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抑郁症更高发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中国4000多万成年人

沧海阅览 2024-06-01 07:54:06

前言

随着时代的飞快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不少年轻人甚至青少年都患有“抑郁症”。

然而,有一种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比抑郁症还要高,那么,这个疾病究竟是什么?它的患病率又为何这么高?

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少年也知“愁”滋味丨当青春和抑郁正面相逢

抑郁症

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普遍有了明显的上升,相比改革刚刚开放那会,现在的社会发展,那进步的不是一星半点。

然而,这原本应该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场景,可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不少成年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甚至这种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开始在青少年的群体中不断增加。

据人民日报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

“中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30%是18岁以下青少年,其中50%是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足以见得,抑郁症正在朝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降临”。

不过,有很多家长仍然觉得抑郁症是一种“矫情”的心理,从而忽略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

幸运的结果是孩子可能会通过自愈的方式熬过这段“痛苦”的过程,但在其成年后,依旧会或多或少的留下心理创伤。

不幸的结果可能就会因为家长的不重视,导致孩子做出偏激行为,从而留下终身的遗憾。

或许会有很多人觉得孩子的责任就是“读书学习”,殊不知,现在的学习压力那是一点也不亚于成年人的职场社会。

孩子心理所能承受的压力原本就与成年人不同,再加上不被家长理解与正视后,他们想法很有可能就“走窄”了,最终导致患上抑郁症。

除此之外,成年人的生活也是充满着不易。

现在,几乎各行各业都存在着饱和状态,因此也就导致竞争压力不断剧增,特别是所谓的“内卷”现象层出不穷,也就导致很多成年人因为生活压力导致患上抑郁症。

特别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他们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可谓双甚至多倍增加。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比抑郁症还要高,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信息来源:

滕州市人民政府:【健康科普】焦虑的自我介绍

焦虑症

或许你可能听过一个词,叫做“焦虑”,特别是人在压力极大时会觉得自己特别焦虑,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病,名为“焦虑症”。

早在2014年时,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就做了一个调查,这真是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美国有4000万成年人都在承受着焦虑症所带来的困扰,而中国同样也是。

2019年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的团队,曾做过一个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其数据达到了4.98%”,这就意味着每年中国大概有4000万人患有焦虑症。

那么,这个所谓的焦虑症到底是什么?

焦虑症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反应,人在面对复杂情况、困境和难题时通常会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

如果不能及时将心态调整过来,那么人的心理就会一直陷入这种状态中,从而对精神造成影响,严重的焦虑症患者甚至还会伴随着一些过激行为。

不仅如此,人在焦虑时通常会觉得非常烦躁。

但实际上,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毕竟大家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可能完全没有焦虑的感觉。

对于有些自控能力好的成年人而言,或许焦虑的情绪可以得到控制,但对于有些自控力差的人而言,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的话,后期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严重。

焦虑症常见的因素一般分为3种,分别是:“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的童年经历、个性或人格因素”。

很多人在听到“焦虑症还会遗传”时会比较惊讶。

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这只是一种情绪,但事实上,从医学角度上而言,焦虑症真的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有多严重呢?我给大家公布一个数据吧。

我们国家专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过调查,其中男性月患病率为4.06%,女性为7.25%。

相较于抑郁症的月患病率2.0%的情况而言,足以见得,焦虑症患者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不仅如此,不少青少年也开始患上焦虑症,那么,我国青少年焦虑症的患病率是多少?

信息来源:

光明网:初二到高二学生多 抑郁焦虑占比大

青少年也焦虑?

2021年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

根据报告显示,我国18-34岁这个年龄区间的人群焦虑水平要远高于成年人期的其他年龄段。

除此之外,6-16岁的在校学生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5%,而焦虑障碍则是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外,患病最高的精神障碍疾病。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年龄小到学生、大到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患有焦虑障碍的心理疾病。

或许有些人觉得这就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化,可如果焦虑症状不断加剧,人们会在没有情绪疏导的介入下,导致焦虑加剧。

焦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性焦虑,也就是我们认为的正常情绪,另一种则是躯体性焦虑,它主要就是通过身体来释放出焦虑的“信号”。

精神性的焦虑症状一般表现在:“过分担忧、警觉性增加、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睡眠障碍。”

这些症状作者我是一个不落的全部“中招”,说句实话,在如今快餐式的社会中,哪个成年人会不中招那么几条呢?

其次,躯体性焦虑的症状一般是:“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呼吸系统不通畅、心率加快、心慌、恶心、出汗”等反应。

这些症状都是生理上自然而然的反应,同时也是焦虑症患者的“预警提示”。

现在,孩子们面临着教育强度的压力,大人们则面临着养家养自己的压力,虽说社会发展在不断进步,但与此同时,人类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再加上许多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的不断介入,人们的焦虑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化,因此,大家也就不那么重视,通常都是想想就过了。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对抗焦虑症呢?

信息来源:

北青网:心情不好去公园走走!研究发现:公园散步1小时可有效防治焦虑和抑郁

与心理疾病对抗

其实,想要缓解和防治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今年在网上特别火的“20分钟公园效应”。

这个所谓的20分钟公园效应,就是指人们在公园优哉游哉的呆上20分钟。

大家可以叫上好友、家人一起在公园里慢慢的晃悠晃悠,也可以独自一人的坐在那静静发呆,脑袋放空的欣赏一下大自然,心情就会豁然开朗很多。

这个方法我本人也亲身试验过,确实会对疏导心理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1个人呆着时,我会想想倒也没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因此,心情就会变好很多。

除此之外,没事多笑笑也是一种释放的方式,有句话说的很对“人的身体上其实是有磁场的”。

若是你每天都是消极的状态,那大概率不会发生什么特别幸运的事情,但你若是每天都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那好运降临的几率也会提升。

虽然我知道这很难,但科学研究表明,微笑确实可以放松肌肉,并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它也被称为是“天然的止疼药”。

另外,运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

当人们在运动时,一般会形成一种心态放空的状态,再加上运动后的松弛感也会刺激人的神经,从而使人体进入到一种放松的状态。

而且,流汗不仅能够起到“排毒”的作用,还能帮我们把那些不好的情绪排泄出去,从而对我们的情绪进行调整。

最后,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是养精神的最佳方法。

当人们在出现睡眠不足时,很容易出现易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起床气”、烦躁的情绪反应。

而睡眠充足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同时还能够给我们的大脑“充电”,给足我们应对每天不同状况的精力。

所以当你焦虑时,不如好好的放松一下,无论是运动出汗、或者是在公园里走走、再或者是好好的睡上一觉,都可以作为我们调整情绪的方式。

人活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说不让你焦虑那是假的。

但大家一定要注意调整情绪,可以时不时给自己放个假,偶尔允许“松懈一下”,这样我们才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接下来需要应对的未来生活。

结语

焦虑症和抑郁症从来都不是“矫情”,不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他们的心理问题都应该被重视起来。

另外,我们自己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有时候,心理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并不亚于其他疾病所带来的折磨。

所以,当我们的情绪调整出现状况时,一定要正视,需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疏导,而不是一味的压抑与忍耐,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糟糕。

最后,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快乐、健康。

3 阅读:1782

沧海阅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