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乌克兰“割地求和”?以军被“围殴”;哈马斯击溃以军

欢哥见解 2024-01-05 14:44:57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联邦参议员万斯前段时间表示,美国方面需要接受的是,乌克兰可能需要向俄罗斯“割让一些领土”才能结束冲突。前段时间,在接受美国电台节目采访时,万斯表示,他反对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援助,因为他不相信乌方有能力击败俄罗斯。这名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籍参议员质疑称,考虑到此前的对乌援助尚未能让俄乌冲突结束,为什么再向乌克兰提供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援助就能帮助这个国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临的困境不仅是军事上的挑战,还有经济的重压。据2023年统计,乌克兰的GDP因冲突而大幅下滑,国内生产总值损失达到数十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政府开始考虑“割地求和”的策略,以期结束持续的冲突。这一决策不仅反映了乌克兰内部的经济压力,也是对外部援助不确定性的一种应对。此前,泽连斯基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支持,但随着冲突的持续,这种立场正逐渐受到考验。    近日,美媒援引专栏作家杰森·威利克的文章认为,乌克兰现在的处境远比2022年11月还要恶劣。如果说当时的乌克兰还有与俄罗斯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的资格,那么现在俄罗斯甚至已经没有必要与乌克兰谈判。美媒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回顾整个2023年,乌克兰发起的所有大规模战役都以失败告终,这些失败让西方不得不重新思考援助乌克兰的意义。

对于西方来说,援乌是为了消耗俄罗斯,但现在俄没有表现出力不从心的迹象,反而西方的家底快要被乌克兰掏空了。2023年1月,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在一条推文中称乌克兰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并质疑“美国人辛苦赚来的税款是否被盗”。2022年11月,格林还在美国国会提出一项决议,要求对所有发往乌克兰的援助进行审计。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发推文称:“泽连斯基基本上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国际福利‘女王’。”今年10月,随着北约的弹药库存开始耗尽,乌克兰战略产业部长亚历山大·卡梅申曾哀叹道,乌克兰当前的武器消耗量很大,“世界上所有的武器产能都不足以”满足基辅在当前冲突中的需求。据外媒此前报道,多年来,受投入不足、程序繁琐和腐败等因素影响,乌克兰国防工业难以同“更先进、预算更多”的俄罗斯国防工业竞争。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称,对乌克兰而言,建立与俄罗斯相匹敌的国防工业规模是关乎生存的问题。    乌克兰政府军的大反攻失败让西方国家对于乌克兰的前景感到失望。他们开始质疑泽连斯基的决策和能力,认为他的军事决策鲁莽且错误。因此,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大幅度减少,对泽连斯基的支持也明显下降。

西方国家开始寻求与俄罗斯的对话和妥协,以尽量避免乌克兰危机的进一步升级和扩散。他们意识到与俄罗斯长期对抗只会让冲突愈发恶化,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他们逐渐转变立场,力图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解决乌克兰问题。关于乌克兰将寻求同俄罗斯和平的传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幕僚波多利亚克在《纳塔利娅·莫塞楚克》节目中表示,“泽连斯基总统非常清楚地表明,我们不会和俄罗斯进行协商,而是对俄罗斯下最后通牒。如果俄罗斯不同意,我们就打到最后一刻。这位总统的顾问还说,“我们的最后通牒非常明确,那就是让俄罗斯军队撤出乌克兰境内的全部土地,退回到1991年的边境线上。”俄乌两国的战争,规模庞大,残酷,血腥。我的意思不是说这场战争会很轻松,我们会向西方国家求援,争取胜利。”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31日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说,乌克兰军队对俄西南部边境城市别尔哥罗德发动的袭击已造成21人死亡,另有110人受伤。另据央视新闻报道,泽连斯基当地时间12月30日称,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多地29日遭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目前已造成至少39人死亡,159人受伤。当地时间12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紧急审议乌克兰问题时发言,呼吁乌克兰危机有关方面早日停火止战。    第二件事,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26日报道,随着本轮巴以冲突外溢到中东地区其他地方,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当天暗示,以色列同时遭受来自7个地区的袭击,并且已经在伊拉克、也门和伊朗开展报复行动。加兰特告诉以色列议员,“我们正处在一场多线战争中,并遭受来自7个战区的袭击:加沙、黎巴嫩、叙利亚、约旦河西岸、伊拉克、也门和伊朗。我们已经在其中6个战区做出了回应并采取了行动。”

