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停招10年!1966的那个轮回又要来临了吗?

土木智库 2024-08-14 23:36:33

近年来,关于建筑学科,高校的学制改革、招生缩减、专业裁撤似乎成为了一种信号,一种建筑行业不再繁荣的暗示。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制自六年制改为四年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一度削减,2024年已不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建筑专硕加建筑学学硕共招生仅4人。

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建筑学四川大学大刀阔斧拟裁撤建筑相关的一系列本科专业,包括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工程造价、风景园林等。

四川大学2024年度拟新增本科专业、预备案专业、拟撤销本科专业公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名为建筑与设计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且从2023年起不再招收建筑学学生......对于建筑学专业调整的现象,我们也不禁发问,建筑学即将成为历史了吗?建筑行业、建筑学科的寒冬是周期性的吗?但是倘若回观历史,我们似乎不至于如此恐慌,因为建筑学也曾停摆过十年。

那10年的建筑学空窗期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其实现在可不是第一次遭遇建筑学的专业危机了。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筑学就经历过10年的空窗期。1966年5月,全国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间,整个国家结构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同济大学成为这场动乱的重灾区,而其王牌专业——建筑学,则无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历史的洪流中。

新大学-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建筑学基础教学、理论建设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实践:片面地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阶级斗争、大批判作为主课,依靠工人教员,排斥知识分子,试图把学校办成既是教学单位又是施工单位又是设计部门的学校。随后成立的“五七公社”更成为政治阵地,1969年9月迁至皖南山区,把学校办到工地上,大搞结合典型工程进行教学,彻底否定了系统的基础理论教学。

新大学-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工作现场而在此期间,全国各地几十所高校纷纷前来学习参观“五七公社”,建筑学科的消失现象瞬间蔓延至全国。“四人帮”及其余党直接利用“五七公社”,为其篡党夺权服务,不仅危害了新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更助长了“极左路线”的政治气焰。

建筑设计的

社会主义走向

回顾当时所坚持的设计的社会主义方向: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行三结合现场设计;二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经过试验。三结合现场设计指的就是参加设计、施工、生产全过程。设计中坚持设计到现场,工人参加设计、审查设计;施工中坚持设计人员扎根工人班组,边劳动边修改设计;投产后坚持回访制度,深入现场总结经验教训。

《多层框架设计与计算》-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人员坚持“三心三交底”,即向工人学习要虚心,听取不同意见要耐心,和工人结合要诚心;要交设计思想的底,交设计方案的底,交设计问题底。

人民日报-坚持“三结合”现场设计尽管不可否认的是建筑实践的重要意义,但片面化的倾向对于建筑学的学科发展、理论研究和建筑人才教学、培养都是不小的伤害。

同样遇低谷

不同的表现

尽管都是建筑学的危机,但面临境遇却大不相同,文革时期的建筑学危机主要是由政治引发的,而当下的危机则是经济下行带来的连锁反应。前者表现为对新中国建筑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否定,一味强调实践,将建筑学课堂改造成施工单位,偏离了教育本质。而后者的危机则反映出大众普遍对建筑学专业的自信缺失,“无用”成为套牢建筑学科的枷锁。

1974年《建筑学报》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人类毋庸置疑需要建筑,建筑的形式和建造方法要进一步发展,因此挑战是暂时的,学科发展是阶段性的,放弃不是选择,发现机遇才是。

适应社会发展

度过建筑寒冬

历史告诉我们,避免极端化的倾向,行业发展千变万化,不能简单讨论建筑学存在与否,建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取舍,看到新的机遇,才是面对行业危机的积极态度。

数字化建筑-BUGA纤维亭当下,建筑走向了新的道路,交叉学科赋能建筑,建筑文化和传统保护,数字化建筑,建筑学助力乡村振兴,太空建筑等。

太空建筑- TESSERAE馆无论企业、学校还是学科、教学,固步自封无异于原地等死,改变自身,适应变化,才是出路。

9 阅读:3229

土木智库

简介:分享各种建筑行业知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