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与中国为敌,卸任就来中国捞金!华裔美国州长的嘴脸太难看!

顶楼的小邹 2024-09-07 14:49:48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起骆家辉,想必大家肯定不会陌生,毕竟他可是首位当选州长的亚裔及华裔美国人。

但他在位期间的行为,却时刻与自己的“华裔”身份切割,并不停的为自己谋取私利,更令人不齿的是,在辞职后还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在中国捞金。

于是人们纷纷讨论,他现在的下场究竟如何?

信息来源:骆家辉携家人首次亮相:我代表的是美国价值观 中国日报网 2011-08-14

骆家辉的双面人生

骆家辉的故事,始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淘金梦”。

他的祖父骆世泽,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期盼,从广东偷渡到美国,历尽艰辛终于站稳脚跟。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骆世泽将家人接到美国,于是骆家辉的父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美国接受教育,成长为一名美国军人。

二战结束后,他的父亲回到美国,但他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

退伍军人的身份,并没有为他带来优渥的生活,为了养活一家六口,他只能开一间小餐馆,在逼仄的空间里,努力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年幼的骆家辉,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直到五岁才开始系统学习英语,在以白人为主的社区,他经历过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也品尝过种族歧视的苦涩滋味。

然而骆家辉并没有被现实击垮,他继承了父辈的勤奋和韧性,刻苦学习,最终考入耶鲁大学,并在那里开启了他通往美国政坛的道路。

当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时,无数媒体将他视为“美国梦”的化身,一个华裔移民家庭,用三代人的奋斗,实现了阶层跃迁的奇迹。

信息来源:骆家辉和他的美国梦 《新华商》杂志 2010-01-20

政治生涯与“华裔”标签

其实骆家辉的成功,离不开“华裔”身份的加持。

在竞选华盛顿州州长时,他积极争取华裔选民的支持,将自己塑造成“华裔的骄傲”,并凭借着这股力量,成功当选创造了历史。

然而进入美国政坛的核心权力圈后,骆家辉很快意识到,“华裔”这块金字招牌,在某些时刻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和枷锁。

因此骆家辉必须时刻保持谨言慎行,避免被贴上“亲华”的标签,并且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时,他表现出强硬的态度,甚至采取了一些不利于中国企业发展的措施。

例如在担任美国商务部长期间,他主导了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限制中国企业在美的投资,并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华为在美国的市场扩张。

2011年,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一任命一度被国内舆论解读为中美关系缓和的信号,但在之后的四年任期内,骆家辉的表现却让许多国人感到失望。

他不仅在人权、南海等问题上对中国频频发难,还以“监测空气质量”为由,将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数据公之于众,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

在许多人看来,骆家辉的所作所为,是在刻意与自己的“华裔”身份切割,以证明自己对美国的忠诚。

他不仅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身份认同,还积极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在中美博弈中,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

同时骆家辉也深谙“身份政治”的游戏规则,他懂得如何利用“华裔”身份,为自己塑造正面形象,获取政治资源和个人利益。

在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期间,他刻意营造“亲民”形象,乘坐经济舱、背双肩包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与中国民众“打成一片”的行为艺术,为他赢得了不少好感,也被认为是高明的“公共外交”手段。

然而这种“刻意为之”的表演,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质疑和争议。

一些媒体指出,骆家辉的“节俭”行为,只是为了迎合中国民众的喜好,塑造个人形象,而实际上,他享受着美国政府的优厚待遇,并没有真正为美国纳税人省钱。

更重要的是,骆家辉在任期间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了他“美国利益至上”的立场,他的“华裔”身份,更像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件“道具”。

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秀”一下,而在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他始终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维护美国的利益。

2014 年,骆家辉宣布辞职,结束了他 20 多年的政治生涯。

卸任后的“中国生意经”

对于辞职原因,他对外宣称是为了照顾家庭,陪伴女儿完成学业。然而外界普遍认为,骆家辉的离开,与当时中美关系的变化,以及他在美国政坛遭遇的“玻璃天花板”有关。

卸任后的骆家辉,并没有像其他美国政客一样,选择著书立传,或者加入智库,继续在政界发挥余热。

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他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

这一次,他不再是代表美国利益的政客,而是一位“成功的华裔企业家”。

他频繁往返中美两国,积极参与各种商业活动,利用“前美国州长”、“华裔精英”的双重身份,为自己打造新的商业版图。

骆家辉的“中国生意经”可谓是驾轻就熟,他深谙中国市场的需求,也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背景,包装自己吸引眼球,获取利益。

他频频出现在各种高端论坛和商业峰会上,高价售卖自己的演讲,讲述他从一个移民家庭的孩子,如何一步步成为美国州长的“励志故事”。

他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教育体制和个人奋斗,迎合了部分国人对“美国梦”的憧憬,也为那些希望将孩子送往美国留学的家庭,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成功模板”。

除了演讲,他还积极参与投资,他加入了多家企业的董事会,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政治影响力,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获取利益。

但骆家辉在中国的“捞金”行为,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人质疑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背景,进行商业炒作,赚取“昧心钱”。

他们指出骆家辉在担任美国商务部长和驻华大使期间,对中国企业采取过不友好的政策,甚至打压过中国企业的发展,如今却转身回到中国“捞金”。

这种“两面派”的做法,让人难以接受。

面对质疑,骆家辉辩称,自己只是在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帮助中美两国企业进行合作,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他还反复强调自己虽然曾经是美国政府官员,但现在已经是一名商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更与政治无关,但是这样的解释,显然不会有人为此买单。

笔者认为

骆家辉的行为,明显是典型的“两面派”做派。

他在位时为了维护美国利益,不惜打压中国企业,损害中美关系,但卸任后又跑到中国来“捞金”,消费中国人民对他的好感,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0 阅读: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