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死后,卫瓘询问如何处置他的家人,司马昭:立即杀光他的儿子

远悦说过去 2024-07-23 02:43:43

公元264年1月,伐蜀主帅钟会起兵谋反。

只可惜,他为了大魏天下费尽心血,兢兢业业数十载,却成了朝廷叛逆。当然,他不是反魏国的皇帝曹奂,他只是不满朝廷的权臣,司马昭。

无奈,构陷邓艾后,他还是没法获得司马昭的完全信任。作为谋士,钟会很清楚司马昭的为人,凶狠、暴戾、猜忌心极重。

时间拖得越久,死亡风险越大。于是,钟会联手姜维,在成都造反了。

听闻钟会成都作乱,邓艾庆幸之余,还有一些难过。庆幸的是,钟会自不量力,以卵击石,必然命不久矣,他的大仇可以得报了。

难过的是,蜀汉亡了,钟会死了,他也没有用武之地了。毕竟曹髦、诸葛诞也才被司马昭处死不久。

此时,司马氏权倾朝野,卫瓘谋夺伐蜀之功,曹奂又浑浑噩噩,摆在邓艾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含冤受死。

邓艾死了,司马昭的气却还没消。

了解过汉初的韩信点兵,也看过汉献帝时期的曹操专横,还见识过父亲司马懿的独霸朝堂,司马昭知道,邓艾的功勋比起那些豪杰,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他将邓艾的妻女流放荒野,诸子尽数屠戮,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灭国之功,换来了家破人亡。

那么,钟会为何要构陷邓艾呢?邓艾是如何得罪司马昭的?司马昭又为何会残忍的屠杀邓艾全家呢?

司马懿的“关门弟子”

从史料来看,邓艾出身卑微,他的父亲早亡,母亲带着年幼他东奔西走,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惨不忍睹。

然而,邓艾却并未因此自暴自弃。相反的是,他始终怀揣建功立业的梦想,勤学苦读,研习兵法。

事实上,邓艾的运气也非常好。

少年时期,邓艾就屡受同郡长者接济,纵然未能摆脱贫困生活,却也不至于饿死。而在成年后,邓艾又受到官员举荐,当上了典农都尉。

甚至,在入朝汇报工作时,口吃的邓艾也能得到司马懿的关注,成为他的“关门弟子”。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司马懿的野心极大,他需要培养心腹。

作为太尉,没有亲信将领,那可是十分被动的。

司马懿很欣赏邓艾的个人才能,邓艾也需要依赖司马懿这棵参天大树,再上一层楼。而“屯田”,更是刻在二人骨子里的军事策略。

因此,邓艾和司马懿一拍即合,实现了十数载的亲密合作。

240年,43岁的邓艾,在南下寿春的途中,提出了“济河论”,广修水利,囤积粮草,极大提升了魏国国力。

然而,就在邓艾全方位压制东吴的同时,司马懿却将他调往西部,直面曹魏最大的威胁,蜀汉。

不过,邓艾位卑言轻,出身又不好,他的“恩师”司马懿也在朝中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邓艾都未能获得出战沙场的机会。

刚翻身的邓艾,似乎又要跌入谷底了。

那个时候的军队,并不像明清以后,看重个人能力。刘备的老乡刘琰,对军事一窍不通,却能做到车骑将军的官位,而曹氏、夏侯氏两族的子孙后代们,也纷纷执掌曹魏大权。

所以,邓艾得不到士族子弟的认可,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

但是,就在邓艾苦苦挣扎时,蜀汉大将姜维却送来了“助攻”。甚至,还接连“帮助”了邓艾两次。

当时,姜维联手羌人作乱,威胁曹魏西部。陈泰、郭淮相继打退姜维的进攻,却收获不大。反观邓艾,竟两次料敌先机,提前预判了姜维的进攻要地,以致姜维的首次北伐,就以失败告终。

而司马懿,也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铲除曹爽,独霸朝堂。于是,邓艾彻底成了司马懿的“宠臣”,官位也节节攀升。

邓艾梗直的性格

不过,邓艾在得到司马懿重用的同时,也因性格问题而与朝臣屡生龌龊。

说起邓艾的性格,就离不开“梗直”二字。他精通兵法、谋略,智技绝伦,可不通人情世故,不观人心。

南匈奴首领刘豹野心极大,欲统领匈奴各部时,曹魏诸将纷纷请战,再立新功。可邓艾却使了一招分化之策,就轻易化解了这场危机。

于国有功,可对于他的同僚,却是极大的“不敬”。

在司马师接替司马懿执掌朝权时,邓艾又力劝他放弃征讨诸葛恪,扩大个人威望的机会。纵然邓艾精准预言诸葛恪的死因,可不“揣摩”上司的行为,也让他在朝中步履维艰。

当然,邓艾对于司马氏父子的忠心,可谓是天地可鉴。

254年,毌丘俭起兵寿春,派人拉拢邓艾,却遭到了他的严厉驳斥。甚至,邓艾还率先抢占乐嘉城,为司马师南下做好准备。

总之,邓艾为了司马氏父子倾尽了毕生心血,劳苦功高。

很可惜,在司马师死后,重视士族的司马昭并不待见他,刚在淮南有一番作为的邓艾,又被司马昭扔到了西北苦寒之地。

然而,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随着姜维的接连北伐,邓艾又重新得到了司马昭的认可。不仅如此,在魏蜀数十年的大战中,邓艾也开创了压制姜维的新局面。

