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周总理让彭湃母亲去广州养病,副县长却进京反对,为何?

一个用心的史迹 2024-06-22 14:20:37

“胡闹,怎能如此对待一位英雄母亲?”。

1967年4月的一天,国务院联合接待站中南组组长李明,急匆匆来找周总理,对他说彭湃烈士的弟媳杨华和儿媳陈平等人进京了。

他们这次进京,是找周总理求助的,因为当地不仅停了彭湃96岁老母亲周凤的生活补贴、粮食供给,还勒令当地医生不许给老人家看病。

一听这话,周总理就生气了,彭湃不仅是革命烈士,还是“农民运动大王”,他写的《海丰农民运动》一书,对后来的农民运动帮助极大,他们怎么能如此对待他的母亲?

想都不想,周总理当即做出指示,让李明给广州军区发函,尽快把周凤老人家接到广州治病!

至于彭湃的亲属,周总理并没有接见,一是他要处理的事务太多了,没有时间,二是……见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彭湃虽然早在1929年就已经牺牲,但周总理与彭湃,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1924年秋,在法国留学的周恩来接到指示,让他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等他风尘仆仆来到广州,在码头接他的人,正是彭湃。

当时的彭湃,已经将目光放在了农民运动上,并且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二人回到彭湃住处后,是彻夜长谈。

对于彭湃发展农民运动想法,周恩来深表赞同,虽然二人干的工作不一样,但从这时候起,就一直保持联系,时常探讨对于革命的一些见解。

不仅如此,后来彭湃更是将讲习所的成员,分批送到黄埔军训,以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

1925年2月,周恩来跟着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在路过彭湃的家乡海丰时,他还亲自去彭湃家拜访,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彭湃的母亲周凤。

彭湃的母亲周凤也是海丰人,寒苦出身的她,小小年纪便被卖给一个姓黄的地主家当婢女,但与别的穷苦人不同,在地主家,聪明伶俐的周凤,很得主家喜欢,并没有遭什么罪。

17岁那年,周凤在田间偶遇海丰县大地主彭藩,并因拾金不昧,受到彭藩赞赏。

当彭藩问她想要什么赏赐时,周凤想到土地欠收,佃农们日子过得苦,便请求彭藩给佃农们减租。

闻言,彭藩很吃惊,他怎么也没料到,一个小小的婢女,竟会有如此见识和胸怀。

因为高看周凤一眼,彭藩把周凤从那个地主家讨了过来,给自己的儿子彭辛当妾。

在那个时代,女人的命运,基本上不掌控在自己手里,何况周凤是签了卖身契的婢女?

好在一点,周凤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在嫁进彭家后,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的她,跟彭家所有的人,都相处的很不错。

很快,周凤便为彭家生育彭汉垣、彭汉育(彭湃)、彭汉述(彭述)三个孩子,有了儿子的她,地位更稳。

嫁进“豪门”后,周凤并未忘记自己是穷苦出身,只要听说穷苦乡邻有难处,她总会伸出援手,很得附近乡民的敬重。

她的所作所为,对三个孩子的影响极大,幼年的彭湃,便有样学样,也经常拿钱接济穷人和乞丐。

日子长了,年幼的彭湃也会思考,为什么自己一天啥事不干,却绫罗绸缎锦衣玉食,而那些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后来彭湃长大了,接触到了马列主义、了解了俄国革命,经历了五四运动,他觉醒了!

原来,穷苦人之所以穷苦,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受到了像他们家这些土豪乡绅们的剥削!

1921年,在日本留学多年的彭湃回国了,他深入穷苦农民中间,开始宣传革命,并创办了“劳动者同情会”。

彭湃此举,深得母亲周凤赞赏,后来彭湃要烧掉家中田契、地契,要把家中土地分给穷苦人,周凤也是举双手支持。

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金银珠宝拿出来,支持儿子办农会。

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富家少爷彭湃能走上革命之路,为穷苦人翻身做斗争,周凤功不可没。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周恩来当然敬重,第一次见面,他就夸赞周凤是革命的好母亲。

转眼时间来到1927年,这一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相继爆发,但无论是周恩来还是彭湃,革命决心都没有丝毫动摇,他们二人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之后不久,二人分别了,周恩来前往上海,主持筹备建立中央的工作,而彭湃,则回到海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并立即开展土地革命和镇压反革命。

后来,彭湃与徐向前率领的起义的部分官兵回合,在海陆丰、普宁、惠来、潮州一带,展开了游击斗争。

有革命,就会有牺牲,1928年2月,彭湃的二哥彭达伍和三哥彭汉恒在香港被捕,后被残忍杀害,紧接着,彭湃的侄子,年仅17岁的彭陆也惨遭杀害。

1928年9月21日,彭湃之妻蔡素屏,惨死敌人之手,年仅31岁。

接连4位亲人惨死,让彭湃痛彻心扉,但他的革命意志依旧没有动摇,擦干眼泪后,他继续带着同志们四处征战。

1928年11月,彭湃被任命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与挚友周恩来,在上海相聚了。

