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设计师称找不到阿波罗盆地?美登月造假新证据实锤?

凤凰卫视 2024-06-18 20:40:31

关于阿波罗登月造假的怀疑,在几十年中从未停止。随着嫦娥六号的发射,这一怀疑再次发酵。竟然有多个新证据出现?是真是假?我们一探究竟。

(一)找不到的“阿波罗盆地”?登月着陆点到底在哪?

嫦娥六号发射直播中的一段采访再次引发人们对于阿波罗登月真实性的论战。专家在采访中说:“没有找到那个阿波罗盆地”。随后,互联网上涌现出大量帖文,都指向“嫦娥六号未发现阿波罗着陆点,美国登月造假”的言论。

接受采访的嘉宾是嫦娥3号、5号的副总设计师以及嫦娥8号总设计师裴照宇。也正是因为他的权威性,让很多网友在听到“没有找到阿波罗盆地”这种回答时,感觉好像嗅到了什么证据。你看,权威专家都说了没找到,你美国所谓的阿波罗登月的着陆点到底在哪呢?裴照宇先生所说的阿波罗盆地究竟指的是什么?当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着陆点在哪里?和此次嫦娥六号有什么关系?会是证明“阿波罗登月”造假的证据吗?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阿波罗11、12、14、15、16、17号都成功登月。我们对这6次登月的着陆点位置进行了查询。据NASA官网的信息显示,它们分别是位于月球近侧的静海、风暴洋、弗拉毛罗环形山、海德里亚平宁区、笛卡尔高地以及陶拉斯·利特罗,但其中并没有阿波罗盆地。

那阿波罗盆地到底在哪呢?我们找到了阿波罗环形山,也就是“阿波罗盆地”的词条介绍,这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球的一座巨大撞击坑,它得名自阿波罗太空计划,1970年通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审批。美国地质调查局天体地质科学中心的官网中,具体标注了阿波罗环形山的位置。其中有一张平展图,但从中无法直观地看到阿波罗盆地所处的具体位置。

我们在香港大学太空实验室的网站上找到了一张标有经纬度的阿波罗登月着落点图。根据这张图片显示:阿波罗盆地位于南纬35.69°,西经151.48°。同时,图片上方标注有“近侧”“远侧”字样。

近侧和远侧其实指的就是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根据我们找到的阿波罗盆地的月面中心坐标位置,在图片上大致做了一个标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阿波罗登月的六次着陆点都是在月球的正面,而被称为阿波罗盆地的位置则是在月球的背面。所以,阿波罗盆地与阿波罗登月着陆点其实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嫦娥四号是人类第一次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嫦娥六号的着陆点也是月球的背面,但为什么阿波罗探月计划的六次登月却都未曾踏足这里呢?

肖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博士生导师】:“探测月球背面,有一个技术制约在里面。我们从地球上发射的电磁波、通讯信号,通常来讲它到达不了背面,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信号的中继。比如,我们在嫦娥六号发射之前,要发射鹊桥二号通讯卫星,这个通讯卫星它所处的位置,既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地球,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它进行中继通讯。”

经过我们的调查得知,“找不到阿波罗盆地”这句话并不能说明阿波罗登月是造假的。

但这并不是此轮登月造假争论的唯一疑点。

(二)美国月壤造假实锤?月壤到底含不含水?

此次,嫦娥六号的主要任务是取回2千克的月球表面样品,而这些月壤也成为了人们攻击美国登月计划造假的证据。

近期,互联网上再次传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取回的月壤有问题的贴文。内容是中国探月工程取回的月壤含“水”,而美国50年前带回的月壤竟然没有发现“水”。其实,该说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最早是在嫦娥五号探测器回归之后。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公斤的月壤时,就有人质疑阿波罗号带回的月壤造假。而质疑的原因是嫦娥五号的月壤含水,而阿波罗的却没有。其中有两条信息还提到了一些细致的数据,一条称“嫦娥5号带回的月壤成分研究,发现月球有‘月球水’的存在,1吨月壤含120克的水。”另一条称“月壤中的玻璃珠也含大量的水,研究人员估计,多达270万亿公斤的水可能被困在月球表面的12米深度范围内。”

这些数据从哪来,会是真的吗?

以“月壤” “水”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我们发现了多篇研究月壤的论文,其中一篇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的论文《嫦娥五号着陆器对月球上水的原位探测》中提出,月球碎屑中的“水”含量高达百万分之120(ppm),换算成可以理解的数值就是百分之0.012,也就是第一条信息中说的“1吨月壤含120克的水”。

结论:“1吨月壤含120克的水”为真

搜索关键词“月壤 玻璃珠 水270万亿公斤”,我们找到了一篇由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主导的发布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其中提到了月球土壤中撞击玻璃珠的含水量可能高达 2.7×10的14次方千克,通俗的说就是月球表面可能存在270万亿公斤的“水”。

结论:“月球表面可能存在270万亿公斤的水”为真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共带回了多达382公斤的月球表面的样本,但都没有检测出所谓的水的成分。这能说明月壤是造假的吗?

在NASA的官网中,有一个叫《月球上的水和冰》的专栏,其中梳理了对于月球表面水和冰的发现过程和历史推演,文中还引用了2008年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的文章,他们用新的技术重新检测了阿波罗样本,在微小的火山玻璃珠中发现了氢。

2019年7月,一份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阿波罗的遗产:月球地质学 50 年》的文章,其中采访了行星科学家达比·戴尔,他说“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在阿波罗采样的区域,月球土壤中大约有20%是玻璃珠,后来在阿波罗15号的样本中,发现了20%的绿色玻璃珠。但是当时的技术分析表明,月球中绝对没有水。后来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灵敏的仪器改变了这一看法。”

对此,肖龙教授也表示,阿波罗月壤在比较早的时候被带回,对于成分的分析很可能受到了时代和技术的制约,但不能因此就否定阿波罗登月对世界的贡献。

(三)“人类一大步”造假?

