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如深圳苏州那样前十几年大量引进名校惹争议:杭州失策了?

城市把脉 2024-04-22 13:35:08

一种观点认为,多年来,浙江省最高班子对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都是亲自上门三请五请的,就差八抬轿子了,结果这俩学校都去了苏州,一是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一是人大苏州校区(中外合作大学)。

大学风光

当然,这不是说落地苏州不好,要恭喜苏州,但对于杭州来说还是有反思的地方,应该多向出击,面向C9其他院校或其他名校(比如清北复交,南开,哈工大,西工大等,及一些专业类强校),甚至宁波诺丁汉那样纯靠外方主导的中外合作也闯出了一条路,杭州不能总是吊死在一棵不开花的树上.......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浙江这次北大和人大合作,主要都是针对浙江高校社科领域建设发展方面,不是国科中建设等自然科学领域方向,背景是浙江杭州新一轮国家定位有决定性突破。

针对国家定位升级,需要大幅提高浙江杭州自主高校社科领域建设,以承载相关责任,所以国家意志下有了名校支持。

如北大明确支持浙外建设新型国际关系高等研究院,建设特需语种人才培养战略基地等,但不是让你直接拿外地名校来用。难道杭州直接拿外地名校来体现浙江“社会主义先行”“优越性窗口”,还是国际重要交往中心?

大学风光

至于说苏州深圳名校引进多,基本都是在教育部限制之前。教育部限制后,全国所有地方引进外省异地名校总量,都不如浙江一省(南大苏州这种同省的和利用独立学院转设机会的不算)。

杭州引进的北航和国科大,同一时期前后其实在全国签了一堆,发展成永久校区的只有杭州项目。包括西电广州是研究生院,在杭还带西电总部转移的国际合作本科部分。

甚至很多签约启动比杭州早的项目,在教育部限制大环境下全部停掉,即便能级高如深圳。浙江因有共同富裕示范区,情况或许相对好不少,但绝不是说不受教育部政策限制或影响不大。政策上明确属例外的也就是雄安,共同富裕示范区没说可不受限制。

至于说浙江没有如深圳苏州那样前十几年大量引进名校,是受限当时客观条件的必然,还是有条件机会却没抓住,那是另一个讨论话题了。

大学风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0 阅读:139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