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股东陪葬!创A股最低!保力新再次警示陕西理工男

融棒棒糖 2024-05-17 13:02:38

到日子了!

从4月15日收盘价第一次跌破1元之后,整个陕西资本市场都为一家公司的“生与死”计数。现在答案来了,5月15日该股已跌至0.09元,成为A股历史上首只股价低于1毛钱的个股,尽管在16日,大涨22%,报收0.11元,但已必退无疑。

没错,这家公司就是*ST保力(600116),反复折腾了陕西财经圈十数年之后,这一次终于要说再见了。

更大的背景是,在新版国九条的预期之下,主打科技牌的“陕西理工男”们,需要借此认真审视“新一轮退市潮”。

错过自救:锂电大牛上演“荒唐一幕”

在“面值退”与“财务退”的实况之中,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

公开数据显示,在退市新政出台之后的2022年,A股只有1家面值退市,2023年市场43家退市公司中则有20家为面值退。简单看似乎“面值退市”占比并不低,但在实际情况下,“面值退”基本意味着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绝对躺平”,与主动救赎之间距离非常大。

▲图:保力新最后20个交易日的K线图

仅以保力新为例,本当以 “自救”为主题的2023年,他们在做什么?从外部来看,情势已经相当严峻:

1:连续三年业绩亏损:2020年至2022年,保力新分别亏损1.71亿元、1.33亿元、1.8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至少约4.91亿元;

2:主营业务不振:深交所曾发2022年报问询函,要求补充说明核心项目是否存在技术落后、产能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3:补偿资金迟迟不到位:2019年末,榆林女老板高保清以重整入主公司时,其控制的常德中兴曾承诺三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3亿元,由于连年亏损,这一承诺缺口已达7.7亿元,且始终没到位。

但是,上市公司内部却反复上演“荒唐一幕”:

2023年初,原大股东郭鸿宝向保力新提交两份临时提案,其中之一便是提议免去高保清的董事职务;

2月,郭鸿宝现身保力新股东大会,与高保清上演了一波新老实控人针锋相对。

5月,郭鸿宝再次提请公司董事会在2022年度股东大会增加《关于解除高保清女士非独立董事职务的议案》等两项临时提案。

我们无意去评价新、老实控人的是与非,但“内斗”本身或许就消耗了本该牢牢抓住的“自救窗口”。

其中最令人遗憾的是,此间保力新筹划的储能公司资产购买事项终止。我们亦了解到,在2023年末,仍有一些力量寻求重组保力新。尽管无法确认这些方案的效能,但确实是丢掉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图:保力新的十年来净利润情况

这种混乱在二级市场上得到了充分验证,2023年上市公司全年股价始终低于2元, 全年业绩更加惨不忍睹,归母净利润亏损1.88亿元。

我们心痛的是:根据2023年报显示,仍有12.2405万名股东,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顶格考虑之下,这种“陪葬”式的重大损失实在令人遗憾。

实业心态:“科技牌”不是护身符

保力新如何一步一步走到这般田地?我们或许需要对其15年资本历程做个快速梳理:

1:坚瑞消防阶段:

2010年9月登陆创业板,被誉为“消防第一股”。据说,创始人郭鸿宝的下海创业之路,就是依靠自主研发的当时最小的气溶胶式灭火器而迅速占领了市场。后期业绩下滑,曾以并购方式进入湖北市场。

2:坚瑞沃能阶段:

以52亿估值收购深圳沃特玛,上演“蛇吞象”,转型新能源锂电池,并随之更名“坚瑞沃能”,当年营业收入达到38.2亿元,与2015年同期的5.81亿元相比暴涨557.03%。

3:保力新阶段:

随着政策补贴的退坡以及收购时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坚瑞沃能2017年、2018年分别亏损了37.34亿元和39.25亿元。2020年,坚瑞沃能重整执行完毕,常德新中喆入主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实控人由郭鸿宝变为高保清,并更名为保力新。详见《64岁“高阿姨” 携7.1亿拯救坚瑞沃能》。

相较于陕西第一只创业板宝德股份的退市,保力新显得有些不同。因为在15年更名过程中,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一直有着科技色彩,而没有像宝德股份那样跨界,去干融资租赁业务,甚至谋求卖酒。

