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道文化的独特价值——从文化的失真与寻真说起

用户_989315 2024-06-21 19:21:26

在中国,从始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到盛于20世纪早期的文化运动,从批判传统、否定传统、打倒传统,到学洋、崇洋、以洋为标准,在对西方文化进行借鉴、融合、全面学习应用的同时,也导致本土传统文化原本的精神和品质日渐模糊,文化传承渐遭冷落。时至今日,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柢和源流而言,我们似乎早已渐离渐远,甚至基本失忆或难寻其宗。在当今的中国文化中,还保留有多少传统基因?今天的中国文化,其文化思维、逻辑思维、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大概基本上来自200多年前才形成的西方近代哲学,其标准都统一到感官所能感知到的客观物质世界才是真实世界这个认识上来了,致使民族传统文化在今天唯有其名,难见其实。

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源文化,其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其践行性,践行的最终目的是使境界升华并超越人类感官认识之上,到达一个清虚无物的世界,姑且称之为“无形世界”——这就是“道”的世界。也就是说,道文化一方面十分关注感官认识功能所能达到的客观现实世界,另一方面更重视感官认识功能无法达到的“无形世界”(亦称“形而上”)。因此,就当今整个人类文化而言,道文化与其他文化流派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有着独特的思维、另类的逻辑、玄奥的构架、颠倒的理法,远远超越了近、现代新哲学和新科学的认识。因此,绝对不可以动辄以近、现代西方哲学理论和科学理论为标准尺度评判东方道文化。不然,必生愚昧。举个例子: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就是建立在道学理论基础之上,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经典,以“无形”理论为最高范畴的特殊理论体系,是道学理论体系中涉及“医”的一个分枝。其中的“治未病”,一方面是指:在有形的形体尚未发生病症之前,作为“本源”的无形之处已经开始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未病”;另一方面是指:即使有形的形体层面已经发生了病症,但这个病症只是表象,其症源却在无形之处,这个无形的症源也是“未病”。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未病”进行辨证施治就叫“治未病”。这个“未病”是“形而上”范畴,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西方医学没有办法发现,所以西方医学既不知“未病”之说,更不知“治未病”之理,当然也就谈不上治“未病”之法了。

那么未病具体是什么呢?肉体层面发现的病叫“已病”,无形层面发生的问题叫“未病”。比如:精亏、气亏、气虚、气滞、气郁、神不守舍、神衰、阴虚、阳虚、阴盛、阳盛、阴阳失和、五行失衡等等都属于“未病”之病。无形的“未病”之病是有形“已病”的根源或病源,是解决或预防“已病”最有效的“着手”之处。如果一个人体内已经出现“未病”之病而不加以施治,久之必发展到形体,而显示为肉体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已病”之病,正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易经·系辞》)。

对于“治未病”的施治方法,当然也是“着手”于“无形”之处,如补气、养气、理气、行气、破气、生神、安神、生精、固精、养精、调理阴阳、制衡五行等等。

以上所说“治未病”虽然只是中医常识性的一点皮毛,但足以说明这在当今时代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理论。这种特殊理论,正是道文化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完全超出了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认识范围。可是多少年来,相关行业习惯以科学的西医理论作为标准尺度来衡量和要求中国传统医学,于是形成了一个极其荒谬的认识——中医是伪科学。致使中国传统医学长期蒙受不公正对待。

道文化中关于“形而上”的话题,是对“无”“无形”或“无形世界”的践行性认识,这种认识在当今以现代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为标准的文化氛围之中所起到的“究本”作用和普化意义,是尤为值得关注的。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道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最顶层部分,只是不容易被人知见罢了。今天,如能在对传统文化近乎失忆的情况下蓦然回首,认识到这个“无形”理论的真实本质,便是寻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也找到了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心法”的金钥匙。

(本文作者:孟至岭道长,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2 阅读:20

用户_989315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