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800里水泊,真实存在吗?是不是现在的微山湖?

古城青衣 2024-06-18 17:14:05

水泊梁山,在什么地方?

这个区域是自然演变的结果?

还是由人工改造而形成?

今天这个地方和宋朝时期仍旧一模一样吗?宋江为什么选择此地为大本营?

梁山的由来

水泊梁山在山东一带,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有人说,微山湖就是梁山周边的湖泊。

铁道游击队,依据微山湖的有利地形,就是效仿了宋江等人。

听起来有理有据,似乎是不可反驳。

实际上,却忽略了水泊梁山的演变历程。

水泊梁山,原名并非是水泊梁山。

今山东省有一个县城,唤作梁山县。

不用过多解释,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名字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叫作良邑。

当地有六大山脉。

由于地处山东之西南,靠近华北平原。

故而海拔不高,达不到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高度。

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就叫做“良山”,高度将近200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百姓靠着这座山养活着自己的家人。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

良山,不会成为后来闻名全国的地方。

汉文帝时期,他的幼子梁王刘武好游猎,经常在此地打猎,或许是经常过来,以至于他忽略了可能会出现的灾难。

一次,梁山感觉神情恍惚,再次动了打猎的念头。

策马扬鞭来到良山脚下,良山有民献上一只背上长脚的牛。

刘武见之,倍觉不祥,大呼一声:

“不好!”

遂之跌落马下,返回府邸不久,便染上重病,自此一命呜呼。

因刘武被封为梁王。

当地人为了感念这位皇亲国戚,将“良山”更名为“梁山”。

这是梁山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史册之上。

但彼时的梁山周围,尚且没有八百里水泊。

水泊的形成,则与黄河有关。

黄河最早之前不黄,也不叫黄河。

由于秦汉等几个朝代,在关中地区定都,大肆砍伐其中游一带的树木。

致使泥沙大量进入黄河。

黄河由原来温柔可亲的女子,变成了后来喜怒无常的怪妇。

动不动,就来一场大洪水。

每次洪水,都会引来河道的变换。

水泊,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渐渐地梁山被水源包围,成为一座水中的岛屿。

北宋末年,才有了八百里水泊梁山的说法。

宋江等一百零八人,山东人居多。

山东和河南,同为黄河流经的省份,且比邻而居。

在宋徽宗的卧榻之侧落草,选择的地方,必须要具备地利之便。

秦朝末年,彭越多方考察。

最终将良山,作为根据地。

足以说明这个地方的适宜驻扎军队。

经过岁月的流逝,水泊的形成,又使得梁山如铁桶一般稳固。

只要内部保持和谐稳定,外部很难打入。

即使守将,不具备高超的军事才能。

只要他能够执行严守的政策,也照样可以稳坐军中帐。

宋江等人凭借天堑,开始和宋朝官方谈判,梁山绝对是功不可没。

位置和模样的变化

水泊梁山依旧存在。

因为沧海桑田,模样与宋朝时期,已经大不相同。

水泊已经不见,北宋末年,女真人完颜兀术率领铁蹄南下,围攻了都城汴京。

宋徽宗慌忙之下,将位置传给了儿子宋钦宗。

父子二人,在艺术上天赋了得。

说到治理国家,实在拿不到台面。

靖康之变后,北方各路农民不肯做亡国奴,纷纷竖起义旗。

危难之际登基的宋高宗赵构,任命杜充为汴京守将。

说是守将,其实只是一个名号。

杜充,得不到应有的军队和粮食。

可他又必须保卫京师。

不战而逃肯定要被世代唾骂,力战而死,又难免有匹夫之勇。

以少胜多的军队,往往善于借用水和火。

杜充将目光,转向黄河。

黄河经过黄土高原,在河南一带形成了地上悬河。

只要决了黄河大堤,就一定能够起到震慑的效果。

杜充这一人为的操作,再一次改变了黄河的河道。

原来流入水泊的水换了方向,进入了东平县,形成了今日的东平湖。

因此,不准确地说,东平湖可以称呼为八百里的梁山泊。

实际上依托水泊梁山。

而形成旅游资源的则是,梁山县。

水泊梁山依据《水浒传》的故事原型,以做精做美梁山旅游资源的底色为目的,自然和文化水乳交融。

水泊梁山上的故事,实际上不存在。

历史上真正的宋江,不是小说里的宋江。

他们这一帮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声势。

就名号而言。

真正的历史与名著相比,两者之间犹如云泥之别。

如果没有这本小说,宋江等人,或许会孤寂的待在历史的一角,得不到大众的任何关注。

即使偶然得到几眼垂青。

最终也不过,被当作一群没有组织纲领的乱民。

在某些时候,还会被当作负面典型。

因此,宋江等人应该感谢施耐庵先生。

是他将他们所做过的事情,做了一次升华。

这个升华,赋予了他们所做过事情以崇高的使命。

水泊梁山旅游区,选择后者来作为景区重建的主题,引得四方宾客前来。

在聚义堂里,他们遥想那些本不存在的历史往事。

从这些历史往事中,榨取人生所需的道理。

试图从中找出几条供个人借鉴。

在这里,真假变得不在重要。

重要的是小说里的故事,重要的是当前实实在在存在的古代建筑物。

至于其他的事情,根本无需关心。

宋江等人的事迹,也在宣传中愈走愈远。

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走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这片广阔的土地,又走向人类所能抵达的任何一个地方。

文化符号

当然,如果有人问我们关于水泊梁山的故事。

我们一定要按照《水浒传》的模式讲述。

就像英国的贝克街上,一直有福尔摩斯的家。

虽然福尔摩斯是虚构的人物,但这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文化符号。

这是其他文化,走进我们文化世界的一把钥匙。

0 阅读:668
评论列表
  • 2024-06-19 23:17

    张叔夜出来讲两句?

  • 2024-06-26 13:24

    小说和真实的历史不同,只有尽可能的研究与还原历史真相,才能济取到符合真实世界运作规律的理论道理。小说虽然精彩,有些虚构的情节却不一定能济取到符合实际社会的道理,就像是儿童陶醉在虚构的童话故事或动画片中,又从中“懂得了真实的道理”一样,这简直就是对“成人”智商的那啥……,但现实中确有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把小说和评书当作真实的历史来解读和研究,真是荒唐至极。虽然真实的历史有些被人为的篡改和掩盖,但,人们应该尽可能的还原真实情况才是真正的学者之心,只有还原最真最质的历史真相,才能济取到真正符合真实世界运作规律的理论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