在南安,姜维兵进神速,魏军狼狈不堪。可邓艾却力劝陈泰先防后攻,抢在姜维之前,占据制高点,迫使姜维失去战场主动权,退兵固守。

而在诸葛诞谋反之际,魏军东西不能兼顾,又是邓艾坚守司马懿的战术方针,死守待援,方才遏制了姜维的突然袭击。

甚至,姜维精心布局的洮阳一战,也因邓艾的绝地反击,功亏一篑。

说白了,姜维的军事部署,在邓艾的眼中,都是“透明”的。可见,由邓艾镇守的西部,比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时,还要稳固。

因此,在司马懿死后的数十年间,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方能坐享太平,稳步吞噬曹魏大权,为谋朝篡位,做好铺垫。

可惜,一切的“祥和”,都随着曹髦的被杀,而走向破灭。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他的哥哥是被司马师废掉的齐王曹芳。也就是说,曹髦是司马昭养在宫中的“笼中鸟”,曹魏版本的“汉献帝”。

可曹髦却不满足于此,他渴望恢复曹氏大权,在多方设谋无果后,竟驾长车、持利刃,公然杀向司马昭的府邸。

可惜,司马昭的手下,毫不犹豫的将他一枪刺死了。

事发后,司马昭的威信一落千丈,布局多年的“禅让”已沦为天方夜谭。于是,司马昭决定伐蜀,通过对外战争,重新赢得曹魏士族的信赖。

当时,伐蜀主帅的人选不多,邓艾却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一个。

可惜,邓艾并不赞同司马昭的举动。在他看来,伐蜀时机尚未成熟,一旦倾朝而出,势必招致蜀、吴联手。

很显然,邓艾再一次的站在了司马昭的“对立面”。他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本无可厚非,却忽视了司马昭的“政治”需求。

因此,司马昭将伐蜀大权,交给了跟随他多年的谋士,钟会。

钟会是钟繇的儿子,有“再世张良”的美誉。他曾跟随司马师讨伐毌丘俭,又辅佐司马昭平定诸葛诞,智计百出且功勋显著。

当然,最重要的是,钟会是士族子弟中少有的支持司马昭伐蜀的新锐领军人物。

家破人亡

于是,邓艾屈居于钟会之下,出任偏师将领。他的任务也很简单,牵制姜维,防止他救援汉中。

然而,世事难料。

伐蜀一役进行没多久,就陷入了“死胡同”。邓艾捕捉不到姜维的身影,诸葛绪则被他“耍”的晕头转向。

而钟会,则在剑阁以北,进退维谷。

其实,攻占汉中后,司马昭“伐蜀”的算盘,已经成功了。可钟会、邓艾却另有一番心思:建立不世功勋,名垂青史。

有趣的是,就在钟会大发雷霆,处死许褚的儿子许仪,宣泄心中愤怒时,邓艾却带着三万精兵,穿过七百里阴平小道,意外的逼降了刘禅。

就此,邓艾一跃而起,成了灭蜀的大功臣。

不过,进入成都的邓艾,“老毛病”又犯了。他未经请示,就擅自入城,收揽人心,还以天子名义,册封刘禅为车骑将军,并随意任命蜀地官吏。

显然,此时的邓艾有点“飘”了。

当然,“受伤”最重的却是钟会。刘禅投降时,钟会在考虑退军,结果,邓艾直接送给了他一“巴掌”。

“抢夺”钟会的军功,无视司马昭的指令,邓艾在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263年12月,就在邓艾做着吞蜀灭吴的美梦时,监军卫瓘却奉司马昭的命令,将他们父子押进了囚车,解送洛阳受审。

从天堂到地狱,邓艾戏剧性的人生,离不开钟会的暗中操作。善于模仿字迹的他仅以一封书信,就为司马昭送去了铲除邓艾的良机。

然而,邓艾一走,钟会却反了。

好在,司马昭、卫瓘都已提前部署,司马昭提兵十万进驻长安,而卫瓘更是拉拢诸将,暗中密谋。

钟会的谋反就是一场“闹剧“,旋起旋灭,没有激起一丝波澜,却将自己和姜维的命,送往了极乐世界。

直到此时,隐藏于“水下”的卫瓘方才露除凶狠的獠牙。为了独吞伐蜀之功,他派人追上囚车,一刀结果了邓艾父子。

可怜67岁的邓艾在绵竹走向人生顶峰,也在此地,沦为孤魂野鬼。

邓艾死了,司马昭的气却还没消。在卫瓘的劝说下,司马昭下令处死邓艾的所有儿子,将他的妻女流放荒野。

一代灭国大将,转瞬间家破人亡。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谋反的钟会,死后的待遇却比邓艾好的多,只有跟随他多年的养子钟毅被杀。

可见,在门阀士族盛行的年代,就连“谋反”的罪行,也是要看出身高低的。

2 阅读:917
评论列表
  • 2024-08-16 17:50

    真坑,因为钟家对司马家上位有大贡献。所以钟会明明是真谋反,事后只是自己和长子被杀。别说三族,就是家人都好好活着呢。邓艾出身贫寒,司马昭明明知道他是冤枉的,还是灭了他三族。当做真谋反处理了。[笑着哭]

    用户11xxx14 回复:
    历史和现实证明了,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 2024-09-05 09:47

    司马家是阴毒,朱家是明毒。

远悦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