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首诗,在《唐诗300首》中排位第三,你怎么看?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6-04 17:45:15

01.

公元744年,李白出翰林,被玄宗李隆基赐金放还,至于赐了多少金,史书中并没有记载。

并且,李白不缺钱,当时肯重金向他求诗的人,能从太平坊排到安化门。想汪伦为了能和他吃一顿饭,搭上了八匹名马、官锦十缎,因此李白才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野史说,李白后来在宫中过于猖狂,尝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研墨,如此才被玄宗所厌。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件事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不说高力士、杨国忠有怎样的权势,单从李白的性格判断,就知道他没这个胆量。

李白在诗中豪放,与友人相处不羁,可实际上李白处世谨小慎微,轻易不得罪人。

别忘了,他在大匡山跟赵蕤学习的就是“纵横术”,所谓的“纵横术”就是交际学,祖师爷是鬼谷子,放到官场,又称“帝王术”。

当初他入赘前宰相府,娶了许圉师的孙女后,攫取了不少政治资源,一度以为自己行了,但因被人谗言与裴长史、安长史有隙,特意长篇大论上书两位长史为自己辩白。

李白虽然有诗名,但门第不高,他自称是皇室宗亲,却始终没有得到官方认证。而在古代,很讲究出身,寒门布衣别说得罪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就连“五姓十族”中的任何一家都不敢惹。

比如元稹升监察御史后,已经是朝廷命官,因与仇士良、刘士元争上房住,被刘士元用马鞭一顿抽。刘士元就是宦官,权势远不及高力士,但最终唐宪宗反而以“稹轻树威,失臣体”治了元稹的罪。

李白出翰林后,在长安滞留了一段时间,曾有诗《出金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

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恭承凤凰诏,欻起云萝中。

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

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

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

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

这首诗是李白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当时他确实风光无限,刚入宫时,玄宗降辇步迎,甚至“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后又让他陪驾汤泉,出入宫闱。

李白之所以要陈述这些事,是因为还梦想着能再入仕,不想把这条路走绝,不然当初就不会写《和番书》《出师诏》,以求再进。

包括后来李白不听宗夫人劝说,非要入永王璘幕府,也说明他对官场很留恋。基于种种,李白自然不会做这么出格的事。

李白出翰林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想要的官职是中书令,而“翰林待诏”仅仅是伎艺人员,连品阶都没有,与画待诏、医待诏、卜待诏、棋待诏斗蛐蛐待诏无异,就是陪皇帝和妃子们娱乐的。

久不得志后,李白开始贪杯,常与张旭、贺知章、崔宗之等人喝得酩酊大醉,尝酒后起草诏书,有损皇家颜面。

滞留长安期间,李白还写过一首赫赫有名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0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 《月下独酌》

“独酌”,说明李白是一个人饮酒,所以他饮的不是酒,而是寂寞。

“月下独酌”为祖诗,一共有4首,此为其一,被收录进《唐诗三百首》中,排位第三,第一首是张九龄的《感遇》,第二首为他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有趣的是,李白这两首诗全都与酒有关,不同的是,《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则作于他供奉翰林期间,心情大好,甚至还感叹官场复杂,人人勾心斗角。

一转眼,李白就又成了布衣。

可见世事白云苍狗,人生变幻无常,因此李白再叹: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生活有时就是这么现实,当你高高在上、光环满满时,朋友最多,一旦落魄了,立马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鼎鼎有名的“月下独酌”。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置身于花丛当中,独自饮着一杯美酒,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向天举杯,邀孤单的明月与我同醉,加上我的影子,我们就有了三个人。

既然月亮不解风情,无法与我开怀畅饮,我就只好与影子翩翩起舞。

此时我们惺惺相惜,互相陪伴,春宵一刻,要及时行乐才好。

醉后,我放声高歌,在月影下徘徊,舞步显得有些凌乱。

清醒的时候,我可以与月影为乐,等我醉了,我们就各奔东西。

希望我们不拘泥于世俗,永远不会为分别而伤情,可以相约在缥缈的银河畔。

李白这首诗,句句都写怎样快乐,句句都不快乐。出翰林以后,他身边的朋友出奇的少,再也没有人陪他把酒言欢、夜夜笙歌,能伴随他的,只有天空那轮皎月。

可明月不语,自己只好与身影对饮,但转念一想,明月虽不解风情,可他并不嫌弃自己此时落魄,一直悬在穹顶,清辉漫洒,照耀着自己。

所以李白也打开了心境,对着月亮说,趁我清醒时,我们就一起欢歌跃舞,要是我醉了你也别见怪,我必然会睡得死沉。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句,一语双关,既指月亮,也指现实中那些曾伴自己左右的友人。

出长安后,李白还写过一首《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既然是“言志”,就说明不得志,内心郁郁百结,始终放不下“出入翰林”这段经历,同时寂寞更深,言语幽怨也渐多。

因此,尾联“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之句,与“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情貌相同,完全是在自我宽慰。

官场虽不得意,却也成就了李白的伟大,忧郁的浪漫主义情怀,加上豪放不羁的性格,让李白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中之仙。

2 阅读: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