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毛阿敏唱的这首歌,向全世界公开了中国这个绝密军事基地

从菡爱八卦 2024-06-28 19:32:41

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我国著名歌唱家毛阿敏,在巅峰事业的时期甚至还可以称为是“乐坛一姐”,她在华语乐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阿敏刚出道的时候就考入了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在其中担任独唱演员。

在1992年的时候,毛阿敏在“八一”晚会上演唱了一首歌引起了全场的轰动,这首歌就是《马兰谣》。

那么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呢?这首《马兰谣》究竟有什么魔力?

原来这首歌的歌词提到的就是我国的绝密军事基地——新疆马兰基地,因为这首歌大家也了解到了这个马兰基地。

这首歌所歌颂的不仅是我国的那个绝密军事基地,更是那些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科学家们。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童谣中唱的竟是我国首颗原子弹的密语

在六十年前的时候,科学家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成功引爆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巨大的蘑菇云在这里腾空而起。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这是那个时代人人都会唱的一首童谣。

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首童谣朗朗上口,并不会去深究这首歌的歌词究竟讲得是什么。

但其实这首童谣的歌词讲述的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小皮球”指的就是第一颗成功爆炸的原子弹,因为外形像球所以被称为“小皮球”。

而“架脚踢”指的正是罗布泊试验场上的那座102米的铁塔,那颗原子弹就是在这座铁塔上被引爆的。

童谣中的“马兰开花”也并不是真正的马兰花,而是因为这颗原子弹是在马兰基地爆炸的,所以被称为“马兰开花”。

因为这里寸草不生,但是却生长着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马兰花,所以被称为“马兰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总装备部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

在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一些国家的武力威胁,打破国际上大国的核垄断,我国最终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一直到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在新疆马兰基地爆炸,所有人都在为之欢呼,这一声巨响也震惊了全世界。

我们国家一直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在这颗原子弹爆炸之后,还郑重对外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这颗原子弹不仅标志着我国的科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原子弹的威力巨大无比,只要拥有了这项研发技术,在国际上就会有一定的发言权,所以每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的研制原子弹。

因此原子弹的研制是非常机密的一件事情,一定要在非常隐蔽的地方研制,那么我国当初为何会选择在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研制、引爆原子弹呢?

为什么选择马兰?

在决定研制原子弹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选址工作,核试验场地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原子弹成功爆炸才能够证明研制成功,又因为原子弹的威力巨大,所以需要找一片足够大而且荒芜的地方。

在勘察过青海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后,有关专家建议将核试验场地设置在甘肃敦煌。

但是经过工作人员的实地勘测后,发现这里不仅没有水源,而且松土层厚,并不适合作为核试验的场地。

所以勘察大队又把目光转向了新疆的罗布泊,经过勘测队员的实地勘测,最终决定将古楼兰的消失地选定为核试验场地。

随后勘测队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为科研人员选择生活区,最后敲定乌什塔拉以南五公里的一片盐碱滩为生活区。

这个地方远地广人稀、远离城镇、位置隐蔽、水资源丰富而且不在地震带上,是核试验基地的不二之选。

虽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荒漠,但是在规划蓝图的时候,正好是马兰开花的时候,这片土地也因此而获名“马兰村”。

马兰上空的蘑菇云

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在“马兰村”的上空升起了一朵蘑菇云。

这朵蘑菇云非常的来之不易,那个时候的马兰基地几乎什么都没有,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房子。

在士兵和科研人员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住的基本上都是帐篷,还经常遇到大风天气,帐篷也都被吹翻,生活条件非常的艰苦。

刚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后,还碰上了三年自然灾害,一时间基地的粮食、水都非常的短缺。

因为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所以基地编制也不得不缩减,部分干部也被调走,基地供给的标准也相应的降低了。

虽然条件异常的艰苦,但是这些士兵和科研人员仍旧坚守在这里,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研制原子弹。

其中一位老同志曾这样说过:“正因为条件艰苦、创业艰辛,才感到格外光荣,那样的日子,苦的幸福,苦的自豪。”

这里的情况一直到1962年才得到改善,基地的建设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

1960年程开甲接到上级的命令,来到这里参加原子弹的研制,从此程开甲开始了二十多年的“秘密”工作。

那时候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最机密的事情,不仅这片土地在地图上搜寻不到,就连这些科研人员也一直都在这里隐姓埋名的为国家的发展而默默奋斗。

在钱三强的推荐下,又有三名科研人员来到了这里,他们与程开甲一起夹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办公。

后来马兰基地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直到1965年的时候,这里的人员已经有六百多人了。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原子弹的爆炸方式也终于被确认下来。之后基地又马不停蹄的准备爆炸现场。

在1963年的时候,基地敲定了爆破方案,需要建设一座爆心铁塔,高度在一百零二米。

但是当时我国的机械化水平还不是那么的高,于是在一年的时间里,这些年轻的士兵就用锹、镐等非常原始的工具,将这座铁塔一点一点建造了起来。

在1964年的10月初,科研专家们为了保密,在地下室完成了原子弹的装配。

在10月16日清早的时候,李觉向基地报告请示插接雷管,在完成雷管的安装后,方正合上了起爆机电缆的电闸。

在原子弹爆炸之前,整个罗布泊都在焦急的等待着那一朵蘑菇云,终于到了15时,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爆炸,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巨响。

在爆炸之后,防化部队的侦察兵进入了核爆区,在这里进行实地侦查作业,得到了最早的一批监测数据。

很快有关专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了详细的文字报告,证明刚才的蘑菇云确实是原子弹爆炸。

此消息一出,全国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神秘的马兰

但是实际上这么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地方,人们却在地图上找不到它的确切位置。

因为这片土地被设为核试验基地,所以在当时的地图上都找不到这片土地的痕迹,就好像这片土地不存在一样。

即使是现在,人们在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位置,只能找到一个名叫“马兰红山军博园”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国防将领和和科学家工作和生活的足迹,所以这里具有独特的时代纪念意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可多得的军事文化旅游基地。

在这里有六朵巨大的花瓣,象征着当年那些两弹一星功臣的“马兰魂”,这些花瓣最高的有27.64米。

因为这个基地从开始建设一直到原子弹爆炸,工作人员逐步从这里撤离,一共经历了27年多的时间。

而“64”则是因为在1964年的时候,第一颗原子弹在马兰基地成功爆炸。

这里的展览馆根据展览的内容分为了五个部分,分别是历史抉择、岁月激情、亲切关怀、东方巨响以及不忘历史。

这个展览馆中摆放着一百余件的展品,以及两百多张图片资料,甚至还采用声控技术模拟当时原子弹爆炸的场景,让人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1963年的时候,一对夫妻分别得到上级的指示来到了这里,因为这项工作是非常特殊的,不能告诉任何人,所以他们都不知道对方来到了这里。

但是在二人奔赴马兰基地的途中,二人却在一棵老榆树下相遇了,这才知道原来对方和自己都肩负着同样的使命。

张爱萍在听到这个故事后,就将他们相遇的那棵老榆树命名为“夫妻树”。

在当时为了为了防止敌人搞破坏,马兰人用自己的双手挖出了三条防空洞,分别用来当做休息室、警卫室、首长室等。

他们就像《马兰谣》中唱的那样,“青春无悔生命无怨”,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甚至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

文章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这首人尽皆知的童谣,竟是我国首颗原子弹的密语!

新华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北京日报:揭秘中国核试验基地:戈壁绿洲马兰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青运史项目」马兰基地: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

4 阅读:4938

从菡爱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