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应不应该是毛主席的?“老地主”郭梓阁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6-16 13:16:45
前言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伟大的斗争时代必然会生长出伟大的历史人物。毛主席就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从艰难卓绝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

江山应不应该是毛主席的?这是多么宏大的一个问题,也是多么难叙述清楚的问题啊。

然而,“老地主”郭梓阁却可以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

在毛主席心里,郭梓阁是好人

1952年9月,毛主席在北京接见了少年时的朋友邹普勋和老师李漱清,聊天期间,毛主席想起那位远在湖南老家的同窗好友。

“井湾里的郭梓阁还在不在了?我读书的时候,他娘对我很好哩,还给我梳过辫子呢!”

李漱清回答:“郭梓阁还在呢!”

“那他为什么不跟你来啊?”

“郭梓阁现在啊,一言难尽,他家被划为地主了……”

闻言,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道:“真的很可惜,他不能来见我了,郭梓阁可是个好人啊!”

毛主席说得没错,郭梓阁虽然是“地主”,但是他却与众多“地主”有着些许不同。

郭梓阁和毛主席的关系是什么?毛主席为何说他是好人呢?

郭梓阁是郭伯勋的侄子,也是郭梓才的二哥。1906年,郭家兄弟俩在蒙馆学习,那时候他们家毛主席家是世交,郭梓阁比毛主席大4岁,朴素憨厚的郭梓阁对毛主席非常照顾,直接把他当成是亲弟弟看待。

郭梓阁的父亲郭石桥在井湾里自家门前开办了个“福寿全”南货店,毛主席读书期间,经常会来这里找他们兄弟俩玩。

后来毛主席去了长沙上学,郭梓阁兄弟俩则留在老家,距离和时间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情谊,每逢假期回家,毛主席都会到老地方拜访兄弟俩。

毛主席经济困难时,还会跟郭家俩兄弟借钱,即便郭家不富裕,但他们绝不吝啬,十分慷慨地资助了毛主席。

毛主席之所以在多年后评价郭梓阁是好人,最根本的原因是郭梓阁救过毛主席,且在其它方面为革命做出过贡献。

这两件事情一件发生在1925年,一件发生在1927年。

那一年,毛主席以回韶山“养病”为由,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经常会带着几位骨干来郭家的“福寿全”开会。

一天,毛主席遭到国军的抓捕,一时之间无法突围,东藏西躲之下,毛主席跑到郭家的“福寿全”南食店后面的囤货房避难。

当时郭梓阁正在清理自家店铺的货架,见毛主席神情紧张,匆匆忙忙跑进来,又看见后面跟着几位官兵,郭梓阁不慌不忙继续干着手中的活儿,当官兵们闯进来后,郭梓阁理智与他们进行周旋,最后连哄带吼把这群人给赶了出去。

官兵虽然走了,但是郭梓阁始终无法完全放心,他总觉得那些官兵会掉头回来,肯定不会善罢罢休的。

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郭梓阁将毛主席转移到郭家祠堂的阁楼里,由他媳妇每天负责给毛主席送饭,自己则在外面放哨。

等彻底安全后,郭梓阁再悄悄将毛主席转移到别处,凭借着郭梓阁的勇敢和冷静,成功帮助毛主席脱困。

郭梓阁是个难得的人才,慧眼识珠的毛主席想重用他,1927年毛主席回井湾里时,特意找到郭梓阁,主席希望郭梓阁可以担任农会的司务长。

虽然郭梓阁谦虚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但他仍然积极参加了有关活动,为了助力毛主席,家境一般的郭梓阁慷慨拿出“福寿全”的货物,然后把这些货物全部免费提供给农会使用。

像郭梓阁这样的好人,为何后来成了地主呢?他跟毛主席为何断了联系呢?

