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入府后,李文忠随即中毒身亡,朱元璋:快杀掉所有看病的太医

远悦说过去 2024-06-07 09:01:52

1383年冬,曹国公李文忠的府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淮安侯华中接到朱元璋的命令,前来照顾生病的李文忠。

甚至,朱元璋还精挑细选了几名医术高超的太医,为他“保驾护航”。然而,3个月后,45岁的李文忠却突然死了。

听闻噩耗,朱元璋很生气,暴跳如雷。于是,他将华中驱逐离京,并诛杀了所有为李文忠看病的太医,就连太医们的家属,也尽遭屠戮。

搞定一切后,面对着懵懂无知的李文忠独子李景隆,朱元璋接连哀叹,说道:

“现在让你承袭爵位,并非因为你聪慧、谦虚,而是因你父亲为大明立过大功。只要你能吸取前人的教训,我必然保你全家富贵、太平。”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派遣华中前往曹国公府呢?李文忠究竟因何而死?朱元璋又为何会让李景隆吸取前人的教训呢?

骁勇善战的李文忠

说起李文忠,很多人并不清楚。作为大明开国战神,李文忠的功绩彪炳史册,可无奈的是,徐达、常遇春两位珠玉在前,“剥夺”了他的知名度。

因此,李文忠留名青史的侧重点则在于他的身份,他是朱元璋的亲外甥。

不过,李文忠自幼就与朱元璋失散了。在元朝末年,黄河肆虐,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带着全家老幼离开盱眙,四处避难。

这一走,就是数年的时间。甚至,李文忠的母亲,也死在了迁移途中。

而朱元璋在这段时期,过的也不好。他的父亲、母亲、哥哥相继饿死,为了生存,他寄宿于寺庙之中,四处乞讨,苟活于世。

不仅如此,大字不识的朱元璋还投身到红巾军麾下,干起了反抗大元的“勾当”。

好在,朱元璋很有“造反”的头脑。

1353年,朱元璋脱离郭子兴,南下定远,逐渐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随着声名鹊起,远在异乡的李贞父子,也动了投奔朱元璋的念头。

由此,李文忠从朱元璋的外甥,摇身一变,当上了他的“养子”。

当时,朱元璋也不过才26岁,身边的养子却已多达十数人。然而,朱元璋更看重的还是李文忠和朱文正二人。

毕竟,一个亲外甥,一个亲侄子,血浓于水嘛。

朱文正比李文忠大了三岁,很早就投入战场,朱元璋对他非常信任,委以军事大权,著名的洪都保卫战,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而到了李文忠19岁时,他也获得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1357年,朱元璋在池州与徐寿辉大打出手。不过,自诩悍将的常遇春在此战中吃了瘪,不得不向朱元璋求援。

然而,徐达攻略常州,胡大海兵威徽州,朱元璋已然无将可用。于是,李文忠赶鸭子上架,出马了。

他虽跟随名师学习四年,可从未有过战场厮杀的经历,就连如何排兵布阵,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结果,李文忠一战冠群雄,大破天完军,论骁勇程度,竟丝毫不亚于常遇春。

因此,朱元璋趁热打铁,将李文忠“扔在”了浙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李文忠一路攻城拔寨,愣是将张士诚打的“屁滚尿流”,丢盔卸甲。

在此之后,张士诚组织了十万大军,有意与李文忠一较高下。不幸的是,本想大干一场的他,又被“大干一场”了。

李文忠的致命错误

当然,作为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的临机决断之能,也非常好。

胡大海被杀后,叛将蒋英处死了他的副将耿再成,又裹挟金华、处州两地,投奔张士诚。

朱元璋在浙东的军事布局瞬间失控,眼看着多年的心血,即将付之东流。可李文忠却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了处州,平定叛乱。

不仅如此,李文忠还巧借徐达、邵荣的名头,上演了一出“空城计”,竟不费一兵一卒,将张士诚的数万大军,吓跑了。

正因此,年仅23岁的李文忠成了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受封浙东行省左丞,走上了人生巅峰。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李文忠是个很聪明的人,却也是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在繁华的浙东呆久了,难免会沾惹上花花草草。

只是,朱元璋治军极严。就在一年前,胡大海的独子胡三舍因在军中擅自饮酒,就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所以,当李文忠的“秘密”被捅到应天时,他是非常害怕的。

事实上,李文忠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朱元璋盛怒之下,不仅处死了娼妓韩氏,还勒令李文忠返回应天,接受处置。

于是,李文忠剑走偏锋,采纳谋士赵伯宗、宋汝章的建议,派人前往杭州,欲效仿谢再兴,舍弃朱元璋,投奔张士诚。

就在李文忠焦急的等待着张士诚的消息时,朱元璋的亲笔信却到了。令他意外的是,朱元璋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好言宽慰,还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很显然,李文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好在,李文忠“找补”的很及时,两位谋士“意外”失足落水而死,至于张士诚手中的书信,无非是栽赃陷害,无聊的反间计而已。

