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恃强凌弱,工作难找,留学生来澳洲后生活“不尽人意”

土澳的生活 2024-06-26 11:39:57

在阳光明媚的南半球,澳大利亚长久以来都是国际学生的梦想之地,承诺着高质量的教育与光明的职业前景。

然而,对于2016年踏上悉尼土地的智利留学生Valentina Olivares而言,这段旅程却是一场与预期大相径庭的挑战。

《时代报》6月26日的深度报道揭示了国际学生在中介机构的误导下,如何一步步陷入求职困境、居住噩梦,以及对自身权益的无知之中,揭示了一个亟待改革的行业黑洞。

梦想与现实的鸿沟

Olivares的故事,是许多国际学生心酸历程的一个缩影。初抵悉尼,她怀抱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中介许诺的高薪工作和无忧学习环境。

紧接着,现实很快给了她一记重击——她不得不从事零散的工作,工资微薄,且常常处于法律保护的边缘。

更令人心寒的是,她发现自己在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几乎空白,完全不清楚自己应有的病假、假期等基本权益。“我以为他们是援手,却发现只是迷雾中的又一道幻影。”Olivares如是说。

中介乱象

移民工人中心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无情地撕开了国际教育中介行业的遮羞布。报告显示,近半数的学生在寻求中介服务时遭遇重大问题,其中不乏误导性建议。

更有甚者,一些学生被导向所谓的“幽灵学院”,这些学院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榨取高额佣金,而非提供真正的教育或职业发展机会。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对国际学生极度的信任滥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严重后果。

报告指出,签证申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这一问题,学生在面对复杂移民法时的无助感,让他们更加依赖中介的建议。

然而,这份依赖却成为某些不道德中介敛财的工具,通过夸大其词或虚构的承诺,诱导学生进入不稳定或非法的签证状态。

报告呼吁,澳洲应建立教育代理注册体系,并审视顾问的佣金模式,以减少利益冲突,保护学生免受不实信息的侵害。

住房困境

除了职业与教育的迷雾,Olivares还经历了寻找住所的艰辛。她被迫与室友挤在狭小的房间,公寓内的卫生状况堪忧,蟑螂横行,甚至有房东将阳台改造为卧室,牺牲了公共空间的采光。

在这样的环境中,她还要面对房东的苛刻规定,仅仅因为调整家具布局就被“罚款”,凸显了国际学生在住房市场上脆弱的地位。

“我们像是无根的浮萍,被指责加剧了住房危机,但实际上,我们也是受害者,挣扎于高昂的生活成本中。”Olivares无奈地说。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国际学生教育代理协会主席Melanie MacFarlane呼吁加强行业自律,推荐通过全球认证机构ICEF来提升教育代理的专业性和诚信度。

她反对简单照搬移民中介的监管模式,指出当前移民中介监管机制存在的漏洞——澳洲国家审计署近期对移民中介注册局的调查即证实了这一点,揭示了监管不力和处罚措施的缺失。

MacFarlane强调,“若监管机构无法有效回应投诉,不能确保公正与透明,那么整个行业都将陷入信任危机的深渊。”

Valentina Olivares的经历,以及众多国际学生的共同呼声,敲响了改革的警钟。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产业需要的不仅是表面的繁荣,更是深层的制度性革新。

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怀揣梦想跨越重洋的学子,真正在这片大陆上找到属于他们的光芒,让留学之旅不再是一场未知与风险的赌博,而是知识与成长的盛宴。

0 阅读:17

土澳的生活

简介:讲一讲在海外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