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清北复交,不丢人!

靖如说体育 2024-06-16 14:12:49

高考一考完,感觉整个人都轻松多了,不管最后成绩怎样,至少现在可以先放松一下了。

我们班有些同学报了强基计划,但我没有。这样一来,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说出去旅游什么的。一开始我也挺犹豫的,毕竟感觉自己可能错过了些什么。但后来想想,反正那些专业我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加上我也没学过那些竞赛的内容,就觉得还是算了,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我一向不太喜欢赌那些小概率的事,就像有些家长说的,不读书也能成功,做个老板什么的。我听听就算了,心里其实不太以为然。我做事向来是按照大概率来,那些看着不靠谱或者小概率的事,我通常不会去碰。比如我之前发的那篇关于985和211的文章,就有家长留言说我这话听着挺伤人的。

说到中考成绩,我觉得如果家长能在前面给孩子定好规矩,好好盯着,多数孩子其实是能考得不错的。但有时候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大了,应该会自己懂得如何学习了,结果很多孩子其实做不到自我驱动,还是需要家长在旁边督促。如果家长能更上心一些,孩子也配合得好,拿个660分真的不难,当然,前提是孩子本身学习能力得跟得上。

好多家长真的喜欢把那些小概率的事情当成肯定会发生似的。就好像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爸妈小时候没怎么管,自己高中再努力,不是也考上了吗?”或者“我初中的同学没上大学,现在当老板,过得比我还好呢。”

还有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复旦、北大或清华,就自动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能行。这种想法其实挺危险的,因为它把那些特例当成了普遍现象。

就比如,有的家长觉得,别的孩子三年完成初中课程,那他们的孩子两年学完,最后一年再复习,肯定能超过其他孩子。这种想法其实有点盲目乐观了。的确有些孩子高中阶段能够逆袭成功,但这种情况真的很少,大多数时候,这样做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比如那些没毕业就当老板的例子,确实有,尤其是20年前,不过你现在看看,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少,大部分人还是挣扎在基层,为了生计在拼命。

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是这样。我在家长群里经常看到很多家长一提到北大、清华或复旦就激动,好像孩子如果考不上这些学校就对不起众人似的。但实际上考上的孩子并不多,只不过因为考上的家长会更积极地发言,所以你会感觉周围都是考上好学校的孩子。

所以啊,别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太深。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我见过太多孩子被环境裹挟,被家长推着学得太快或太难,结果反而什么也学不好。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追求那些大概率能成功的事情,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小概率事件上,这样很容易得不偿失。

0 阅读:53

靖如说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