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再传来戏剧性消息,NASA又闹幺蛾子,2名航天员还得忍受4天

特友自然 2024-06-16 19:24:53

深夜再传来戏剧性消息,NASA又闹幺蛾子,2名航天员还得忍受4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地球。

在本月的6月5号,NASA与波音合作的Starliner飞船载人活动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经历了11次的延迟之后,终于迎来了首飞。但是在起飞前就遭遇了氦气储罐的漏气,不过NASA和波音最终还是决定飞船发射。然而,在对接空间站的过程中,Starliner连续5次漏气,虽然最终对接成功,航天员转移到了空间站上,但归期未定。

在此前,两名航天员的在轨驻留时间已经被延迟了7天左右,原计划在6月12号左右返程,被延长到6月18号,而就在一个多小时以前,美国方面再次传来消息,Starliner的载人返回又被推迟到了6月22号,新闻的第一句话就是:2名航天员还需要在空间站“忍受”4天。但是,这依然可能不是最终的返回时间,需要看NASA和波音对飞船问题处理。

其实这趟旅程中,NASA和波音闹得幺蛾子可是不少。先是火箭多次推迟发射,然后是顶着漏气强行发射,然后又是对接前的5次漏气,然后是准备进行出舱活动,本意是通过地面和空间站出舱航天员的配合,检查飞船的问题,进行严格的处理之后,以便后续的返程。没想到就这么个事儿,最后也是没办成,而且没有头绪处理。

他们发现舱外航天服忘带了,协调的结果是,用空间站现有的舱外服进行出舱活动,可是后来的结果是,航天员都已经到了气闸舱还上了舱外服,又通告航天服不适当,又取消了出舱,在这期间,空间站又误报警,说空间站气压不足,航天员可能患减压病。这一连串的事件把NASA也打懵了,NASA啥时候受过这样的憋屈啊。

无奈把返回的时间连续往后推,幸好空间站储备的物资还比较充足。连续的推迟返回时间,还是为了弥补强行发射所造成的后果,本来发射就冒着相当的风险,虽然成功上去了,飞船的氦气冗余也还十分充足,但是始终有存在导致推进剂输送障碍,进而导致飞船的严重事故。更晚的返回,时间上更充足,更能彻底检查飞船存在的问题。

但是这可能也是白搭,在地面上这样的问题就多次发生,飞船的某关键阀门多次漏气。地面上更多人员、设备更加充足、时间更利于安排,尚且没有办法彻底解决问题,指望航天员出舱行走去查找问题,这不是难为人么。出舱行走本来就有一定的风险,主要的风险有长时间劳动导致的疲劳、空间更强的宇宙射线、可能存在的太空垃圾的冲击等等。

想要在有限的出舱行走(通常只有数小时)的时间内彻底排查问题,还不如就靠着飞船的控制监测系统去查找问题。然而,这就又有矛盾了。因为NASA和波音的技术人员通过这种办法没有找到具体的问题所在,甚至在对接空间站之后,还不知道漏气的量到底有多少,压力损失有多少。

这同时对国际空间站也有一定的风险,上文提到了本次任务中,气闸舱误报警的事故。还有的事故可能包括导致空间站的运行异常。此前有一次,俄罗斯的飞船在对接空间站之后,由于推进系统的异常启动,导致空间站翻转,为此不得不消耗空间站的燃料去调整姿态。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导致空间站的坠毁。

NASA航天员超出计划驻留空间站,对国际空间站上现有的航天员也有一定的负担。本来空间站上就已经有六七人了,虽然有定期发射货运舱段运送物资,但是空间站上的资源有限,每个航天员都有一定的食物、水的配额,多俩人吃饭就可能需要对食物进行重新分配。这可能导致空间站内现有的水、食物等资源不足。

其实NASA和商业航天公司的合作,本意是降低成本,利用民间的资本灵活发展航天,和SpaceX、波音等航天公司都有合作,SpaceX的火箭及飞船已经进行过多次空间站载人和载货的任务,谁想到波音这么不给力,因为成本的问题,波音有不少国际采购,供应链和成本投入的问题,使波音一直在扯后腿。

