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又上热搜了!给足儿女自由的父母,是因为有钱吗?

蓝橡树育儿 2024-06-06 06:10:12
或许,伊能静能做到教育松弛,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心里有一个值得依赖的伴侣,一对个性饱满的儿女,一个情绪稳定的婆婆,一群温暖可靠的朋友。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热搜体质的伊能静又刷屏了。近期,儿子哈利从纽约大学毕业了。毕业礼一大早,伊能静晒出母子合影,配文称:“开启夸夸夸模式!做情绪价值满满的妈妈!”

人到中年的伊能静,估计也没想到自己能时至今日“母凭子贵”,一跃成为广大网友的“互联网妈妈”。

早先哈利因为穿女装惹来争议,她站出来维护儿子:“在我的世界,你可以成为你自己。你爱的人懂你就好,至于这个世界,让它自己转去吧。”而哈利和妈妈的关系,网友们也看在眼里。伊能静收到《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邀约时,因为放心不下小米粒一时没有下决心。是哈利鼓励她去追梦,为她写歌编舞,甚至照顾妹妹,帮她解除后顾之忧。正因为身边焦虑的父母太多,伊能静的松弛显得尤其可贵。然而,讨论中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伊能静之所以那么松弛是因为她“有钱”。“如果父母没钱,根本不可能给孩子那么多自由。”网友对此深信不疑。之前我们聊过的谷爱凌、王诗龄、窦靖童,在谈及他们的优秀时,总有人坚信关键就是她们的爹妈有钱。“有钱”就等于会教孩子、能当好父母吗?普通家庭能从明星家庭中,获得哪些启示?有钱人家的孩子,焦虑得更极端前段时间有本书在教育圈引起不小的争论:《我在上东区做家教》。作者是哈佛大学毕业生,她在纽约上东区做家教,接触了最有钱的一批家庭,她在观察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将她的经历和思考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伊能静”完全不同的“有钱人”的世界——更焦虑的父母,更叛逆的孩子。在阅读这本书提到的案例时,我不禁感慨:这些孩子之所以如此痛苦,恰恰是因为他们父母有钱。钱并不能抚平伤痕,反而是他们难以堪破的“诅咒”。“普通小孩做的事情,这里的小孩也做,只不过做得更极端。”作者记录下这群高中生的日常,包括也不限于:吸电子烟频繁得像开水龙头;聚众开派对、在屋顶上发生关系;沉迷于在虚拟网络赌博,陷入债务陷阱……莉莉是一名令作者印象深刻的学生。她有不少零花钱,一周午餐开销不低于100美元,她也有很多名牌傍身。妈妈对她的要求是像赫本一样优雅,跻身上流社会,莉莉太清楚如何去讨妈妈欢心,以此换取更多物质。但她一点都不开心。妈妈为莉莉制定了精心的日程表,确保女儿各门功课的补习时间相互错开,她认为,这就是对孩子表达爱的表达,同时她也充满焦虑,无暇顾及孩子的精神世界。即便已经实现财务自由,这些家庭依然有「阶层滑落」的恐惧,因此他们在孩子教育上投入甚多,也更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如别人,从而败下阵来。在上东区,优秀老师的口碑传播得特别快,很快就会有一大批家长慕名而来。“钞能力”没有带来教育松弛感,富裕家庭孩子的焦虑更突出,而让他们缓解焦虑的手段也更极端。这里多的是惶恐不安的父母和抑郁不安的孩子。越成功,越焦虑的状况,在中国也不少见。同样为富人服务的家教吴晓乐,曾接触过一位中产偏上的家庭。妈妈希望儿子成为法律高材生、继承叔叔的律师事务所,可儿子的兴趣根本不在读书,母子俩因此关系剑拔弩张。吴晓乐希望能因材施教,劝她调整自己的教育规划。妈妈却让她给儿子施压,最终把儿子逼得厌学。这位妈妈说了一段令人无法反驳的话——“我们父母每天都在提心吊胆,昨天为小孩粗鲁的举止给人道歉,今天又因小孩的成就而得到他人的赞美。父母的成败,总是跟小孩绑在一起。若是放任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走,等到他将来找不到正式工作,谁才是真正要去承担的人?老师,那个人是你吗?不是吧……我是他妈妈,妈妈引导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有什么错?”可见,无论有没有钱,该有的教育烦恼一样都不少,中外都一样。焦虑是常态,松弛才是能力。

无论有钱没钱

都要“好好焦虑”

