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河,串一路明珠,中国古代交通的辉煌历史—明代的交通(三)

曼寒聊历史 2023-08-15 07:08:03

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字数约2850字

阅读时长约6min

明代海上交通

1407年,郑和的第一支远洋船队组成了,这是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总船队称为大粽,分船队称为分綜。

最大船,据《西洋番国志》记载:长44丈,阔18丈;称宝船;

中等的船,长37丈,阔15丈,为中型宝船。这个船队有这样的宝船62艘,据几次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说: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在当时,说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并不夸张,就是今天来说,也是令人吃惊的,明代造船习用淮尺,一淮尺相当于今0.342米,据计算可知,大型宝船长约151.8米,宽约61.5米;

中型宝船,长约136.5米,宽约51.3米。这不仅是明代造船家的杰作,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宝船以外,综合史料可知,郑和船队还有:粮船,长28丈,宽12丈,有七桅;战座船,长24丈,宽9丈4尺,有六桅;

战船,长18丈,宽6丈8尺,有五桅;此外还有辅助性船舶,如水船,供汲取淡水,积贮仓储,以备用度。

郑和首次下西洋的船队,各类船只总数达200多艘,出海人员计27800余人。建制之完整、组织之严密、阵容之强大,是一般船队无与伦比的。

其编制,用今天的话来说,有司令部、作战部、外交部、后勤部、航行部等。

首脑部(即司令部),是船队的决策指挥机关。

由永乐帝任命的正、副使7人组成,均为皇帝亲信近臣。郑和是钦差正使太监,是船队的最高负责人、决策者和指挥者。

军机部(即作战部),最高军官为都指挥,还有指挥、千户、百户等,负责和保卫船队的安全,抵御外敌和海盗的侵袭。

外交部,有鸿胪寺序班、买办、通事等。前者负责朝、会、宴请等外交接待、礼仪事项;买办负责对外贸易;通事则负责涉外翻译。

航行部,保证船队航线准确,航行安全;负责天文、水文、气象观测和预报等。

后勤部,负责财务和后勤保障;起草、收发、保存文件资料;负责医疗卫生,有医官180余人。

这年7月11日,郑和船队集结江苏刘家港。众多的桅杆耸天,在微风中随波晃动,仿若一片偌大的树林。在举行隆重的典礼后,郑和下令拔锚起航。

顿时,长江江面,帆樯如云,舳舻相接,前后逶迤数里,船队井然有序地挺进,一派雄伟壮观的景象。

经过夜以继日的航行,出长江口,一路劈波斩浪,浩荡南下,集结福州郊外的五虎门港,在那里休整,检查船只设备,储够充足的淡水、粮食,作远航的最后准备。

秋季的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郑和船队正式踏上了下西洋的航程,开始了永载史册的远征,抒写了中国航海史崭新的一页。

这次远航,首先抵达占城国(今越南中部),再至爪哇、旧港(今苏门答腊巨港)、苏门答刺(即苏门答腊)、南巫里(今苏门答腊达亚齐)、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

郑和抵达古里后,曾在这里兴土木,建碑亭,“刻石于兹”,以“永昭万世”,这是中印两国友好交往的珍贵象征。

这次远航只到了印度,郑和船队小试锋芒,即踏上归途,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初二,郑和回到故国。

永乐帝听取郑和的汇报后,非常高兴,仅在郑和船队回国才10余天,就于九月十三日,又下旨郑和再下西洋。

第二次下西洋,郑和船队历经占城国、爪哇、逞罗(今泰国)、满刺加(今马六甲)、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域)、锡兰、柯枝(今印度柯钦)等,一直到第三年才回国。

回国当年(1409年)九月,郑和船队“自太仓刘家洋开船,十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十二月于福建五虎门开洋”,又经占城国、爪哇、满刺加、遥罗、阿鲁(今苏门答腊中西部)、苏门答刺、南巫里、锡兰山。

在那里,郑和派遣分綜前往加异勒、甘巴里(今印度科摩林角)、阿拨巴丹(印度西海岸阿麦达巴丹);

自己则统帅船队访问了小葛兰(今印度奎隆)、柯枝、古里。直至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才返京。这三次下西洋,前后7年,平均两年1次,每次都到达印度洋。

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十月,郑和船队第四次下西洋,这次远洋的航程超过前三次,所历国家和地区亦多,曾经到达今伊朗、莫桑比克、马尔代夫群岛、民主也门、摩加迪沙等,永乐十三年(1415年),郑和才回国复命。

经过四次远航,船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亦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充分体现了明政府组织下西洋的宗旨。

如第一次下西洋,即有“苏门答刺、古里、满刺加、小葛兰、阿鲁等国王遣使”,随船队来明帝国。

第三次下西洋至锡兰,曾遭锡兰军兵5万余人的侵袭,郑和自卫反击,大获全胜。这一次,郑和决心到更远的地方去。

永乐十五年(1417年)秋,郑和船队第五次出使西洋。这次船队到锡兰后,一支分未作向西北的沿岸航行,而是继续西行,穿过汹涌的印度洋,直抵彼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这是历史上中国船队第一次横渡印度洋。

在木骨都束完成友好使命后,船队又以大无畏的气概,再次横渡印度洋胜利返航。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队到中国的又有很多外国使者。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伊朗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臣回国,郑和奉命随行护送。

于是,郑和赶在东北季风之尾,扬帆南下,统率船队第六次出使西洋。

这次出使所到国家很多,除前已访问过的,还增加了不少地方,有的资料记载多达36个。可以肯定,和前一样,是在郑和指挥下分綜分路出访的。

200多艘船,2万余人集中到一个地方可能性不大。这次出使历一年半,《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中官郑和等使诸番国还”。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倡导和推行航海的永乐帝崩,仁祖即位,他一上台就“罢西洋宝船”,但他是短命的,只当一年皇帝便死了。可以说,对下西洋的阻碍不大。

其后,朱瞻基登位,改号宣德(1426年),他下旨郑和再度出访西洋。郑和这时已年逾花甲,直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郑和在作了充分的准备后,于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举帆开洋,义无反顾地统船队驶向异域他邦。

这次他走得很远很远,远达红海之滨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船队一直到宣德八年(1433年)才回国。这是郑和船队最后一次出使西洋。

后来,由于明帝国经济衰退,特别是国内反对派的反对,造船、海运也逐渐哀败。明帝国再也没有能力进行郑和船队那样规模的航海了。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壮举,史誉“为明季盛事”。这七次壮观的航海活动,又一次驳斥了某些外国教科书所说“中国人不习航海”的谬论和无知!

在当时来说,远洋航行,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实力的综合反映,集中地显示了我国在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天文气象技术等诸方面的先进水平和能力;

展示了我国悠久的航海传统、发达的航海能力和极高的航海水平。

翻开15世纪上半叶的世界航海史,可以说,无论在航海船队的规模、航海活动的范围,无论是航线的开辟、航线的质量和航海通讯和技术保证上,郑和下西洋,均无人可与之并肩,无国家可和我国并肩。

但是,毋庸讳言,下西洋是由皇家直接控制和组织的,体现的是皇家的意志,并不是对外开放的体现。

海禁仍继续着,所以七下西洋,虽说长达28年,在历史上不过是昙花一现。更为可悲的是,它竟标志着中国航海史一个时代的终结。

以此为分水岭,领先于世界的航海事业由极盛而衰落,并逐步陷于落后、被动的局面,这实在是一个历史的悲剧。

0 阅读:1

曼寒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