这张在月球上的脚印特写照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曾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话也成为了人们对登月壮举的最为宏大的叙述。然而,现在竟然有人质疑这张闻名世界的脚印照片是假的。

近期,一张阿波罗11号航空服在博物馆展示的照片在互联网中流传。网友在一张很普通的照片中发现了端倪。有人指出,知名特写照片中的鞋底是“横纹脚印”,但博物馆陈列的宇航服鞋底却是“竖向花纹”,显然对不上。

我们对博物馆图片进行溯源,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官网中找到了原图,对该图的介绍是:这是属于阿姆斯特朗的宇航服。图中有两双鞋,一双是宇航服的配套鞋,一双是放在宇航服旁边,带有蓝色涂层的鞋。其中哪双鞋是留下月球脚印的鞋子呢?

2019年,《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人类一小步,月球靴一大步》,讲述了阿波罗11号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是穿着“月球靴”所留下的,而这个“月球靴”和目标图片上有蓝色涂层鞋子一致。

文章还介绍了“月球靴”设计者理查德·埃利斯和他所在的ILC模型制造商,这家特拉华州公司赢得了为美国宇航局阿波罗计划制造宇航服的竞标。理查德·埃利斯最大的贡献,就是月球套鞋的蓝色硅胶鞋底设计。这篇报道很清楚的说明了“月球靴”是一种套鞋,宇航员可以将其套在宇航服本身的整体压力靴上,提供保护和隔热。

这双月球靴的鞋底长什么样呢?我们并未找到奥尔德林穿的那双留下脚印的“月球靴”,但是我们找到了阿波罗17号宇航员所穿的“月球鞋”的蓝色硅胶鞋底的图片。与月球脚印图片一致。

结论:网传消息为误导信息。

(四)宇航服竟然是内衣厂商制造?

宇航服是一种非常精密复杂的设备,既需要保证适宜宇航员生存的气压和温度,又要便于宇航员行动。而就是这么一项复杂的项目,NASA竟然交给一家内衣制造商设计和制造。此消息一出,更激起了网友们对阿波罗登月的怀疑,内衣制造商做出来的宇航服能用吗?

网友贴文中的信息显示,生产宇航服的供应商是一家叫playtex的公司。我们找到了该公司的官网,发现这确实是一家售卖内衣的公司,但它隶属于ILC(国际乳胶公司)集团旗下。ILC大有来头,成立于1932年,以女性内衣而闻名,它在二战时期为美国提供了攻击艇、救生筏等乳胶产品。

1947年,国际乳胶公司进行了重组,playtex成为新创建的四个部门之一,而ILC Dover 是其中一个专门制造内衣金属展示架的部门,该部门后来不断壮大,还为空军生产高空头盔,并研发高空压力服系统。

信息显示:ILC Dover 通过开发一种供飞行员在驾驶 X-15 超音速火箭飞机时穿着的压力服,迈出了宇航服制造的第一步。该套装旨在保护飞行员免受极端力量的伤害,同时又不影响他们的灵活性。因此,ILC Dover在新兴的航空航天工业中早已享有盛誉。

1965 年,ILC当时称为国际乳胶公司的政府和工业部门,因其在充气宇航服中设计柔性接头的独特方法而获得了阿波罗登月宇航服的主合同,成为阿波罗舱外移动装置的太空服供应商。在NASA的官网中,我们还是找到了一篇和ILC 有关的文件。该文件发布于2007年的11月28日,内容是ILC太空服以及相关产品介绍。点击链接发现内容有171页,涵盖了自1957年以来,ILC宇航服的生产和研发历程。在目录单中,我们看到了从1960年到1972年,阿波罗宇航服的生产研发过程的记录,并配有图片。

查证至此,我们确定生产宇航服的并不是playtex,playtex只是ILCDover集团下的内衣生产线。网友们的说法,有一定的误导性。

制片人:梁茵

编导:杨新烨

编辑:于二丫

5 阅读:1637
评论列表
  • 2024-06-19 06:38

    拿这些小细节来论证。我就问你,那么大一辆月球车,怎么发射上去的。今天中国都没做到,你美国怎么做到。几十年前你们都把月球玩得激灵,今天却没法好好发射。技术窘境在哪里

  • 2024-06-19 20:10

    舔狗在极力给霉国洗白

  • 2024-06-19 02:27

    阿波罗盆地,已经被美国人找到了,它在加拿大

  • 2024-06-20 12:47

    既使是假的,也只能掩饰成真的。要不然那些靠研究丑国“月壤”获得名位的中科院学阀怎么办?学术界明显丢不起这个人。

  • 2024-06-20 13:16

    几十年前登过,为啥现在登不了。就算技术封存,不再进步,用几十年前的技术再登一遍问题也不大吧

    路人甲 回复:
    制造业断层,制造业空心化,他就再有技术,现在也造不出来了
  • jhgf 3
    2024-06-22 01:26

    资料哪里去了?007偷去了?

  • 2024-06-18 20:56

    没什么用,谣言就像地鼠,你打的永远没有冒的快

  • 2024-06-20 13:09

    嫦娥2(没记错吧)就有看到老美登月的痕迹

  • 2024-06-21 13:50

    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好莱坞大片,但大家都不想得罪,只能尽量掩饰,都在逃避这个。一旦有出头鸟,很可能的结果就是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