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东汉末年文坛的北斗七星

文化慢慢聊 2024-05-29 10:03:02

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一群显赫的文学家涌现,被后世誉为“建安七子”。这一称号首次出现于曹丕所著的《典论·论文》,其中提及了七位杰出的文学家:鲁国的孔融、广陵的陈琳、山阳的王桀、北海的徐幹、陈留的阮璃、汝南的应玚以及东平的刘桢。他们代表了建安时期文坛上除了曹氏家族以外的杰出人才,因此受到了历代尊崇。

作为“建安七子”中最为知名的人物,孔融(153—208年)是鲁国人士,字文举。他在汉献帝统治时期担任过少府职务,但由于对曹操的某些行为持有异议,他未能继续在朝中任职。孔融以热情好客和高尚的士人风度赢得了极高的名望,然而,这最终引起了曹操的嫉妒与警惕,导致其悲剧性的结局。值得一提的是,孔融不仅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还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后裔,因此在“建安七子”中占据着领袖地位。

孔融是一位以时政议论见长的作家,其文章风格典雅而富有气势,擅长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和精妙的比喻来表达观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孔融与扬雄、班固并列,认为他们属于同一水平的文人。孔融的作品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散文,以及《折杨柳行》等诗歌。

陈琳,字孔璋,原籍广陵射阳(今江苏省准安县东南),在汉灵帝末年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并成为袁绍的幕僚。官渡之战后,他投靠了曹操,并历任司空军师祭酒及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陈琳不幸染上瘟疫病逝。

陈琳的文学才华涵盖诗、文、赋等多个领域,其散文尤为突出,风格豪放,笔力遒劲,充满文采。许多朝廷文书都出自他的手笔。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诗歌《饮马长城窟行》,散文《为袁绍檄豫州文》、《为曹洪与世子书》,以及辞赋《武军赋》、《神武赋》等。

王粲,字仲宣,出生于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的一个显赫家族。他的早期职业生涯并不顺利,在刘表麾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当曹操南征荆州时,王粲转而投靠了曹操,并因此被封为关内侯,这是当时“七子”中政治地位最高的封号。他与曹家的关系尤为密切,尤其是与曹丕和曹植的友情,使他成为曹操深信任的顾问。

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从军途中不幸病逝。他的才华横溢,不仅精通数学和棋艺,还对前代的典章礼仪有着深入的了解,常常参与朝廷的重大决策和制度拟订。王粲深知文学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并倾向于写实风格。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七哀诗》和《从军诗》,而他创作的抒情小赋,如《登楼赋》,更是广为人知。

徐幹,字伟长,是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自少年起,徐幹便展现出了对学问的浓厚兴趣,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地研究经典文献,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建安初年应曹操之召而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他曾担任过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和五官中郎将文学等职,后被曹操任命为上艾长,但因健康原因未能就任。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徐幹因病离世。

其代表作品包括《室思》、《答刘桢》等诗篇,以及《玄猿赋》、《漏卮赋》等一系列辞赋作品。他的散文集《中论》,探讨了伦理学和政治理论,作为“七子”之中唯一存留下来的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阮璃,字元瑜,原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地区),生辰不详,死于公元212年。他在青年时期师从著名学者蔡邕,并在建安年间初期选择隐居生活以规避徭役之责。因其卓越的才华受到曹操的青睐,先后获任命为司空军师祭酒及丞相仓曹掾属职位。

阮璃在公文撰写方面尤为出色,以其流畅自如的文风而备受推崇,其中《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一文,更是广受赞誉。在“七子”诗人群体中,他的作品风格独具,呈现一种凄凉而低沉的情感色彩,如《驾出北郭门行》、《七哀诗》和《失题》等诗作均展现了这种特点。在文学观点上,通过著作《文质论》,阮璃展现了他对内容质朴和形式简约的倾向,反映了他重实质轻形式的文学理念。

应玚,生辰不详,于217年逝世,字德琏,是汝南(现今的河南汝南)的人。他在建安年间先后担任了丞相掾属和五官中郎将文学的职务,与曹植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玚的诗歌风格音调缓慢而柔和,情感深沉且充满悲伤。他的赋作或以物为题,或以怀古之情为主,其刻画细致入微,想象力丰富,形象生动活泼,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修养以及高超的文字运用能力。

应玚的作品语言风格偏向平和,注重修辞的华丽,文采照人。与其他“七子”相比,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如同山涧中的一股清新溪流。

刘桢(?-217年),字公斡,是东平(现属山东)的人。在建安年间,曹操任命他为丞相掾属,他与曹丕、曹植有着密切的交往。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因病去世。刘桢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的创作上。

他的作品气势激昂,意境陡峭峻峭,与王粲并称为“刘王”,也有人将他与曹植并称为“曹刘”。然而,他的作品在辞藻的丰富性上稍显不足,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刘桢“气过其文,雕润恨少”。他的代表作包括《赠从弟》三首等。

“建安七子”这一群体的文学创作,既展现出各自独有的特色,也体现了他们共有的显著特质,被统称为“建安风骨”。对于这一特定时期风格的细节和属性,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时序》中做了精准概括,将其描述为具有“雅好慷慨”,“志深而笔长”,以及“梗概而多气”的风格。这些表达捕捉了“建安七子”作品中那份激昂悲壮与优雅飘逸并存、如同气势如虹的特质。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建安七子”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们在学识上无所不包,言辞真实不虚,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展现其才华,宛如骏马在千里赛道上并驾齐驱。

在中国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建安七子”占据着极其关键的地位。他们同曹操及其子孙一道,成为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中心力量,对于古代诗歌、赋体文学及散文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