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周暴涨56亿元,华为救了江淮,下一个是谁?

知嘹汽车解答 2024-07-29 05:24:42

知嘹汽车/Jasper

华为,会成为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也有了自己的“灵丹妙药”么?

7月15日,余承东在直播时宣布,江淮汽车将于华为共同打造“车BU四界”的最后一“界-尊界”,当天江淮汽车的涨幅就达到了42%,相比一周前公司市值涨了56亿。

无独有偶,北汽蓝谷在确定跟华为车BU共同打造“享界”后,公司股价也是一路上涨,相较半年前已经近乎翻倍,560亿的市值甚至远超瑞幸、李宁等知名企业。

华为,俨然成为了整个新能源车企行业里独一份的“灵丹妙药”。

还没合作出车的,公司市值暴涨。

已经合作出车的,合作车型大卖。

问界就是很好的例子,没跟华为车BU扯上关系之前,赛力斯整的一塌糊涂,拿了生产资质后就彻底哑火,问界一出整个公司都盘活了。今年前6个月,单是问界M7这一个车型就平均月交付2万台,除了理想和比亚迪之外,近乎没有任何一家新能源车企在单一车型上见过这个数字。

华为能做到这份上,是因为车BU的“智选模式”给车企的赋能太全面了。

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外观设计、功能配件、使用需求,在华为漫长的造手机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足够丰富且容易成功的方法论和数据库。

而在智能电车最重要的智能化和智驾功能上,华为从底层数据到技术方案都足够的成熟,即便是有程序bug的产生,华为整个公司的体量也能做到快速响应和解决。

最后再加上流量和营销宣传的手段技巧,华为早已从“遥遥领先”这四个字上彰显了自己的实力。

新能源车企无非就是这几点,华为都吃透了,只要车BU合作的车企给华为开放的权限越多和合作深度越深,这台车就势必不愁卖。

但请注意,“智选模式”模式的成功,并不代表所有与华为合作的企业都能成功。

也就是说,这颗“灵丹妙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车企。

无论是曾经的极狐还是后来的阿维塔,再到现在刚签约不久的岚图,HI模式这种“为车企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的方式,似乎一直都不吃香。

在HI模式下,华为在其中的作用并没有占据到“主导模式”,相比于智选模式的“出卖灵魂”,HI模式下车企自身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自行定价、定配置等等。

“自由度”其实是好事,它能保留更多的车企本身特色,所以HI模式下打造出的车也更丰富,但脱离了华为的“大权掌控”,这些车就变得有些“五花八门”。

22年正式上市的阿维塔上来就直冲高端市场,北汽蓝谷的极狐搞得有些四不像,岚图的知音还并未上市,但具体的配置信息一出,570km的入门版续航就已经没了多少竞争力。

“不能100%体现华为竞争力”是HI模式车型惨烈现在的根本原因,换个角度想,冲着华为名号买车的人,谁不希望买到“满血华为”呢?

可现状也正在发生改变。

华为再神通广大也分身乏术,余承东自己都说“我们资源有限、人手有限,重点只能做这四个样板点”,所以车BU业务里的“智选模式”已经达到饱和,而华为的名号在外,大部分的新能源车企想在智驾方案上“自研超过华为”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HI模式会侵占更多的本有优势,所以选择华为车BU业务里的“零部件供应模式”会是更划算的方案。

北汽、长安、长城、猛士等企业都在零部件供应模式上持续加码,丰田、本田这样的国际企业也已经决定在某些零部件上采用华为作为供应链厂家。

可智选模式终归是操心太多分身乏术,零部件供应又只是小打小闹,解决HI模式的五花八门才是车BU业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把车企的自由度再进一步提高,通过入股分享技术成果的方式,让更多有体量的大型车企直接参与到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再让其进行内部的转化吸收。”这是HI模式的进阶版,也就是长安和华为共同打造“引望”公司的核心想法。

要技术,华为给了,至于能吸收多少,到时候造出来什么样,这只能看企业自己能消化多少了。

在发现维生素D可以用于救治佝偻病以及一系列日常疾病后,美国出现了疯抢维生素D的情形,而后来科学家在做测试时发现,想要预防这些疾病,吃药品是不管用的,还是需要人们“多晒太阳”。

同样是“灵丹妙药”的华为,命运跟维生素D药品一样,能抬得起车企,但抬不起所有的车企,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上活下来,还是需要好好研发技术和做产品,华为只是补充剂,不是“救命丹”。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阅读:36

知嘹汽车解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