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蕊中状元和唐僧取经,同是贞观十三年,为何时间节点如此诡异

长公子扶小 2024-06-08 10:24:07

西游中有很多未解之谜,诸如孙悟空的身世,菩提祖师的身份等。要说最为诡异的,莫过于贞观十三年的时空设定。

这一年发生了那些事情?唐僧的老爸陈光蕊参加科举考试,高中夺魁,是为当年的新科状元郎,大唐“高考”第一名;继而,殷温娇抛绣球招婿,和陈光蕊喜结连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双喜临门,好不得意;携妻返乡省亲,半道上被水贼刘洪截胡,状元郎魂断蓝桥,宰相女落入贼窝。

唐僧呱呱坠地,开局一个盆,被母亲殷温娇送往金山寺;金明长老把小陈抚养成人,赐名玄奘,俗名江流儿;十八岁名动东土,报仇雪恨,杀贼人救父;三十岁成为大唐第一高僧,唐王李世民钦点为唐御弟和西天取经人。

从陈光蕊及第登科,到神仙眷侣般的鸳鸯配,再到唐僧出生,成长,西天取经,所有的故事居然都发生在同一年,神奇又诡异的贞观十三年。

时间凝固,时空定格。小说作者吴承恩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如来都得坐等这个奇妙的时刻,唐太宗治下的贞观十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魂断蓝桥:陈光蕊夫妻蒙冤,有宰相殷开山这棵大树,何以不能昭雪?新贵与旧贵的争斗与较量的结果。

陈光蕊落水,新科状元郎生死未卜,却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的小小的水贼给顶替,做了18年的江州之长。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唐太宗何等人物!英明神武,文武兼备,历史上难得的治世明君。世所罕见的一代明主居然都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状元郎何等人才,那可是当年的高考状元。要知道,唐代巅峰时期的人口总共6000万,六千万分之一。珍珠蒙尘,人才浪费,太可惜了。

更为令人困惑的是,千金大小姐18年一去不回,当爹的殷开山竟然会无动于衷。逢年过节,就是再忙,女儿女婿不该回娘家走个亲戚嘛!端午节来临,孝敬爹妈点粽子吧!女儿究竟在哪里,过得好不好,殷开山只字不提,从不过问。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也不至于如此铁石心肠。

殷开山脑子里装的是浆糊嘛?还真有点这个意思。揣着明白当糊涂。

什么样的情况下,殷开山才会连自家女儿女婿的身家性命都不顾,不敢出面为他们撑腰?更大格局下的视野,儿女情长也不得不抛在九霄云外。

西游中很多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人曹官魏征,两大门神秦琼敬德。殷开山也是如此。殷开山本名殷峤,字开山。追随唐高宗李渊的一代名将,病逝于公元622年。而贞观十三年是公元639年。

殷开山属于架空小说的构建与人设,虚设的一种存在。

江州之长,新科状元郎都能被草莽刘洪取而代之,你怎么看?

唐太宗登基称帝,贞观五年,给予了一大批功勋弟子刺史的官爵,且可以世袭罔替,代代相传。长孙无忌吓了一跳,苦苦劝阻;好在唐王从谏如流,贞观十三年废止了这个敕命。有惊无险,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因为这个决定太草率了,后果将是地方坐大,藩王割据的“安史之乱”的惨剧上演。

大抵刺史和州长类似,都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奥妙就在这里。

刺史与州长的官位不再主要依靠赐予,不能一劳永逸,取代的办法就是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选举人才,为我所用。

显然,陈光蕊以新科状元的身份上位江州之长,无异于是动了某些人的奶酪,剪断了他们的命根子,触犯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风平浪静的后背,是波涛汹涌的暗流涌动,旧勋贵与新贵们的较量。陈光蕊就是这样不明就里地失踪的,所谓水贼刘洪,其实就是旧勋贵们派出的杀手。

面对这样复杂的问题,殷开山该作何选择?

殷开山的人生巅峰主要在李渊时期,虽然后来被列入凌烟阁三十四功臣之列,和主公李世民的关系还是差了点意思。出自亲王府,参与玄门之变,扳倒李渊和两位太子的追随者才是唐太宗的嫡系。

从能力上说,殷开山必然有所保守。从争斗局面上讲,敌暗我明,玲珑棋局才刚刚摆出来,这是一把“天局”,具体会怎么样,天知道。如何站队?隐忍,坐等高人破局。天塌了有个儿高的人顶着。

所以你看,其实陈光蕊和殷温娇的遭遇,殷开山门清,不可能不知道。没办法,惹不起,躲得起。先保住自己,才有绝地反击的机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与此同时,唐太宗也是心知肚明。他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可以破解这个僵局的人出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对王者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绕啊绕,绕来绕去,时间似乎在急速流逝,又似乎被永恒定格在贞观十三年。

这个会是谁呢?金蝉子十世转生的唐僧。

非常之道:唐王接受取经建议,情势所迫,还是一厢情愿?既有菩萨的引导,又有主观的需求。

关于唐王游地府,促成西天取经计划这件事,你有什么高见?

