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卫星通信核心战略赛道,布局龙头全梳理

翰棋说财经 2024-06-11 07:48:33

卫星产业在航天产业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超过七成,作为商业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互联网正迎来高速发展。

随着卫星工作频段不断提升,卫星互联网正逐步进入宽带互联网时代。

卫星互联网在全球通信、物联网、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应用,具有广泛覆盖、低延迟、高带宽等特性。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虽然还处在发展初期,长远来看有巨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卫星互联网行业概览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互联网,通过发射多颗卫星并形成网络,实现全球覆盖。

卫星互联网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为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

当前全球卫星互联网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2014年至今发展定位已明确为与地面通信形成互补的、无缝隙的通信网络。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已相当成熟和完善。产业链主要分为四大核心环节: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以及运营与服务。

卫星制造环节主要包括卫星平台和卫星载荷两大部分。卫星平台涵盖姿态控制系统、电源系统、结构系统、星务管理系统等关键组件。卫星载荷包括了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统等。

卫星发射环节主要环节为火箭制造和发射服务;地面设备环节包括固定的地面接收站、移动式地面站等;卫星运营与服务这个领域主要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宽带广播服务等。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图示: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供给侧来看,卫星的制造与发射技术已非常成熟,当前轨道和频率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也逐渐被各国所认识并重视。

根据轨道的高度,通信卫星主要分为LEO(低地球轨道)、MEO(中地球轨道)和GEO(地球静止轨道)。

卫星制造的技术路径迅速发展,基于不同轨道构建的卫星通信系统,在系统容量、传输延时等方面各自具有特点。

其中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因具有多重优势,已成为卫星互联网组网的理想选择之一。通信、导航和遥感的融合应用已成为一个明确的发展趋势。

卫星制造技术壁垒较高。在组网前期受益于卫星发射需求的增加。该领域主要由国家队引领,民营企业更多地聚焦于零部件的制造。

卫星的频率资源非常稀缺,各国之间的争夺十分激烈。未来6G将成为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6G有望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无缝覆盖,星地一体融合组网技术将成为6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从卫星运营的角度来看,我国星网集团和上海垣信分别牵头星网计划和G60计划,两个计划的并行推进将加速构建我国的卫星互联网系统。2024年有望成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元年。

此外,我国还启动了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紧密合作,有望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航天和电子部门已经分别启动了鸿雁、虹云和天象等低轨星座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

国内卫星互联网主要布局公司: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

结语

整体来看,我国的卫星互联网产业还处在发展初其。产业链中上游的卫星制造和发射服务行业有望率先获得发展的机遇。“星座”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备受关注;而随着我国相继启动了多个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将加速推进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迎来蓬勃发展。

关注【乐晴行业观察】,洞悉产业格局!

0 阅读:361

翰棋说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