然而,以锦衣卫之能,纵然相隔十数年,又如何能逃过朱元璋的法眼呢。

不过,李文忠来不及思考更谨慎的手段了。因为,张士诚的大将李伯升带着20万大军,又来了。

当时,陈友谅已死,张士诚趁朱元璋劳师远征之际,想要趁机吞噬浙东。他准备的很充足,兵马、钱粮都远胜李文忠。

就连李文忠麾下悍将胡德济都劝他暂避锋芒,死守待援。

可李文忠是个倔脾气,不吃这一套,趁着大雾弥漫时,李文忠率领几十名亲兵,就杀向了李伯升的阵地。

等到大雾散去后,李文忠“骁勇”的形象彻底立住了。

他纵马横槊,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原本胆怯不敢上前的战士纷纷受到鼓舞,奋勇杀敌,而李伯升的麾下则狼狈逃窜,惶惶不可终日。

此战后,李文忠成了张士诚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终其一生,也未能在李文忠身上,赚取一丝一毫的便宜。

1368年,朱元璋称帝不久,李文忠又跟随常遇春北上讨元。

作为副将,李文忠能够露脸的机会不多。可还是凭借个人能力,在攻取山东、平定大都的过程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甚至,在常遇春病逝柳河川后,李文忠还以副帅的身份,与徐达两路北进。

当时,徐达屡屡受挫,所获战绩寥寥无几,可李文忠却降伏数万蒙古兵,一路势如破竹,还俘虏了北元的继承人买的立八剌。

于是,在李文忠返回应天时,朱元璋竟不惜降阶相迎。可见,李文忠在他的心中,着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久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刚过而立之年的李文忠凭借着多年来傲人的战绩,晋位曹国公,一跃成为与徐达、李善长等人平起平坐的“开国六公”之一。

此外,除了爵位、免死铁券,朱元璋“杯酒释兵权”的名单中,并没有李文忠。与徐达一样,他依然掌控大明数以十万计的军队。

毕竟,大明北伐蒙元的事业,仍然需要他尽心尽力。而相比于蓝玉、沐英等人,李文忠卓越的战场能力,又足以承担徐达接班人的位置。

然而,朱元璋还是失算了。

“中毒身亡”

1383年冬季,45岁的李文忠突然病了。常年的战争侵袭,早已让他的身体千疮百孔,生病几乎成了李文忠的“家常便饭”。

只是,这一次却有所不同。

当朱元璋得知李文忠生病后,他很焦急,不仅亲自前往曹国公府探望李文忠,还将淮安侯华中留在了李文忠的府邸。

甚至,朱元璋还细心的为李文忠挑选了几位医术高超的太医,昼夜调理。

甥舅之情,着实有些令人羡慕。

然而,李文忠却非常惶恐。当时,距离胡惟庸被杀已过了3年,朱元璋的性情也越来越古怪,看谁都像“造反”。

而且,朱元璋还一贯喜好捧杀,对谁越好,他反而会越倒霉。廖永忠如此,杨宪如此,胡惟庸也是如此。

更何况,李文忠还是犯过错误的人,难免怀疑华中以调理之名,行监视之实,内心的惊恐,可想而知。

因此,仅仅四个月后,李文忠就死了,他死的很突然,死前没有任何预兆。

得知李文忠离世的消息,朱元璋很生气,怒火中烧。然而,朱元璋的表现却令人十分费解,在不加详查之下,朱元璋就对李文忠的死,扣上了“中毒身亡”的帽子。

为此,华中遭到贬黜,驱逐出京,而为李文忠看病的太医,则纷纷身首异处,就连他们的家属,也沦为了刀下亡魂。

快刀斩乱麻,搞定了李文忠英年早逝的一切“争议”。

当然了,李文忠死后,他的爵位就传给了儿子李景隆。只是,在下诏劝勉李景隆时,朱元璋的话,却让他摸不着头脑。

朱元璋说道:“你这人并不聪慧,也不谦虚,因你父亲的功勋,你才能坐享其成,日后定要吸取前人的教训,不可胡作非为了。”

有趣的是,在朱元璋鞭杀他的侄子朱文正后,他也曾以同样的字眼,劝告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让他恪尽职守,且勿生非分之念。

这又是否是一种巧合呢。

不幸的是,朱守谦并未吸取朱文正僭越悖逆的教训,反而肆意辱骂朱元璋,最终囚禁致死。而李景隆则在靖难之役中,充当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是朱允炆身边最大的“叛逆者”。

可见,朱元璋引以为傲的血脉至亲,也不是多么的可靠啊。

0 阅读:97

远悦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