大革命失败后,郭梓阁隐姓埋名远走他乡,从这时候开始,他就跟毛主席失去了联系。直到1937年,郭梓阁才得以返回家乡,他接手了家中店铺“福寿全”。

从小看着父亲经营生意的郭梓阁如今也凭借一己之力举起一片天,不但将家中店铺生意打理十分红火,也为自己攒下一笔数量可观的积蓄,后来他用这些钱购置了田产。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按照有关政策标准,郭梓阁就被划分为地主了。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深深为他感到叹惜。

李漱清告别毛主席后,便回了井湾里,他将毛主席如何问起郭家情况一事仔仔细细转告给郭梓阁,并让郭梓阁给毛主席写一封问候信。

郭梓阁碍于身份,又觉得这个身份让他失去面子,他不好意思亲笔给毛主席写信,最后只好让李淑清代笔。

这封信成功送到了毛主席手里,得知郭梓阁生活有困难后,毛主席立刻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200元给郭梓阁送去。第二年,毛主席又得知郭梓阁病重,又拿出200元给他看病用。

60年代初,毛主席猜想到郭梓阁的生活肯定比大部分人困难,于是又拿出200元接济他。1964年,毛主席从乡亲嘴里得知郭梓阁将不久于人世后,又赶紧给他寄上300元。

郭梓阁临终前,手里握着毛主席寄给他的钱,满眼泪花地说:“江山应该是毛主席的!”

“江山应该是毛主席的”

郭梓阁说得完全没错,江山当然应该是毛主席的。经过这些年,“毛主席”和“共产党”之间已经被画上了等号,所以说江山是毛主席的,也就等说是“江山的共产党”。

除了这层含义之外,郭梓阁在临终时说的这番话,还蕴藏着另一个意思,那就是他这些多年的亲身经历,证实了毛主席有着非同常人的肚量和那充满人情味的仁爱之心。

即便郭梓阁后来的身份出现转变,但是毛主席仍然四次出面接济他。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959年发生的一件事,更证实了郭梓阁说的话完全正确。

1959年4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一路沿途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做调查研究,借着这次机会,毛主席决定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看看。

毛主席回到家乡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宴请昔日师长和老同学。

当地干部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进行人员调查,第一时间确定了哪些是毛主席的亲属,哪些是毛主席的同学,哪些是毛主席的旧友。

当地干部因为郭梓阁的“地主”身份,直接忽视了他。

毛主席得知后十分生气,毛主席知道郭梓阁因为顾虑身份而不能前往北京看望自己,所以想着这次回借着这次回老家的机会,两人见一面叙叙旧,结果还是没见到郭梓阁。

毛主席在离开韶山前,特意嘱咐当地干部,请他们再次以自己的名义邀请老乡参加宴会,毛主席特意点名邀请了郭梓阁参加。

两周后,韶山公社派人将郭梓阁等上次没能赴约的人请到松山宾馆吃饭,得知是毛主席的特意安排后,郭梓阁大为感动。

肚量与仁爱

郭梓阁虽然后来被冠上“地主”身份,但是他低调做人,专心工作,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早年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冷静的心态,为毛主席和革命做出贡献。

而毛主席则始终铭记着他人对自己的恩情,身份是身份,恩情是恩情,主席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拿捏的恰到好处。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古今中外,凡是想干大事,能成大事者,凡是想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领导者,都应该有大肚量和仁爱之心,能够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容他人难容之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团结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种各样的人才和力量。

毛主席显然做到了。

毛主席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史诗,是气吞山河的壮丽画卷,更是慷慨激昂的华夏乐章。

“老地主”郭梓阁用自己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关于“江山应不应该是毛主席的?”这道论题的答案。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朽。

125 阅读:10678
评论列表
  • 2024-06-16 19:51

    江山是人民大众的!

  • 2024-06-16 23:02

    人民就是江山

  • 2024-06-17 11:07

    伟人一直强调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 2024-06-17 15:23

    伟人

  • 2024-06-17 13:25

    心系百姓 ,护我山河,这江山就有印记也有了见证。

感人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