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林老总每月工资有400多元,为何一日3餐只吃馒头白菜?

南书房 2024-06-10 23:10:19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经历与形象复杂而独特,他便是林彪。

时间回溯到 1955 年的“授勋大典”,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拥有着行政 3 级的待遇,每月能拿到 400 多元的工资,这在当时可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他的生活却极为节俭,饮食几乎都是白菜馒头,且常年如此,几乎未曾变过花样,这让他的厨师都大惑不解。

要探寻这背后的原因,还得从更早的时候说起。井冈山时期,林彪就成为了毛主席的心腹爱将,在漫长的岁月里,他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赞誉为“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天才。抗日战争的烽火燃起后,林彪出任 115 师师长,与聂荣臻携手指挥了平型关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那时,国内弥漫着“日军不可战胜”的论调,百姓对日寇极为惧怕,而平型关一战犹如一道曙光,向民众有力地证明了日本并非不可战胜,他们也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会战败。这场战役后,全军士气大振,然而师长林彪却在战斗中不幸负伤,只得回到后方调养。

“唉,这伤可真不轻啊。”林彪看着自己的伤口叹息道。子弹穿过他的胸膛,对脊椎附近的神经造成了永久性损害。组织对他的伤势极为关心,安排他前往苏联接受治疗,可结果却不尽人意,病情反而愈发严重了。自那以后,林彪落下了怕热怕冷、怕风怕光的毛病。

新中国成立后,他获元帅军衔和行政三级待遇,工资丰厚。可他却过着如同苦行僧般的生活,每日饮食简单至极。厨师对此颇有怨言,毕竟谁也受不了数十年如一日地做同样的饭菜。厨师曾担心林彪这样的饮食会导致营养缺乏,尝试着为他换些菜肴,然而无论中午端上去什么,下午都会原封不动地被送回来,食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有一天,厨师正为此事烦恼时,林彪的警卫员来到厨房,对他说:“首长说,以后别再准备别的菜了,太浪费,蔬菜可以换当季的,便宜些,粥里可以加点红薯红豆调调口味。”厨师好奇地问警卫员原因,警卫员回答道:“首长平型关大捷时受了伤,身体不好,吃别的东西不好消化,就吃这些他胃里才舒服。”原来,林彪确实是因为伤病后遗症,饮食需要清淡简单,而且他本人也确实不太讲究吃穿。

工作忙碌起来时,林彪无法回家吃饭,便会去食堂对付一口。每次他去得都比较晚,食堂往往只剩下残羹剩饭,工作人员想为他现炒几个菜,他总是拒绝,随便吃上几口便又回去工作。

林彪的这种饮食习惯持续了数十年。从这一点能看出,他是一个不喜欢改变、也不善于改变的人,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而结合后来的一些事来看,这种性格特点也导致他在行事上显得有些独断。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军事上的才能确实卓越,只是人生的走向却充满了遗憾与叹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林彪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让后人在回顾时,有着诸多的思考与感慨。他的节俭生活与赫赫战功,都成为了历史画卷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个时代的复杂与多元。

0 阅读:274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