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学教育方式,贾母和贾政你支持谁?

教育思享 2024-08-15 21:43:48

今天,当我们谈到教育,必然会谈到投入。教育成本的上升和家长的焦虑成正比,好像越愿意投入,越能“赢在起跑线上”,各种学习班,培训班都报名,孩子们都累够呛。

相关数据显示,高收入家庭的教育投入都很高,似乎形成了“越有钱教得越好”的认知,果真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从古典文化中找到答案。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可谓是“天选之子”,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家族社会地位高,大家族注重读书和教育,学习是每天必须做的。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是工部主事,祖父曾祖父是荣国公,祖母贾母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可谓是既有地位又有财力。

生在这样的家庭,宝玉的教育似乎是稳了,但看过原著的朋友们都知道——并非如此!

即将上映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通过关键剧情向我们展示了贾府对贾宝玉的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祖母贾母和父亲贾政,别看他们是古代人,但非常充分地代表了家庭教育中的两种角色。

两个长辈对贾宝玉教育上有差异,但是有一些相似的目的。比如在礼教和规矩的教育上,他们都希望贾宝玉在面对外人和任何公开场合的时候都能展现出大世家的风貌。

在电影中,贾政在家中接待客人,贾宝玉却还在门外玩耍,贾政一看到宝玉便是一副严父模样,横眉冷对地看着宝玉。贾宝玉看到自己父亲带着客人出现,他立马收敛情绪,对父亲和宾客行礼。

这便是和贾母教育方式差别最大的地方。

贾政随时保持家中绝对权力的威严,宝玉不听话要骂,要罚,要打。贾宝玉对贾政是刻在骨子的忌惮,一听说“老爷来了”便吓得犹如耗子躲猫。

反观宝玉对贾母的态度,宝玉来到家宴第一时间找贾母,又是撒娇又是告状,完全是祖孙的亲昵。

一个严厉,一个温柔,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几乎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模式,那么贾宝玉被教育得足够好吗?

那要看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和现代父母一样,贾政对自己的儿子未来的路有非常明确的设定:考取功名,和他一样入朝为官,维系这个家庭的荣宠。

从原著来看,后40回写到贾宝玉参加了科举,并考中了第七名举人。如果从目的出发,贾政“鸡娃”成功,完美上岸。

电影中虽然没有拍到贾宝玉科考的内容,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贾宝玉在后期因为心理压力身体疾病整个人已经失去了往日风采,变得有些疯疯癫癫,异于常人。

如果这是“上岸”的代价,那是否值得呢?

但我并不认为贾宝玉的教育是失败的,不能抛开当时的社会环境谈贾宝玉的处境。在一个封建社会,他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公子哥,他也有非常出色的地方。

他非常有同理心。在电影中,林黛玉的哭泣的原因他基本能体会黛玉伤心的原因,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是“爱情的心意相通”,更多的还是因为宝玉对他人有关怀,有关注。

宝玉没有少爷的骄纵,对美好的东西分外的珍惜。这种对爱,对美的敏锐不得不说来自贾母对他的教育和爱。

贾母是一个宽容的祖母,面对孩子们“组局”的诗社,她不仅言语上鼓励,还想参与到其中鼓励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以我们现代的眼光来看,写诗也算是文学的学习,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科考并不会考诗词创作,写诗也是一种“没用的爱好”,贾母愿意让每个孩子展现自己的才情。

贾母对宝玉的爱,加上大观园中其他女性对他的宽容,成就了宝玉性格中温润,开朗的一面。也是因为他拥有这样的性格,他的人生才有了一些快乐的色彩。

但这样的底色终究抵不过父亲带来的压力,贾政对贾宝玉是犯错了要罚,做对了也不曾有奖赏。可以说是一个封建家庭落后的教育方式,现代的家庭教育讲究赏罚分明,即便是罚也不能是像贾政那般的家暴。

电影以几场重点戏份展现了《红楼梦》原著的风貌,精髓抓得很好。宝黛钗三人的感情纠葛,大家族中的权力斗争,爱情与阴谋的视角找得非常好。影片的服化道也非常精美,富贵的大观园中从道具到角色的服饰,主创团队都是精心设计,不断打磨,最终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满眼的精致。

电影特别适合带着孩子全家观看,暑期档一家人边看电影边学习,既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又能在家族的人物关系中感受教育对人的塑造与改变!如果有人看了这部电影,从而改变自己以往教育孩子的态度,培养出真正快乐而又有才的孩子,那真的是功德无量呢!

0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4-08-16 01:41

    贾政打死人,支持他没命

教育思享

简介:想要站着生活,不想跪着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