报道提到,加兰特这番话的背景是,也门沿岸海域发生了爆炸,并且黎巴嫩南部得到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导弹。伊朗支持的胡塞组织民兵10月以来一直在袭击红海上的商船,声称此举是为了声援加沙境内遭以色列围困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军方称,在黎以双方互向对方境内发射导弹之后,黎巴嫩南部武装袭击了以色列境内一座教堂,并造成一名平民受伤。报道称,另有两起袭击分别发生在埃及东北部(靠近以色列南部与加沙边界)和以色列驻印度大使馆。    近期,以伊朗为首的埃及、约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富汗以及科威特在内的至少7个中东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公开声称将联手抵抗以色列的侵略行为。据悉,这已是近日以来继伊朗和土耳其之后第三次集体表态反对以色列。以色列自诩为美方代理人,不考虑自身同为伊斯兰教国家的身份和睦相处,反而频繁挑起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和冲突。此次多国联合声明,旨在表明其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同时也是对以色列长期霸凌行为的强烈反抗。受到加沙地区冲突影响持续的情况下,以色列财政部门已经提出,下一年度以色列将需额外增加大约300亿谢克尔(折合人民币大约590.73亿元)的国防预算。除去军事开销之外,以色列还计划投入100亿谢克尔(大约196.91亿人民币)用于覆盖其他各项费用,这其中包括撤离北部和南部边境所需资金约12万居民,增加警力和其他安保措施的执行,以及修缮在哈马斯最新一轮袭击中受到损毁的定居点。即便是这样,以色列也没有收手。日前,以色列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地区发动了空袭,造成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驻叙利亚的高级顾问穆萨维死亡。伊朗方面愤怒不已,总统莱希誓言让以色列付出代价,伊朗外长也表示,以色列“正面临倒计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遇袭的穆萨维是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资深指挥官,还是曾被美军杀死的苏莱曼尼的亲密战友,新仇旧恨交织之下,伊朗方面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中东媒体称,这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在30日的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内塔尼亚胡十年前曾表示自己希望通过保护以色列的安全而被后人留念,现在还是这么想的吗?内塔尼亚胡表示没有改变自我定位,称努力提高以色列的经济、军事和外交实力,表示在以色列在自己的领导下变得更强大,其证据之一是“我们已持续多线作战了近90天”。30晚,特拉维夫市爆发了10月7日以来的首个明确的反政府示威,数百名示威者抨击当前政府的领导,呼吁停火换囚,有示威者表示,“只要内塔尼亚胡不走,以色列就活不下去”。此外,马来西亚前段时间宣布,将禁止以色列航运公司Zim旗下的船只以及任何悬挂以色列国旗的船只在其港口停靠和卸货。此外,前往以色列的船只也将被禁止在马来西亚任何港口装载货物。理由是“全球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愤怒情绪高涨”。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大规模的禁运还在后面。现在,也门和马来西亚已经为伊斯兰国家做了“榜样”,所以我们可以预料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伊斯兰国家加入这个行列中。以色列现在面临复杂的战况,这七个战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例如,加沙地带和黎巴嫩的战场紧密相连,因为两者都与巴勒斯坦问题有关。同样,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伊朗的冲突也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背后因素。目前以色列正面临“围殴”的不利局面,以色列强硬的回应并不能解决中东问题,只会进一步加剧中东地区的和平危机!解决这一问题的道路漫长而艰难,只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来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第三件事,据上观新闻援引德媒12月25日报道,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称,该组织武装人员在加沙冲突中给以色列军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报道称,在写给哈马斯政治局主席伊斯梅尔·哈尼亚的信中,辛瓦尔谈到了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正在与以色列军队进行一场惨烈、残酷和史无前例的战斗。他声称,卡桑旅袭击了至少5000名以色列士兵,造成三分之一死亡,三分之一重伤,另外三分之一永久伤残。

