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位书法高手,13届国展楷行两体入选,他深谙借力打力的技巧

四海易文字 2024-05-01 06:00:48

浙江安吉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一代大师吴昌硕就出生在这里,今天推荐的这位国展书法高手,似乎同吴昌硕大师很有缘分。学生时期他喜欢书画,老师常常把吴昌硕大师作为楷模,讲述大师如何学习,怎样用功,鼓励安吉的学子们努力上进。

在这种环境下,他考上了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书画专业。大学毕业以后,回到了安吉吴昌硕小学任教,一边教学一边继续学习,获得了很多荣誉,例如模范教师,地方优秀人才等等。吴昌硕小学任教几年后,被艺术人才引进,入职于吴昌硕纪念馆。有好友问他,从大学毕业以后,工作环境始终离不开“吴昌硕”这三个字,学校教书也好,纪念馆工作也好……

这位就是多次入选国展的老师他叫———程卫忠,十三届国展程卫忠老师有两件作品入选,一件楷书,一件行书,这次投稿两件,两件入选。回忆十二届国展时,也投了两件,中了一件行书。关干国展投稿的心得,程卫忠老师用他的自身的经历鼓励书友们应该尽量多投。投稿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没有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稳操胜券,从概率学和心理学来讲,多投可以让多种书体得到锻炼,多投有时也会出现“无心插柳”的情况。12届国展的时候,他投了两件,个人的想法是楷书功夫过硬一些,以楷书为主,行书为辅,创作完楷书作品以后,又创作了一件行书作品,主打“产品”完成,另外一件书写就格外的放松,以赛代练,当做练兵好了。

最后的结果是,主打的产品没中,陪衬的代练却中了,这也是鼓励大家多投的原因之一。有了这种亲身经历,认为为展赛而创作的作品,心态是何等的重要。

程卫忠老师十三届国展入选的两件作品,认真的品读他的作品,让笔者受到了很多启发,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之一:两种书体作品章法互补

之二:同体系的两种书体,技法容易转换

之三:辨识度强是获胜的主要原因

上面两件作品,整体有界格和不界格之分,落款都采用左右长款,打眼看两件作品的全貌,布局大同小异,正文和落款文字大小几乎相近,纸张的颜色都相对统一。

整体的章法,字径、布局、纸张没有大的跨度,两种字体创作时笔墨的转换,抄了近路,取得便利。创作之前,陈老师一定花了很大的心机找到这种可以相互转换的形式,这点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之二就是同一体系进行探索,这样对这种书体研究会更加深入,历史上有很多楷行草三体都很成熟的名家,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等等,同一名家的同一体系中,三种书体相互融合,齐头并进。这种三体并进的学习方式,也算是走捷径,抄近路的学习方法。

12届国展,13届国展,多位三体入选的高手,多是借用这种方法。程卫忠老师是这种方法的践行者。宋人朱文长《续书断》有述:手与神韵,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阐述的观点,深入的书法学习,不频频转换,手上的表达需要内心感悟,长期揣摩,同体系的精进更容易得到神韵。

之三:程卫忠老师这两件作品,有极强的辨识度,宋四家苏黄米蔡,苏黄辨识度是极强的。极强的辨识度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拿形容易拿神难,上手很容易,短时间的修练就有几分形似。当下学苏的人很多,真正能写到形神相依,神采飞扬的少之又少。南朝,王僧虔《笔意赞》,强调书法应该,神采为上,兼之者可绍于古人。程卫忠老师的作品,字径偏小,检验字的内涵,将小字放大,将大字缩小,压缩和放大来偷窥作品的气韵。字怕上墙,字怕放大,字怕缩小,透过细节看整体,程卫忠老师下笔速度不急不缓,线条朴实,转换用笔轻巧灵活,点画之间有着翩然婉转之感,运笔速度应该不会过快,墨色相对来说清润淡雅,全篇有一种不染纤尘之气,将苏字的散淡,悠然自得,潇洒遒媚,诠释在笔墨之间。

程卫忠介绍: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吴昌硕纪念馆,兼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安吉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入选浙江省书协2013年度青年人才培养 “新峰计划”;2014年浙江省文联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2018年浙江新峰精英40家;2019年浙江省“新峰计划”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书法20家。中国共产党湖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2021湖州市南太湖特支计划人文社科领域青年拔尖人才。

书法作品曾入展获奖全国第十二届十三届书法篆刻展、全浙书法篆刻展等数十次。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

0 阅读:2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