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将土地情表现到极致,值得一读,评鲁奖诗人田禾诗歌《泥土》

迎蕾格命 2024-07-01 01:55:19

格命草诗评

原文

泥土

文/田禾

我感觉挖土的母亲有点冷

大风把她的头发吹乱,她的手脚

变得有些迟钝。手中的铁锹

越用越短

多次在铁匠铺里打过

一块用旧的铁,不断向她

掏着土地的疼痛

我家里的那块土地

松软、肥沃。每年能

收获两筐黄豆、四斗高梁

难怪有文化的木和二大爷说

握住泥土

比握住江山更可靠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田禾的诗《泥土》,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土地情结,将生命与土地挂勾,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以母亲的日常劳作为明线,演绎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特殊关系,勾勒了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者形象。诗中提到土地的疼痛,或许是诗人心疼母亲的辛劳,转嫁给了土地。那种疼痛感是母亲与土地的日常,也是一辈子有喜有忧的地方,在那里,有情感生根发芽。诗歌结尾一句“握住泥土比握住江山更可靠”,情感的升华,展现了泥土的价值和心里的踏实感,这是劳动者最普通的心理诉求,也体现了一种幸福感。诗歌情感的流变,反映了时代的特质。下面,一起来品味这首诗。

第一节,诗人描写母亲辛苦劳作的情形,心里有一丝心疼。然而,即使风冷,母亲也不曾离开土地,而是抓牢手里的铁锹,继续挖土。这句“手中的铁锹越用越短”,仿佛浓缩了母亲与土地的许多个春夏秋冬,手中的铁锹越短,与土地的日子就越长,体现了母亲与土地的相依存,铁锹成了情感传递的媒介物。诗人插播一段铁匠铺的故事,仿佛是在加强土地的情感。这里“一块用旧的铁,不断向她掏着土地的疼痛”,一时间不知道是谁在疼痛,像是母亲,又像是土地,又像是两者。诗人在此展现了母亲与土的复杂过程,也因此,建立了浓厚的感情。这就是农人的土地情结最生动地诠释。

第二节,诗人讲述自家土地的收成,写出了内心的喜悦感,仿佛是巨大的收获,而这全依赖于母亲的劳作,以及土地的松软、肥沃,而在诗人笔下土地和母亲仿佛成了某种功臣。诗人从疼痛写到收成的喜悦之感,既是对母亲的肯定,也是对土地的肯定。这种情绪的变化,也是随着环境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的,用喜悦之情消除了之前的痛感,这是一种成熟。

第三节,诗人着重强调二大爷有文化,而“握住泥土比握住江山更可靠”这一观念的引导,势必改变人们对土地的看法,诗的境界也得以提升。而这里“泥土”比“江山”更可靠是因为土地的不变应万变,暗示了江山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诗人借二大爷文化人之口说出,显得更有权威性,更有先见之明,更有信服力。结尾将土地情结诠释到了极致,仿佛任何力量都不可将其动摇。读到这里,完全可以体会诗人母亲与铁锹、土地的情感联系。

这首诗,写得虽有些崎岖,诗人的情感转变之快,得益于土地的收成和二大爷的智慧之言。诗歌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背后,展现的是一代人与土地的命运,那种坚不可摧的信仰,深深刻在骨子里,既简单,又有人情味。有人说这里愚昧,也有人说这是纯朴,我想说,这是他们的智慧,我们无权干涉,更不应该指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命轨迹,唯有尊重,是最大的爱意。您说呢?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田禾,原名吴灯旺,1964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农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副会长,现任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兼文学院副院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曾参加第十六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喊故乡》《野葵花》《乡野》《窗外的鸟鸣》《田禾诗选》等,以及其他文集评论多部。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刊》华文青年诗人奖、徐志摩诗歌奖、《十月》年度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等等。

0 阅读:0

迎蕾格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