辛瓦尔补充说,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使用狙击手、反坦克导弹和爆炸装置等游击战战术,完全或部分损坏了至少750辆以色列装甲车,其中包括坦克。外媒报道辛瓦尔说:“伊兹丁卡萨姆旅正在与以色列占领军进行一场激烈且史无前例的战斗。”他补充说,这些旅正在“粉碎以色列军队,并将继续这样做”,并且他们“不会屈服于占领的条件”。    卡萨姆旅是在加沙与以色列作战的最大巴勒斯坦派系。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曾声称在加沙之战中仅有150多名士兵身亡。如果辛瓦尔所披露的以军真实伤亡情况属实,那么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伤亡情况确实惨烈。尽管辛瓦尔的言论中可能存在一些夸张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哈马斯对以色列军队的打击确实沉重。而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遭遇也表明,他们在这场冲突中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根据当前形势判断,以军在3个月内达成原定目标的希望渺茫。以色列军方近日宣布,包括一名上校、一名中校在内的10名以色列国防军军人,在加沙地带北部遭遇伏击,不幸丧生。这是以军进攻加沙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据以媒报道,这10名被打死的军人中,有7人来自以色列国防军精锐部队戈兰旅,包括戈兰旅最高指挥官伊扎克·本·巴萨特上校,戈兰旅第13营营长托默·格林伯格中校,戈兰旅第13营的一名连长、23岁的罗伊·梅尔达西少校。此次袭击使得以军士气大受打击,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巴以冲突还导致以色列多名高官的子弟阵亡。前总参谋长的儿子、总理前任幕僚长的儿子,以及总统的一名儿子都在冲突中失去了生命。这使得以色列军队不仅在士兵层面遭受打击,高级指挥层也受到了巨大影响。以色列之前公开的军事伤亡数据被揭露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以色列媒体先前报道的阵亡人数偏低,且主要集中在军官。这引发了对数据真实性的质疑。中东媒体的曝光揭示了更为真实和惨烈的战场伤亡情况。    “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发言人的声明,巴勒斯坦抵抗武装在地面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称,“卡桑”旅的敢死队在战斗中成功摧毁了大约720辆各类装甲战车,其中包括坦克、装甲车、装甲推土机和步兵战车。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卡桑”旅取得的一个战绩,实际参与战斗的巴勒斯坦抵抗武装组织不在少数,因此实际的战果可能远远超过720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阁会议上表示:“这场战争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战斗。”人们普遍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感到愤怒,许多人批评其未能在10月7日保护平民,并推行了多年来让哈马斯获得力量的政策。内塔尼亚胡一直回避为军事和政策失败承担责任。以色列的进攻是近代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军事行动之一。加沙卫生部表示,在2万名被杀的巴勒斯坦人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是妇女和儿童。卫生部没有区分平民和战斗人员。以色列错误判断了哈马斯的实力,也低估了加沙民众的抵抗意志。在遭遇惨重损失后,以军根本无力按原定时间表完成任务,进攻陷入泥潭。在国内,公众对持续不断的火箭弹袭击愈发不满。经济也遭到严重打击,胡塞武装封锁红海,使埃拉特港口业务量暴跌85%。内塔尼亚胡政府,已经意识到与哈马斯继续僵持下去,以色列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以方试图通过卡塔尔,向哈马斯抛出停火建议,但遭到拒绝。

3 阅读:897
评论列表
  • 2024-01-05 19:24

    镁国佬应该接受和平衰落

  • 2024-01-05 19:11

    自媒体九成九的文章都是放屁!

  • 2024-01-05 22:18

    俄罗斯要空投武器给哈马斯大战以色列

欢哥见解

简介:每日军事见解欢迎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