可惜,到上海仅仅9个月时间,彭湃便因叛徒白鑫出卖,被逮捕入狱。

彭湃被捕后,周恩来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但可惜未能成功,1929年8月30日,彭湃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给周恩来写了最后的留言:

“冠生暨家中老少:我等此次被白害,已是无法挽救……我们在此精神很好,兄弟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

听闻挚友死讯,又看到这封书信,周恩来是何等悲愤,可想而知。

彭湃牺牲后,周恩来发出“绝杀令”,1929年11月11夜,白鑫夫妇被我方锄奸队铲除,周恩来替彭湃报了仇,但可惜,他的这位挚友再也活不过来了。

接连失去4位亲人,又再次听到彭湃死讯,周凤的心情有多恶劣,可想而知,但她并未就此倒下,而是带着家人们,继续战斗,去完成彭湃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1930年,已经59岁的周凤,因为掩护革命同志被捕入狱,当时的她,也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幸运的是,她被同志们营救出来了。

出狱后的她,继续革命,又接连听到了两次噩耗。

1933年秋,彭湃的第二任妻子许冰牺牲,年仅26岁,紧接着,周凤的小儿子彭述也牺牲了,年仅28岁。

在众多亲人牺牲后,周凤带着周家的妇孺来到香港,以糊火柴盒、做鞭炮等小手工勉强糊口。

转眼时间来到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而此时,周凤的孙子孙女们也一个个长大了,也可以为革命做贡献了,于是,她又先后把彭平、彭士禄、彭锡明、彭洪、彭科、彭潮几个孙子孙女,送上了战场。

也许是彭家牺牲的人太多了,老天爷也不忍周凤这个老人家再伤心,在革命年代,她没有再听到噩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8岁的周凤老人是热泪盈眶,革命20余年,牺牲7位至亲,儿子彭湃口中的理想中国,马上就要实现了!

虽已年老体衰,但周凤依旧爆发出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运动中,为新中国添砖添瓦。

1951年,80岁的周凤受邀来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这里,他见到了毛周等人,受到了热情招待。

1956年,86岁的周凤,再次来到北京,参加军烈属代表大会,再次见到了毛周等人。

此时的她,虽然身体还算康健,但已经无法进行体力劳动了,于是,她就在家门口摆了个免费的茶水摊,给路过的人消暑解渴。

看着过路人,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周凤每天也是笑意盈盈,心情畅快,她只想着多看几眼这繁华盛世,等将来去了另一个时间,好将给自己牺牲了的孩子们听。

当时的她,一定没料到,在她晚年的时候,还会经历了一场劫难。

那是1966年,海丰县被定为“四清”定点县,风雨先一步吹打到了这里,而且越来越猛烈。

1967年11月的一个深夜,有人闯进了已经96岁高龄的周凤老人的家,将她“背走”,关进了一个阴暗封闭的地牢。

在这里,她足足待了4个月,原本硬朗的身体,也迅速垮了下来,而此时,海丰的老百姓,也知道了周凤老人的遭遇,是群情激愤。

这时候,他们开始头疼了,周凤是“革命母亲”,若是出了意外,这个责任,他们可承担不起,于是,便叫来周凤的小儿媳,彭述烈士的遗孀杨华去接。

看到狱中奄奄一息的婆婆,杨华是目眦欲裂,虽然心疼的要命,但她却拒绝接婆婆回家。

因为,若是彭家把人接回去了,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那些人就有借口推脱责任了。

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了,他们怎么把老人家“背来”,又怎么把老人家给“背了回去”。

回家后的周凤,身体状况很差,可那些人还不死心,断了补贴,断了粮食,还不让医生给她看病,这让彭家人气愤至极。

万般无奈下,彭述烈士的遗孀杨华,带着彭湃烈士的儿媳陈平,进京找彭湃生前的挚友周总理求助了,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听说周凤的儿媳、孙媳进京了,海丰县的副县长李诗德,竟带着一个“代表团”,奔波2000多公里,来到北京,来提反对意见。

此事,让负责接待彭湃家人的李明诧异不已,他没有惊动周总理,而是自己想了个好办法,把他们带到了天坛,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下辩论,让群众分别是非。

在杨华、陈平等彭家人声泪俱下的控诉下,李诗德一伙儿人被问的哑口无言,落荒而逃。

最终,在周总理的帮助下,1967年11月,周凤老人住进了广州的医院。

晚年的这次劫难,对周凤老人的身体损害极大,本来,能活120岁的她,只活了102岁,于1973年3月12日离开了人世。

在这场劫难中,彭家的彭科、彭劲、彭株等好几人离开人世,彭湃的儿子彭洪,也“下落成谜”,直到10年后,才找到遗骸。

估计这些事情,周凤老人都不知道,不然,她怎么能承受得住……

9 阅读:2092
评论列表
  • 三源 19
    2024-06-23 18:13

    注定写入历史的英雄一家人

  • 2024-06-24 18:29

    澎拜,彭士禄,国之英雄!澎母,英雄母亲!

一个用心的史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