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考估分710,9月清华见”被网友质疑:你真的了解你孩子吗

职场宝妈育儿 2024-06-11 12:26:57

小侄女刚参加完高考,文文爸就迫不及待地发信息询问。

我:晶晶,高考咋样啊?

侄女:我感觉还不错,刚估了各科分数,总分650应该是保稳了!

我:650分啊!你太厉害了,你是怎么估分的呢?

侄女:对了各科的答案,有些也记不太清了,语文跟英语发挥得挺好的,数学有点点难;

我:寒窗苦读十二年,你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听到你的估分,真为你感到高兴!

说到高考估分,有的孩子估分特别准,成绩出来后相差不大;而有的孩子,估分就离谱的很。去年部门同事家儿子,考后出来估分至少600。同事们都羡慕得不行,纷纷夸赞他儿子是学霸,还叮嘱他“办学酒,的通知”。

结果孩子成绩出来后352分,巨大的差距让同事两口子都感到惊愕和难为情。

01、“儿子估分710.9月清华见”被质疑

说到高考估分的落差,文文爸想起了那个被网友群嘲质疑的考生,高考刚结束,父亲就发短视频,大致内容是“儿子高考估分710”,并扬言“9月清华门口见”。

很显然,儿子的高考成绩让父亲很满意,这位父亲一时兴奋就将成绩发到网上,本意是想凡尔赛一把,不料遭到全网群嘲。

有网友打趣道:估分710.实际成绩170.出分前还是别太高调了;

立刻有网友响应:口气好大,到时候打脸别太快哦!

还有网友表示:真正的超级学霸家长,都不会把估分发网上......

从网友们的热议来看,冷嘲热讽、质疑声远胜于祝福声!

在文文爸看来,高考估分有出入很正常,在实际成绩出来前,还是低调的好,太高调难免会引起质疑。

02、孩子的学习状况,父母真的了解吗

高考刚结束,朋友圈、各种群里晒孩子高考估分的家长比比皆是,有估分600多的,有估分500多的,也有估分400多的。

对于这些估分,有家长说自己孩子很保守,实际成绩可能比这高;有的家长则说,孩子很乐观,实际成绩可能比估分低。

估分准不准,主要跟以下因素有关:

①从估分方式上来说

成绩好的孩子,估分用的是减法,从第一道题到最后一道题挑毛病,不确定的都算错,扣分一点儿不手软,最终扣分只会多不会少,实际出成绩后,往往会比预估好。

而成绩差的孩子呢,估分用的是加法,整张试卷翻来覆去的找机会,模棱两可的、有点眉目的都算对,总给自己找点同情分,实际出成绩后,可能就会啪啪啪打脸。

朋友家女儿,从小就是学霸,高考后估分比实际成绩低了60分,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距呢?

一方面孩子估分比较谨慎,她怕估分太高,到时候落差太大;另一方面,阅卷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心理,这些孩子寒窗苦读十二年太不容易了,只要他们能答对一些点,都会给出一些分。

所以,一般来说,阅卷老师给分松一点,孩子最后查分就会比预估的要高。

②从孩子的学习基础来看

说到底,孩子估分准不准,还是跟学习知识的基础息息相关,学得越扎实的孩子,估分越准确;学得越肤浅的孩子,估分越离谱。

文文爸是08年参加高考的,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都在对答案、估分,文文爸一开始是不想估分的,可看到别人都在估,也就开始估分了。

可在估分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多答案都记不清楚了,这样估出来的分,肯定也是不准确的。

③孩子压力大,估分“水分”重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考生,第一年高考400多分,于是选择复读;第二年高考时遭遇车祸,直接没考;不甘心的她再一次选择复读,第三年估分610分。

父母很开心,准备等成绩出来后,给她办学酒。可等成绩出来后,一家人都傻眼了,预估610分,实际325分。

看着失望的父母,不甘心的她坚持要查分,结果查出来还是325分。后来她又要求查试卷,教育部的人给她复印了原试卷后,她又扬言不是她的试卷,这事儿引起的当地教育部的重视。

可几番折腾后,最终结论是:她压力太大,不敢面对父母,就自导自演了这出戏。

由此可见,影响孩子估分的因素众多,父母有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吗?只有真正了解的父母,才能帮助孩子正确估分。

03、高考后,需要估分吗?

有部分考生跟家长认为,现在填志愿都是出分后再填的,完全没有毕业估分,给自己平添烦恼了。

文文爸当年也是这种想法,在填志愿前,对院校及专业都没有了解,填志愿时也是一问三不知。大家要知道,填报志愿可是个急活,从出分到录取,也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如今在新高考的模式下,面对全国3000多所高校,700多个专业,你可能会面临上百个志愿机会,你如果没有一点准备,看啥都好,看啥都拿不定主意,一直在犹豫纠结中,时间可能很快就过去了。

填志愿可不是一拍脑门就填了,那是得翻来覆去对比,经过几轮权衡筛选的。所以提前估分很有必要,至少可以帮你初步圈出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层次范围,再结合自己的兴趣专长,个人志愿,行业的发展空间,就业前景等,做出预案。

等实际分数出来后,如果和估分相差不多,就可以在预案中做选择;如果和估分出入大,再视情况调整,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志愿填报的效率。

所以,估分最重要的目的是先确定目标院校及专业填报的大致范围,然后去熟悉志愿填报流程,给自己预留充分选择理想大学的时间。

那些反对估分的孩子或家长,多半是考得不理想,害怕面对现实,想趁着出分前,再自由放纵几天。要知道,考得越差,限制条件越多,聪明人不会打无准备的仗,你觉得呢?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9 阅读:760

职场宝妈育儿

简介:一位专注于高质量陪娃的职场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