我们同样疑虑的是,从郭鸿宝、李瑶到高保清,三任老板似乎都是想做事的人,比如郭鸿宝一直在为公司找机会,直到第四次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时,才将宝押注在沃特玛上;再比如,高保清在破产重整危急时刻出手,仍然坚持锂电池主业,退市前还在推进在富阎新区项目落地。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那些“陕西理工男”到底该如何面对资本市场?在长期的追踪中,我们尝试性提出两点思考:

一:上市之前,要认真考虑产业空间。

比如宝德股份,当时作为钻机控制系统领域翘楚,IPO阶段以81.67倍的首发市盈率成为首批创业板公司的明星。然而仅仅3年之后的2012年,宝德股份就开始下坡路。这一年,宝德股份亏损1600万元。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空间小。宝德股份主要服务于石油勘探开发,大客户依赖非常明显,一有风吹草动就无法适应。例如其2012年报即承认:“由于客户采购策略的改变,嵌入式一体化采油管理控制系统销售业绩下滑较快”。

坚瑞消防,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在真实场景下,“消防是个大行业,但养不出大公司”,区域色彩这是个行业的通病。

二:科技立司,要坚定杜绝热点驱动。

在我们以往的写作中发现,不少陕西创业板公司纷纷“初心不在”,因为三高发行导致的逆向激励,全部都醉心财技,“科研成色”正纷纷褪色。

而保力新的故事则进一步印证:即使是科技领域的并购也不要盲目追求热点。例如其跨入锂电池行业这个大风口,但“真正拿下热点”却是一个系统性挑战,尤其要考虑自身是否具备长效经营能力的。当年,高保清能令湖南中锂起死回生,足足三年时间却没能救回保力新,或许原因就是如此。

很多读者说,“退就退呗,反正大老板套现了”。

其实不然,随着严格治市的推进,高保清目前就面临7亿左右的业绩追偿,谁又能真正的无事一身轻呢?

两轮“退市潮”:警示点大不相同

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资本陕军一直是我们追踪写作的主战场。回首一看,时隔20年,陕西资本市场再一次出现了“三年退三家”的新“退市潮”。

如下图所示,出于不同的原因,下述三家已经告别A股。

而上一轮“退市潮”则要追溯20年前:

2005年3月退市的达尔曼,曾被称为珠宝第一股,是陕西首家退市公司,也是中国证券市场首例因未能披露定期报告而遭到退市的上市公司。

同样2005那年退市的数码测绘,则是因连年亏损从A股退市。当时,该公司债务负担沉重,已经丧失融资功能。

2006年的精密股份,因历史遗留问题及大股东不规范的运作,使得经营形势极为严峻,主要生产线进入停滞状态,从而退市。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第一轮“退市潮”,所警示的是企业大股东、实控人,因为当时退市的三家陕股基本都存在业绩造假、虚假信息、大股东不规范运作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零星惩罚”。

而第二轮“退市潮”,则事关监管层开始提倡“常态化退市”,尤其是新“国九条”极大丰富了退市制度安排,对公司分红、财务真实度、规范运营等方面做出了全新调整,目标直指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2024年以来已有24家上市公司锁定退市(含已退市),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在2023年年报披露完毕后,一批A股上市公司因业绩、公司治理等原因,被实施风险警示;仅在5月6日当天,就有近50只股票戴上了“ST”帽子。

鉴于此,我们希望“退市”讨论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的重要议题。尽管一部分公司短期没有退市之忧,但ST的概率也在新版国9条之下陡然加大,这些变化都会对陕西资本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当然,我们也提示:从2024年起,读者不必对“新增上市”或“连续退市”或喜或悲,这些指标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之下,已然不是要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践行创新驱动、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些回归本源的积极变化,才是大势所趋。

最后,鉴于*ST保力的“末日涨停”,我们友情提示,根据新规,深交所创业板符合条件后可以恢复上市,但注册制实施以来,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退市的创业板公司恢复上市。显然,对于最后一天杀入的投资者来说,未来能否获利出逃也将打个大大的问号。

0 阅读:0

融棒棒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