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砚台制作

林子收藏 2024-06-27 08:36:48

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这四大地区砚台并称为"四大名砚"。

“砚”亦可被称作“研”,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据考证,“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原始的砚,只是一面磨平的石器,人们用一块小研石在石器上压墨丸研磨墨汁。到了汉代,砚上开始出现了雕刻,砚台的底部带足,并配有石盖。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变成了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因其形同簸箕而得名。

砚台又是如何被巧手的古代匠人们制造出的呢?

制作石砚的第一步是挑选石料,石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就在于砚石,因此这个程序特别重要。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为砚材,经过筛选后会被匠人分为几个等级。要想准确地分等级,那就首先需要懂得看石,匠人通过观察砚石纹路颜色、敲击砚石倾听声音来分辨石材的品质。选择石材最好在雨天或雨后进行,如果在晴天采集,匠人就带一把板刷和一只小水桶,用水把石材浸湿就能看清楚砚材的纹理、水渍和瑕疵。

朱彝尊铭砚

石材的外观令匠到满意后,就用一把小锤子,通过敲击倾听声音,来进一步辨别石材的优劣,不同品质的松花石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木声、瓷器声、铜铁声等等,其中以铜声为最佳,通过敲击还可以发现石料中间暗藏的裂层瑕疵,表皮脱落后还可以鉴别石料内的色彩以及纹理,从而选到最优秀的石料。

第二步就是雕刻了,雕刻要依照石材的特点构思施艺,注重立意、砚形和雕工。砚的四周多雕刻有云龙、花鸟、人物山水等图案,这对匠人们可是极大的考验。

管世铭铭砚

制砚手艺已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去传承它。

为了使砚台变得光彩,匠人们在雕刻后就给砚台上上蜡,保养保养。这有一些保养的小方法:第一,砚台里最好不倒墨汁,而使用墨块研墨。 第二,应该及时清洗,不一定每次都清洗,但两三次就应该清洗一下,或者感觉遗留的墨比较厚的时候就需要清洗了。 第三,清洗的时候一定要用柔软的材料或用手,硬质材料虽然容易清洗,但是会使砚台表面变得粗糙不平,对砚台本身和墨块都不好。

0 阅读:0

林子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