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选聘3位总裁!动作不断的广誉远离重回高光还有多远?

晋融社 2024-06-26 21:37:10

给股民发“福利”,状告原第一大股东,市场化选聘高管……近来的广誉远可谓大动作不断。

而无论是给股民发“福利”,还是市场化选聘,都让这家印象中严肃的国企形象变得颇为亲民。同时,也可见广誉远求变的决心。

01

6月26日,广誉远官微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公告,为实现未来长远发展,广誉远拟通过市场化选聘的方式补充懂行业、懂专业、懂业务的中医药生产、研发、销售等高级管理人员。

公告显示,广誉远本次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3人,具体岗位包括:上市公司总裁(1人)、上市公司营销副总裁(1人)、上市公司科研副总裁(1人)。

三个职位都比较高,且营销和研发均为广誉远亟需重点发力的工作线条。

据广誉远2023年报显示,公司设有1位总裁苗辉,3位副总裁王俊波、柳花兰、任岩。

今年4月,苗辉因个人原因辞职,该职位便空缺至今。

苗辉的履历也颇为光鲜,曾长时间任职于我省另一家龙头医药企业振东制药,曾为振东制药招商事业部总监、朗迪制药总经理、振东制药副总裁等。

广誉远此番“求贤若渴“背后,是公司想要重塑辉煌的迫切,这个总裁的位置,压力不小。

02

广誉远是山西老字号,曾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称中国四大药铺。2003年,被陕西资本大佬郭家学旗下东盛集团收购,自此开启了其20多年的陕西之旅。广誉远这趟陕西行也曾风光无限,但随着东盛系近年来债务危机的爆发,广誉远发展也陷入僵局。

在此背景下,山西国资出手,于2021年7月拿回广誉远控股权,并于年底改选董事会,全面入主广誉远。

山西国资2021年入主以来,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经营层面,广誉远开展了“百日清欠、降本增效、增量拓展”三大专项行动提升经营质量,加强终端动销管理,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围绕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全方位、全流程优化,多环节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公司立足发展需要,研判市场发展形势,坚持“全产业链打造高品质中药”的发展战略,实施“产品为纲、渠道为王、科技为本、品牌为魂”的发展思路……

在管理层面,广誉远持续完善内控体系,增强治理效能。在业务规范、数智化管理、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围绕顶层设计、生产研发、市场渠道、职能管理、运营保障、资本运作等6个大项45个小项开展优化提升……

03

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亏损后,广誉远2023年业绩终于有所好转。

相关公告显示,广誉远2023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0.9亿元至1.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应收账款从2020年的11.47亿元下降至2023年三季度的5.5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从2020年的-0.76亿元增加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3.6亿元,明显改善。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离广誉远管理层、控股股东神农科技集团,以及我省对广誉远的未来给予的希望和定下的目标仍有距离,包括广誉远本身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影响也仍有待肃清。就在几天前,广誉远还刚刚对原控股股东西安东盛集团提起诉讼,索要9亿多赔偿。

广誉远主要从事中药产品及保健酒的生产与销售,属于医药制造业,主要包括传统中药、精品中药和养生酒三大板块。该公司是中国现存无断代传承历史最为悠久的中药企业与药品品牌,距今已有482年的历史,核心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的制作技艺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黄清心丸的制作技艺则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何将产品优势充分释放,转化为业绩动能?是广誉远管理层面临的考验,谁将接下这个重任?我们将持续关注广誉远的总裁选聘进展。

0 阅读:0

晋融社

简介:专业、高效、融合,打造山西金融资本市场高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