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淮北根据地中共党政军的东撤与西撤是怎么回事?

皖北一隐士 2024-08-11 18:45:06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常听邻居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聊东撤。可惜那时我二十多岁,认为那些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感兴趣。不过,也多多少少听懂一些。说的是1946年,国民党大军压境,淮北根据地的中共军队力量弱小,战事不利,只有向山东撤退。

近期,与网友“完美漂流瓶2x中国军迷”先生聊起淮北根据地东撤的事。也属巧合,先生的父亲参与了东撤(也有人叫北撤)。我再想找村里老人聊东撤的事,可惜老人们已先后辞世。现在只能凭印象和有关资料,聊聊东撤和西撤的事。

抗战时期,中共在淮北建立了三块根据地,分别是豫皖苏、邳睢铜、皖东北(以栏杆、石厢为中心)抗日根据地。因津浦铁路穿过宿县,为了便于领导,中共又把宿县又分为宿东县和宿西县。

东撤的大背景是我主力攻打泗县城失利,国民党军来势汹汹。七地委及所属各县干部都东撤山东,津浦铁路沿线只剩下一个宿东县了。敌强我弱,斗争极其困难,结果,被迫撤到津浦路西。

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在苏皖边区,敌人以徐州为中心,集中31个旅,27万2千多人,分四路进犯解放区。其中预备旅和183旅由徐州向双沟、栏杆、刁山进犯;92旅由夹沟向时村、尤集进犯;驻宿县的138师、58师与灵璧、固镇的顽军配合,向宿东县的灰古、蒿沟、时村等地扫荡。

宿东县委西撤路西后,与七地委失去联系,宿东县委党政军使用的枪支弹药,只能由路西的八地委供应。当时除了县委(书记李玉亭),还有县政府(县长赵一鸣)、县总队(辖3个大队)、县供给科。

形势越来越紧张,县委和县总队的两个大队在路西难以立足。李玉亭书记和赵一鸣县长(带一个大队和供应科)转移到宿怀县的屋不搭山王家村会合,召开区乡干部紧急会议,并进行整编。

李书记说,现在敌人大举向我进攻,敌强我弱,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跳出敌人合击中心,要留一部分同志隐蔽下来。有亲的奔亲、有友的靠友,没亲没友的也可以到敌人那边干,不能暴露身份。

我们打回来后,是党员的承认是党员;是干部的承认是干部。会后,又把区乡干部编成小组。绝大多数区乡干部坚决要求跟着县委走,有的哭,有的骂,有的埋怨,不愿离队。赵一鸣县长主张留在宿东坚持斗争,不愿意撤退。但少数服从多数,他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不久,宿怀县也不能待了,宿东县党政军转移到豫东境内。剩下的一百多名区乡干部含泪各奔前程。其中,流落他乡,讨饭、砍柴、做生意,未被敌人发现,隐蔽下来的有64人;因走投无路,被敌人发现,由亲属、朋友代办自首或办假自首的有37人,公开叛变投敌的有6人。

就拿掩庄韩成溪和韩广银来说吧,老人们讲,东撤那年,韩成溪是东五区支河乡乡长,韩广银是五区区队长。东撤时,他俩被撇掉了(留下来)。因敌人搜捕得紧,韩成溪跑到济南,投奔二叔,改名换姓,进了国民党兵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1947秋,解放军(当时老百姓仍称八路)打回皖东北,他得信后跑回来,接着干。

敌人频繁抓捕,韩广银在家里无法立足,经人介绍,到符离集一个偏僻小村子学打铁,隐藏下来。解放大军打回后,他扔下打铁的家伙,也没跟师傅打个招呼就跑了,跟着部队继续干。

老人们还说了一件事,抗战时期,东五区有个武工队长叫黄擎武(不知是不是这三个字)。此人一身武艺,是个神枪手。他带领武工队神出鬼没,捉特务、打鬼子、惩汉奸、灭土匪,这一带的日伪土匪都怕他。用老百姓的话说,你干乱来,黄队长黑夜里真能来扛你(杀掉)!

东撤后,黄队长也被留下来了。国民党正规军、还乡团时刻搜捕他。他整天东躲西藏,无处安身,吃不上,睡不好。后来逼得没办法,别人替他办了假自首。部队打回来后,因办过自首,他没法接着干了。

关于东撤和西撤,后来宿县党史作了结论:当时形势十分不利,撤退是对的,但应安排好,有计划地撤退。县委和县政府没有统一研究,部分领导思想紧张,撤退仓促。对人员进行整编时,没有带走区乡干部,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教训是惨痛的。

0 阅读:1

皖北一隐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