这严重影响了波音的重返月球计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原本计划中,Artemis Program在两年前就该发射了,推迟到现在才进行第一次的载人飞行。而这次的载人飞行,却并不是NASA研制的猎户座飞船和用于载人登月的SLS火箭发射系统,而是用的波音Starliner和一家商业航天公司的火箭。由SLS Block1 执行的ArtemisⅠ的载人飞行,今年都不一定有机会,2026年前登月也有点遥不可及。

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NASA也还没有找到办法。可行的办法嘛,其实只有3个。第一个就是利用龙飞船去接航天员返回,但目前尴尬的是,Starliner占据了一个对接舱口,需要先将这个东西处理了;第二个办法嘛,就是向俄罗斯求取合作,用联盟号飞船返回,联盟号有自己的对接口,倒是方便不少。第三个办法,就是继续延迟,预留更多时间以便排查解决Starliner的问题。

这里之所以没有提我们国家,是因为美国自己的“沃尔夫条款”,这是一项简直NASA等航天机构和中国航天进行合作的特殊条款。我们就算想要帮忙首先遇到的就是这个条款的阻碍,另一方面就是对接口不统一,我们的飞船都是为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建造的,我们自己掌握了一套对接的方案。当然,我们大概也不会追着喊着要去帮忙,自己搞得破事自己解决吧。

NASA现在已经没有面子可言了,反正重返月球各项分计划的时间节点已经推了又推,现在这个事件,无非是让NASA后续更加谨慎一些,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能采取更彻底的解决方法。这次NASA应该也是被逼急了,眼瞅着中国的嫦娥工程连续取得成功,6月6号星舰的测试也成功,就他瞎了眼和波音合作被狠扯后腿。

13 阅读:8553
评论列表
  • 2024-06-17 12:22

    是又生存了4天[鼓掌]

  • 2024-06-17 13:32

    无耻丑国送来两个退休人员。。估计早知道,,回不来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6-17 23:50

    这两个宇航员被折磨得快疯了吧

  • 2024-06-17 14:40

    去的时候好好的,回不来了[呲牙笑]

  • 2024-06-17 13:31

    持续关注。无耻丑国

    枫叶 回复:
    直接在飞船上退休了[呲牙笑]
  • 2024-06-17 18:53

    吃瓜群众表示:凳子已摆好,西瓜刀已悬空就位,恩麦瑞肯,一切就绪,别让我等太久,手会酸!

  • 2024-06-17 14:57

    回不来了!除非是向俄罗斯低着头!

  • momo 2
    2024-06-17 15:07

    美国神话[呲牙笑]

  • 2024-06-17 22:53

    NASA闹了什么幺蛾子?根本没闹什么幺蛾子,只是NASA没有办法了

  • 2024-06-18 09:44

    继续吃瓜,估计最后赖上中国,说中国供应的零件有问题。

    用户15xxx92 回复:
    网上说原因是这个阀应用钛合金,原来从俄罗斯进口,后来从中国进口,因政治原因。只有从印度进口。钛合金印度做不了。改成太空铝合金。就成这样了。
  • 2024-06-17 14:03

    如此严谨的航天科技,被美航天局长儿戏般的决定坑惨了,成了世界航天史的笑话!

  • 2024-06-17 20:29

    NASA:再忍忍,下一架波音飞机马上就上来接你回家。

  • 2024-06-17 15:24

    祝贺国际空间站成功东拆西补!

  • 2024-06-18 17:10

    网上说原因是这个阀应用钛合金,原来从俄罗斯进口,后来从中国进口,因政治原因。只有从印度进口。钛合金印度做不了。改成太空铝合金。就成这样了。

  • 2024-06-21 07:02

    延着延着就延成了无期限了。[笑着哭]

  • 2024-06-21 09:28

    这个零件是美国人、欧空局日本做的。不是三哥。

  • 2024-06-18 07:25

    越推迟得多次数,最后成功返航的话喜悦越大,这招数用过好几回了[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6-19 22:07

    波音的确比xspace差太远

特友自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