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毛主席得知贺子珍享受十二级行政待遇后:用我的稿费付

历史大家先生 2024-01-08 12:53:01

新中国成立后,贺子珍被调到上海工作,毛主席还向陈帅打电话,询问她的情况。

当伟人得知贺子珍享受十二级行政待遇后,当即说道:“她在上海的开销,用我的稿费支付!”

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长征的永久纪念

贺子珍出生于1909年,她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特殊!

不仅是因为她曾是毛主席的妻子,而且在她身上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头衔: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

她在学生时代,受我党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大革命后曾投身于游击战争。

贺子珍十六岁时,加入我党领导的青年团。

1926年,从永新女子学校中毕业后入党,从这之后从未停下追随革命的脚步,曾担任我党吉安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7年,参与组织领导了永新暴动,后来她跟着哥哥贺敏学上了井冈山。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漫山遍野搜捕她与贺敏学,无奈之下在袁文才部躲避。

后来,袁文才将贺子珍派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在长时间的相处下,伟人和贺子珍渐渐相识相爱。

井冈山时期,毛主席每次出门远行时,就会用手指敲一敲贺子珍的窗户:“我要走了……”

而贺子珍也会将窗户开一个小缝,不过她有些纳闷:你走就走,为什么跟我说?

在我国的革命历史上,贺子珍和毛主席的婚姻历经十年,也是我国革命事业最为艰苦的十年。

1935年,贺子珍参加了长征。

在长征途中,我军的总卫生部休养连曾在盘县的一个村子短暂休整,结果却遇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轰炸。

当时警卫员见此情景,连忙让她隐蔽好。

但贺子珍发现我军战士钟赤兵暴露在外,于是不顾个人安危,朝着钟赤兵跑去。她托着担架,向隐蔽处冲。

结果就在快要抵达隐蔽处时,一架飞机向地面俯冲,并投下一枚炸弹。在这紧要关头,她直接扑到钟赤兵身上。

最终钟赤兵在这次袭击下毫发无损,但贺子珍却因为保护钟赤兵,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

警卫员见状,连忙冲过来背起她,骑上马奔向总卫生部。

等医生赶到后,迅速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医生检查时发现她被十七块弹片击中。

当时我党条件艰苦,所以医生狠下心,用夹子将弹片取出,但那些深入体内的弹片却无法取出,成了长征为她留下的永久纪念。

为避免自己拖累组织,贺子珍主动申请让自己在老百姓家中。但此事不仅党中央没有同意,战士们一样没有同意。

贺子珍远赴苏联

当时战士们轮流抬着贺子珍转移,抬不了的地方,就背着走。

贺子珍极为感动,于是等伤势稍微好些后,便坚持自己走,最终她凭借坚定的信念,走过漫漫长征路。

贺子珍在受伤昏迷前,曾叮嘱身边的战士:不要告诉毛主席,他在前线指挥部队战斗,不能因为我,让他分心。

但由于说完这句话,她就陷入昏迷,不知该怎么办的战士,最终还是骑着马去找毛主席。

没过多久,伟人就骑着马赶到贺子珍的身边。当时的毛主席拉起她的手,回想起妻子在一路上遭受的磨难,不禁泪流满面:“子珍!……”

但1937年,两人发生矛盾后,贺子珍远赴苏联,留下一封诀别信。

她在苏联一待就是十年,47年在罗帅和王稼祥等人的帮助下,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

1948年,贺子珍与李敏给毛主席写了信。毛主席看完信后,并未说些什么,只是在一个月后将李敏接到了北平西山。

毛主席让李敏留在自己身边生活、学习。

后来毛主席在给贺子珍的信中说道:“你要保重身体,娇娇在我这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贺子珍就被调到上海工作。当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长征时受的伤,让她被定为三级甲等残疾。

贺子珍抵达上海后,毛主席还曾向陈帅询问她的情况。

当伟人得知贺子珍享受十二级行政待遇后,当即对陈帅说道:“她在上海的开销,就用我的稿费支付!”

但陈帅却不同意:“主席!贺子珍同志是老红军了,身上的伤也是长征时落下的,我们上海有能力照顾她的生活,您放心好了。”

听完陈帅的这句话,毛主席也不再说什么了。

后来陈帅离开上海前,还安排贺子珍住进自己在上海的住所,贺子珍在这里一住就将近三十年。

在上海居住的贺子珍,对毛主席的思念日益加深,再加上女儿并不在自己身边,导致她压力倍生。

毛主席流泪

195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贺敏学家中休养的她,打开了收音机,听到了收音机中毛主席洪亮的声音。

听到伟人的声音后,她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广播播了一遍又一遍。

到了第二天,贺敏学的妻子才发现了坐在椅子上的她。

但这时的贺子珍,已经神志不清。

当消息传到毛主席的耳中后,李敏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

后来伟人让李敏带着自己的一封亲笔信来到上海,看望贺子珍。

毛主席在信中叮嘱贺子珍:一定要按照医嘱治疗!

后来贺子珍的病情有所好转。李敏成了父亲与母亲之间的联系纽带,她一有时间就会在北京上海两地跑。

李敏每次从北京去上海时,毛主席都会亲自为女儿整理行囊,并备好北京的各种土特产。

然后李敏从上海回北京时,贺子珍也总是让女儿带上大包小包,里面是伟人当年爱吃的新鲜蔬菜。

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的感情,是快乐的,同时也充满泪水。

她的人生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或许如果当年没有远赴苏联,没有留下那封诀别信,一切都会好很多!

0 阅读:20

历史大家先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