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从南京到太原,山西首家民营本土航空公司诞生

晋融社 2023-12-21 20:51:04

来源|晋融社

山西卫老板有个航空梦,执着多年,现正加速落地。

组建本土航空公司,被很多地方视为发展民航的重大事项。

在上一轮疫情影响下,航空公司的发展格局加速洗牌,而山西有望收获一家民营本土航空公司。晋融社发现,这背后的操盘者与一家能源公司的老板息息相关。

01、龙江航空入晋

太原市近日举行的一场“太原加快率先转型发展”发布会上透露,当前,全市跟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共30个,总投资额约591亿元。其中,已签署合作协议的项目之一“龙江航空总部基地项目”颇为吸引晋融社的注意。

公开资料显示,龙江航空于2014年获民航局批准筹建,主要经营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2017年2月完成首航,截至目前共有9架飞机。《黑龙江日报》对于龙江航空公司建设运营的评价是“彻底结束了黑龙江省没有本土民用航空的历史”。

而据天眼查显示,龙江航空有限公司(简称“龙江航空”)的注册地已于近日变更为山西太原。

此外,晋融社注意到,今年9月新注册成立一家名为“太原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原航空”)的企业,其成立之初的名字为“太原龙江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从事航空运输业为主,注册资本为2亿元。

工商信息显示,龙江航空和太原航空的办公地址相同,均在太原市文旅大厦。网上有消息称,太原航空集团的定位为集团总部,旗下会有包括龙江航在内的航空客运、货运、旅游等上下游业务板块公司。

从组建太原航空,到近期的龙江航空迁址等一系列动态均指向我省正诞生一家民营本土航空公司,民航产业将将迎来突破性发展。

02、背后浮现煤老板身影

龙江航空的发展颇为坎坷,历经多次“易主”,注册地也是先南下至南京,现又向北奔赴太原。

民航业的烧钱程度不次于第一波新能源造车,这也是为什么航空公司股东多为巨无霸国企。龙江航空成立不久后,公司创始人就背负了较大资金压力,先后引入多位股东和资金,这期间伴随着控股股东几经变换,但要维持一家航司仍略显捉襟见肘。

这也为龙江航空日后的易主埋下隐患。

因为和投资人之间的矛盾、债务纠纷,2019年9月,龙江航空被迫再一次易主,山西煤老板卫洪江旗下“航利物流”入主,卫洪江则成为龙江航的实际控制人。

卫洪江入主后,依旧未能履约偿还相关债务,这导致龙江航空98%股权于2020年两次被拍卖。最终于当年11月被“江苏艾方”以7.71亿元价格竞拍成功,后迁址到南京。几个月后,江苏艾方又将55%股权转让给南京航达航空发展有限公司、25%转让给北京盛达。

彼时,多家媒体就此事进行报道,多方消息称龙江航空这一轮股权转让背后仍有卫洪江的深度参与。

截至目前,龙江航空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南京航达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5%)、北京盛达金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25%)、江苏艾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8%),卫洪江仍是龙江航空的董事长。

天眼查显示,股权穿透后,柳晨阳为公司实控人,而柳晨阳和卫洪江有诸多商业关系。卫洪江持有19家公司股权,业务版图涵盖能源、环保、粮油、贸易等。

03、山西航空产业新突破

从2019年入主龙江航空后的一系列操作,可见卫洪江对这家航空公司,亦或者说是航空事业的执着。而经过这四五年的运作,卫洪江的航空版图显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山西也有望借此在航空产业上迈进一大步。

龙江航空迁址入晋、太原航空的筹建,以及“龙江航空总部基地项目”的签约,意味着山西将拥有一家民营本土航空公司。

今年11月,中共太原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显示,“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太原临空经济区,引进培育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总部”“用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政策,统筹推进货运枢纽、物流基地、配送中心建设,优化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建设区域性客货运航空枢纽,不断提升国家陆港型(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能级”。

“龙江航空总部基地项目”是太原市通过招商引资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民航专家林智杰认为,本土航司对于地方航空业的经济发展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其能够带来稳定的运力投入,包括飞机的增长和航班的增量,另一方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地方的特点,本土航司能够开辟一些政策性的航线,特别是容忍短期的利润亏损、站在地方角度算大账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这是非本土航空公司难以提供的。

0 阅读:1320

晋融社

简介:专业、高效、融合,打造山西金融资本市场高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