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亿人口,GDP却差1.6倍,山东赢了河南,河南为何也不是输家

姜政策 2024-06-13 20:04:33

一提起咱们中国最豪爽的省份,大家是不是首先就想到了东北啊?

确实,毕竟在我们这儿,一句“你瞅啥?”“瞅你咋地”就能干架。

不过啊,有个地方的人,那豪爽劲儿,可真是一点不输东北人,那就是山东人!

跟河南人“打赌”,“赌”输了,1.26亿,人家山东人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就给!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3年前,黄河上游的河南跟下游的山东打了个“赌”,就看两省交界处的水质能不能从III类提高到更高标准,每提高一个水质类别,就“加码”6000万!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河南就把那III类“能游泳的水”变成了II类“能喝的水”!

山东人一看,好家伙,这钱输得值,1.26亿,爽快给了!

因为这黄河水啊,以前这两省可没少“打架”。

上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就经常断流,导致下游的山东工农业损失惨重。

山东当然希望上游能多放点水下来啊,但河南也委屈啊,我们也不够用啊!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浪底水利枢纽完工才算解决。

水量问题解决了,结果水质问题又冒出来了。

一方面,谁都不愿意喝别人的“洗脚水”,另一方面自己也有排污需求。

那怎么办呢?

“流域间生态补偿”,应运而生了!

啥意思呢?

就像这次“鲁豫有约”一样,上下游同等责任,而且不能仅是及格,这样双方都有动力提升水质了,毕竟提升一个级别就有6000万元的奖励搁在那呢!

这“鲁豫有约”,其实不是首创。

我国第一个省际流域生态补偿案例,出现在2012年,发生在浙江和安徽。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流入浙江杭州千岛湖。

为保护饮用水,浙江人绞尽脑汁,但上游来的水质总是时好时坏,让人头疼。

后来在国家相关部门撮合下,浙江和安徽达成协议,国家每提供3亿元财政资金,助力安徽进行产业升级和污染治理,同时安徽和浙江各自掏出1亿元,来了个“对赌”,从黄山流出来的水达标,这钱安徽拿走,如果不达标,安徽的1亿赔给浙江。

这有了资金支持后,黄山一边治理污水,一边大刀阔斧进行产业升级改革,彻底告别高污染产业。

所以跟黄山一样,这事儿上,河南不仅拿到了补偿奖励,更顺势实现了产业升级。

去年山东GDP高达9.21万亿,而河南则是5.91万亿。

虽然山东暂时领先,可10年前河南的GDP只占山东的59%,如今快接近70%了。

近年来,河南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大力推动产业升级,搞了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还有企业技术三大改造,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5大主导产业都焕然一新,成功实现了转型发展。

钱包鼓了,环境也美了,那不就是一举两得嘛!

所以啊,这种类似“鲁豫有约”的事情,真的可以多来点儿!

0 阅读:3

姜政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