起因源于袁守城和金河龙王为一条金色的鲤鱼之争。袁守城耍得一手推演的好功夫,能令“渔翁得利”,送金鱼就返还无数鱼获。买一送一万,稳赚不赔。水族受损,泾河龙王坐不住了。以预测降雨时间与点数论输赢,赶走这个神算子了事。

袁守城胜出,泾河龙王动了歪脑筋,失策。触犯天条,获罪于天,无可奈何,求助于唐王。然后就有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于刮龙台的故事发生。迁怒唐王,泾河龙王死咬唐王不放。十殿阎罗把唐王请到九幽地府,上演了一场捉放曹的把戏。

唐王续命二十年的条件是,摆水陆大会,化解他和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之间的父子恩怨。具体的方法即是去西天拜佛求经,拿到三藏真经。

幕后有观音菩萨的影子无疑。但是,唐王本人实际上也是有现实的需求的。

唐王在拍板决定前,主持了一场辩论会。请不请佛,大家伙广开言路,都说到说到,讲明去与否的利害。

一派极力反对,一派鼎力支持。前者是宰相萧瑀(又是一个宰相,真是奇哉怪也),后者是傅奕。萧瑀是南朝梁人,又是一个穿越者。傅奕也是确有其人,此人生前供职大唐太史令。所谓太史令,参照司马迁,不止写史书,还得精通天文历法。高考这两天什么天气,会不会下雨,你得搞清楚。

傅奕有个倔脾气,撞倒老南墙也绝不回头。其态度和唐宋八大家的大哥大韩愈有一拼。韩愈写了个小册子,即是众所周知的《论佛骨表》,又称《谏迎佛骨表》。对西方释教持有谨慎的态度。

傅奕病逝于公元639年,正好是贞观十三年。艺术手法,暗喻了唐王的态度。采用了萧瑀的建议,接纳三藏真经。

通过这么一番争论,可见唐王本身也是有需求的。朝廷纳仕方式的争斗,采取缓和的方式,循序渐进方为良策。小火慢炖,把握火候。引进佛法岂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然后你就看到了,观音菩萨赐佛宝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明示唯有大乘佛法和三藏真经才能替唐王解忧,为芸芸众生解难。唐王欣然从之,派遣唐僧去往西天取经。

为什么必须陈玄奘?唐王又何以要和他结拜兄弟,封他为“御弟”?

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西游记》

“沉思良久。”唐太宗脑子里过电似的,来了一百个脑筋急转弯。可见唐王并非意气用事,临时起意,而是思前想后,早就谋划好的。

“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子玄奘否?”看来唐王胸有成竹,心里早就圈定了陈玄奘。缘何?

陈玄奘年满十八岁,拉着外祖父殷开山面圣,最终救出父亲陈光蕊,剿除刘洪。如此,陈光蕊重见天日,以状元郎的身份走马上任,正式成为江州之长。陈光蕊的胜利,就是唐太宗的胜利。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胜出。从隋文帝杨坚到唐太宗李世民,再到一代女皇武则天,日臻完善。

原来陈光蕊乃是唐王布局良久的一枚棋子。扳倒陈旧的取仕方式,改用更好的科举制度,要靠老陈家出人出力,来破这个死局。

坐等成果,贞观十三年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时间怎么可以就这么流逝呢!

老陈家祖坟上冒青烟了,老爸是状元郎,儿子陈玄奘也是一代高僧。赐通关文牒,赐御弟身份,应该的。

所以为什么时间会定格在贞观十三年?一对父子,陈光蕊从状元郎熬到青丝白发,唐僧从出生到长大,从18岁到30岁去西天取经,都在贞观十三年这个神秘的年份兜兜转转?

西游中的唐王李世民要在贞观十三年干成三件大事:

其一,选择人才采用科举制。新科状元郎就是那个精心布局,精挑细选的破局之人。陈光蕊需要先显后隐,然后再以杀手锏的方式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状元郎只好把这前半生放在贞观十三年这一个年头里熬啦!

其二,安抚各方需要释教的力量。双方对人才的选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按下葫芦起了瓢,这两派人马唐王都是要继续用的。着实难办。所谓佛门的精髓即是俩字“放下”。不要有那么多执念,大家伙都冷静下来,放弃固有的成见,合作愉快。

唐王心急如焚,盼星星盼月亮,坐等传说中的丈六金身的佛光乍现。唐太宗急切要搞定,就在贞观十三年。培养一代高僧,一个合格的取经人也需要精心调教,需要无数个年头。怎么办?只能委屈陈玄奘了。唐僧度过了30个春秋,也只能算在贞观十三年这个年份中。

其三,唐王还要解决父子恩怨的问题。宣武门之变也是迫在眉睫,没办法的事情。根基扎实,基业稳固,考虑给予后者一定的补偿,恢复生前的某种荣誉和地位,也就提到日程上了。

当然,所谓机缘巧合,唐王的冀望也当契合西天如来的心意。三藏真经有15144卷之多,编纂成册也非一日之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唐僧需要三位得力助手,悟空八戒和老沙要待够整整500年的时间。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贞观十三年秋月望日前三天,中秋节将近,唐王才能送唐僧去西天取经。

浓缩的都是精华。时空定格与时间轴扭曲变形的背后,正是大才吴承恩的高超智慧所在啊!高考之际,鱼跃龙门。祝愿莘莘学子都能得偿所愿,考进心目中的大学。敞开胸怀,拥抱未来!

0 阅读:424
评论列表
  • 2024-06-10 07:07

    唐高宗是李治,唐高祖李渊。连这个都分不清楚就不要来谈历史了。

  • 2024-06-12 12:17

    现在的ai都这么能扯了吗?这阅读理解做得比“眼里闪着诡异的光”还夸张了。

长公子扶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