”

历史实战派 2024-06-21 11:29:52

在战争年代,周恩来夫妇为了革命事业东奔西走,连续两次失去了腹中的亲骨肉,也让邓颖超再也无法生育。虽然他们一生没有子女,但他们把革命后代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李特特就是他们认下的干女儿。

李特特的父亲是李富春,母亲是蔡畅,舅舅是蔡和森,舅母是我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

1927年,外婆把三岁的李特特从湖南送到了上海从事秘密工作的李富春和蔡畅身边。

李富春夫妇因为工作的需要很少回家。

一次他们深夜化妆和女儿见面,李特特没认出来被吓了一跳,扑到了周恩来的怀里。周恩来摸着她的头,说道,要收她做自己的女儿。李特特感觉到周叔叔给她的安全感,也停止了哭泣。

没想到周总理离开之后,她突然想念周伯伯,不管父母怎么哄都哄不住。哭声越来越大,让蔡畅很是紧张,她只好把女儿关进了一间储藏室中。

周恩来也被孩子的哭声惊醒,赶紧去储藏室把孩子抱出来。他心疼地看着孩子,对蔡畅夫妇说道:“要耐心引导教育,性急是不行的,体罚更会让孩子反感。这么热的天把孩子关到黑屋子里,你们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李特特听后抱住了周恩来的腿,喊了一声爸爸。

从那之后,这对父女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1928年,中央机关搬回了上海,决定把蔡畅家作为一个联络点。

邓颖超也非常喜欢李特特,总是抱着她亲吻她的小脸蛋。

在上海,虽然有周恩来夫妇的疼爱,但在李特特的童年记忆里。上海充满了恐怖的记忆和动荡不安的生活。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她经常会遇到紧急情况。

可以说,她从4岁起就开始参加革命工作了。

1938年底,在周总理的关心下,李特特前往苏联学习。

1952年回到国内,一回国就和周恩来爸爸汇报工作。

回国之后,父母还是和往常一样忙碌,很少见面。李特特在父母的鼓励下,带着三个月大的儿子去北大荒开荒,一待就是三年。

她始终铭记着父母对她的要求,革命家庭也影响了她的一生。

1988年,李特特离休之后,成为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终身理事。

她在采访中说道,自己离休之后很忙,最忙的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差,走过的贫困县城和村庄有两三百个。

她利用自己的关系,向省市领导和北京的一些企业家等人说情要钱。最后把得来的钱全部帮助贫困地区。

在她的身上,她总是带着一本大相册,里面全是贫困地区百姓们的艰苦生活。

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要饭的,为了要钱可真是跑断腿。她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008年,有一堆电话本,都是中国政界高层领导人及其子女的电话。

在此之前,他们经常往来,可现在他们都不愿意接我的电话,都讨厌我了,因为我找他们就一件事——化缘。

其实,李特特本来可以有一个清闲的晚年生活。但是她偏偏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她觉得一些人富得流油,可还有一些人连饭都吃不饱,想到这里她就坐不住了。

0 阅读:71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