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宋词中的雨,点点滴滴入心头,让人欢喜让人忧

墨上花开文化 2024-05-25 03:27:28

“雨”本来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然而在宋代词人的笔下,淅淅沥沥的雨仿佛激发了词人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

这些落在宋词中的雨,点点滴滴入心头,既有落花微雨的淡淡闲愁,也有梧桐细雨的凄苦哽咽,既有淡烟疏雨的空寂无奈,更有愁云暮雨的离愁别恨……

01最苍凉的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以“听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

02最无情的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03最愁苦的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开头十四个叠字最为精彩,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后世曾有多人模仿李清照词的开头利用叠字的写法,但没有一首词能和李清照的这首相媲美,可见此词叠字之浑然天成。

04最悲伤的雨: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悼亡词,是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写,全词悲痛感人,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切感人,作者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当时觉得平常,如今想来沉痛异常。

05最洒脱的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词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06最落寞的雨: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凭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以景代情,奠定凄凉基调,全词抒发羁旅愁思,满是消沉落寞、苦闷无奈的情绪。

该词用语凄美,深沉浑厚,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婉约深刻,将羁旅游子的愁思抒发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07最豪迈的雨: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念奴娇

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这首词上片写众人赏月的情景,下片抒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全词笔墨酣畅淋漓,意气纵横,情怀激荡,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显示了作者不惧人生坎坷、世事艰险的旷达胸怀,反映出其宠辱不惊、坐看风云的人生态度。

08最凄冷的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此情此景之下,情人依依惜别,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09最梦幻的雨: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春雨催开路边花,微风轻过,山花摇曳,整个山间涌动着明媚的春光。沿着山路来到小溪尽头,惊起无数只黄莺在溪头林间纷飞啼鸣。天空中飞动的云彩在山风吹拂下,千变万化,如龙似蛇,在碧空中屈伸舒展,十分自如。这时,我正醉卧古藤阴下,朦胧迷离,全然忘却了纷繁复杂的尘世。

全词题为“梦中作”,系写梦境,先写出中漫游,再写飞云空中变幻和醉卧出藤阴下。黄庭坚跋此词云:“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全词景致奇丽,意境深微,借优丽的梦境,隐托痛绝的情怀,充满浪漫、奇诡的色彩。

10最缠绵的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

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

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春雨夹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

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这首咏物词,以多种艺术手法摹写春雨缠绵的景象。上片写近处春雨。蝶惊粉重,燕喜泥润。佳期被阻,钿车不行。下片写远处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绿落红,带愁流去。通篇不着“雨”字,却处处贴切题意。用语工丽,意境清幽。

11最淡泊的雨: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

12、最优美的雨: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写作者与歌女小蘋别后故地重游,回忆起当年情景,勾起对小蘋的无限思念,抒发对其深爱之情。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诗意无限,惊艳美绝。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阅读:33

墨上花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