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宋词巅峰之作,或气势磅礴,或清丽婉约,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墨上花开文化 2024-05-24 05:42:06

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等。

他们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是缠绵悱恻的闺怨爱情、肝肠寸断的离思别绪,还是慷慨激昂的壮志豪情、清新亮丽的山水小景,都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倾心不已。而这十首可以称为宋词的巅峰之作:

0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曾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过这首词:“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0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作者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03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与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04.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通过恋人离别时的场景和离别之后的想象之情,抒发离愁别绪,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全词用语优美,委婉含蓄,流动婉转,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缠绵悱恻,写尽离别之情。

05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尤其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评价极高,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0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创造出一个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他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成为流传的名句。

07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之作。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将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进行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他前半生是帝王,后半生是阶下囚。

他生前被称为江南国主,死后被称作“千古词帝”。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是清代文人郭麐在《南唐杂咏》中对李煜的评价。

0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是北宋初期著名词人,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由于曾官至宰相,因此被称为“宰相词人”,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被称为“天然奇偶句”。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是宋词史上著名的伤春惜时之作。

09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豪情。

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10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扬州城的古今变化,含蓄委婉地表示了对当权者不重视战备而防务空虚的怨恨与隐忧。

尤其“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一句,在“冷月无声”之前加上“波心荡”三字,静中见动,以动补静,好比南北朝诗人王籍以“蝉噪”反衬“林愈静”,以“鸟鸣”反衬“山更幽”一样,使读者眼前的画面意蕴更加生动毕现,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姜夔作词追求“清空”“骚雅”的特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9 阅读:792
评论列表
  • 2024-05-28 22:24

    水调歌头是可以和念奴掰一掰手腕的。个人认为前十江城子记梦和定风波应该有一席之地。

    王密 王予谦家长 回复: 油爆肥肠拌这面
    受教
    油爆肥肠拌这面 回复:
    当然,元好问的摸鱼儿也不错,还有元慎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 2024-05-28 06:09

    第3和第10进不了前十位,换成范仲俺的渔家熬和秦观的鹊桥仙

墨上花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