既然金钱≠松弛,那松弛感发生的必要条件到底是什么呢?作为模范妈妈的伊能静也难免有焦虑时刻。她曾说:“有情绪和情绪化是两回事。我是有意识地不让情绪控制我,或者被别人的情绪控制,这需要学习。”不同财富水平的人都有焦虑,是否能从焦虑中解放,主动创造松弛,或许才是父母的难题。很多松弛的父母,都是焦虑的“过来人”。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一睁眼全是各种贷款,都不是说能放下就放得下,全得顶着焦虑硬上。”“顶着焦虑硬上”的过程中,有部分父母学会了不去想焦虑的事,而是带着这份焦虑好好生活,哪怕焦虑的事没有解决,也不会头疼、胃痛、失眠。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了“好好焦虑”。看过一个故事: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有失眠症,一位江湖医生说他能治好,他的治疗方法就是在俾斯麦睡觉时坐在他的床头。这样治疗几次后,俾斯麦一觉醒来就能看见这位医生,觉得他守了自己一晚上,心情一下就松弛了,失眠也慢慢就治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内在有稳定的客体关系的时候,可以做到完全放松、安然入睡。对很多父母来说,这个稳定客体不一定是常伴身边的人,也可能是医生、老师、权威人士等等。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一位非常焦虑的妈妈带厌学孩子接受心理治疗,治疗师告诉这位妈妈:“你的孩子会变成这样,责任全在于你。”

刚听到这句话时她非常愤怒:我为孩子付出全部,你怎么可以怪我!?冷静下来后她细想这句话,发现治疗师说的是对的:孩子的精神状态,很大一部分会受父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孩子厌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她对成绩太紧张了,导致孩子也很紧张,对考试怀有太多焦虑痛苦。想通这点后,她主动对家教老师说:如果孩子学得比较慢,没关系,我们就让她慢慢地学,今天能比昨天有进步也是好的。无论是俾斯麦还是这位妈妈,心态之所以发生转变,都是因为受到了某个人的影响。这告诉我们:想不受焦虑影响,心里得有个人。比如,妈妈焦虑了,有老公可以依恋,有父母可以依赖,有朋友可以依靠,有老师可以取经……总之,身边得有一个状态稳定的客体可以支持到自己。

然而,现在的父母可获得的支持太少了,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王浩威提出过一个观点:

“现在的父母不成熟,过去的父母恐怕也很不成熟,只不过,过去的父母有整个家族或邻里在督控、支持,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家族或乡里一起带大这个小孩。”

现在的社会竞争像开了十倍速一样,父母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就很难了。无暇顾及和维系与他人的感情,也不懂得如何寻求他人的支持,心里更没有可以支持自己的人,所以生活才像被焦虑抽着打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的原地打转。心上有个人,生活便能回归松弛父母心里有没有稳定客体可以寄托,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大。试想一下:孩子焦虑不安时,回应他的不是充满爱的怀抱,而是妈妈惊慌空洞的眼神,爸爸焦头烂额的表情。高压环境下,没有谁能成功向外求助,整个家就像灌满焦虑的口袋,越涨越大。

或许,伊能静能做到教育松弛,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心里有一个值得依赖的伴侣,一对个性饱满的儿女,一个情绪稳定的婆婆,一群温暖可靠的朋友。

就像她在微博上的感悟小作文:“一个家彼此调整步伐,像跳一支华尔兹,有时你前,有时你后,但都不会踩彼此的脚,终于培养默契化成圆满的舞曲。”

这种感悟也发生在我们身上,作为普通父母,我们无法做到完全解决焦虑,但能做到去找一个人来寄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针对性地找这个人,比如,觉得自己不够强大,就多与权威人士交流,比如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教练、咨询师;觉得自己不善于共情,就多与情商卓越的朋友交流,取经他们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觉得自己孤单无助,就多与阅历丰富、心灵强大的人探讨,寻求他们的支持肯定。也可以广泛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增加经验积累,就像作家刘震云说的:经历过特别多的事,才知道什么是松弛;经历过特别深的恐惧,才知道什么是勇敢。阅历也会强化一个人原本脆弱的心理结构,使父母变得越来越坚强、钝感、自洽。他人的支持和自身的积累,能让父母慢慢回归松弛,相对的,孩子也会慢慢回归松弛。孩子需要帮助时,父母能把自己“好好焦虑”的经验,在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中传递给孩子,给出安稳温暖的拥抱、恰到好处的安慰,就能给到孩子远胜过物质金钱安抚的支持。
0 阅读:20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