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不高?

白易历史观 2024-06-29 01:38:43

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不过,在这本千古传世的杰作中,作者对同一时期的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却存在明显的差别。比如飞将军李广,司马迁不仅给予高度评价,甚至还为他专门立传。

对于同期的另外两位武将霍去病和卫青,司马迁就似乎"吝啬"了不少笔墨。尤其是霍去病,虽然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越的军事功勋,可在司马迁笔下,好像并未获得应有的赞誉。这让人不禁疑惑,一代名臣的眼中,怎么会产生如此鲜明的对比?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不高?

老师们常说:"史书是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能看到历史的真实面目。"可是,在司马迁笔下,这面镜子却有些许歪斜和斑驳的影子。要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从司马迁本人的经历说起。

大家都知道,在上古时期,读书人其实就是一群"衣冠楚楚"的文人。他们沉浸在书海,品味诗词,很少会卷入官场的是非争执中。可是命运却在司马迁身上开了一个玩笑——他不仅备受权力的迫害,甚至还惨遭宫刑,被当朝皇帝下令阉割。啧啧,你能想象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承受这般屈辱和痛苦吗?

面对这等悲惨际遇,司马迁的心中当然充满了愤怒和怨恨。不过,身为一代大儒,他并没有把这种怨气发泄在权贵身上,而是在写史的过程中小小地透露出了一些端倪。

像李广飞将军这样的人物,在司马迁眼里就颇有几分与自己的遭遇相似。二人其实早有渊源,就连李陵被诬陷的事,司马迁都曾力辩过。所以对李广这个悲壮遭遇却英勇无比的人物,司马迁自然是怀着无比同情和尊重的。

可到了霍去病和卫青这两位,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别忘了,卫青乃是当朝皇后的亲弟,霍去病更是皇后的外甥。在当时的朝纲制度下,他们被皇帝重用,自然是因为一些"血缘关系"而非真正的军功。对于一介读书人来说,这就等于是"侥幸"了。

你看,在评价霍去病的战绩时,司马迁不但语焉不详,甚至还有意无意地暗示"霍去病号称十万人投降,其实只是几万"。呵,分明就是在影射霍去病的功劳被夸大了嘛。

这就像一个娃娃亲眼看到同伴被别人占了便宜,虽然嘴上什么也不说,可心里怎么想还是掩盖不住的。司马迁的心理状态,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司马迁的这份怨气。毕竟,在那个时代,没有多少人有资格对皇权之下的赏罚提出质疑。然而作为一代大儒,司马迁毕竟还是尽量保持了史学的公正和客观。只是在无意识的倾诉中,他的私心和不平,才会无可避免地流露出来。

所以说,司马迁之所以对霍去病的评价不高,倒不是因为个人恩怨,更不是因为眼红嫉妒。而是因为在那个阶级森严的时代,权力的分配往往与功绩无关,有些人就是因为"侥幸"而获益。而司马迁作为旁观者,对这份不公自然有所微词。

司马迁是一位出身寒微却志向远大的读书人,他虽饱经权力的毒打,却依旧坚持以史家的操守和原则书写历史。所以在《史记》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他对一些人物的偏颇,但这正是由于他作为普通人反抗权力的一种方式。

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自媒体大V,他们在表面上对热点事件只字不提,但总会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不同的只是,司马迁比这些大V更加"隐晦"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史记》不仅是一部含有作者个人独白的作品,更是整个时代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展现了那个年代权力分配的不公和万民遭殃的痛苦。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得到后世的认可和传颂。所谓"史家之绝唱",正是出于这份深层次的独白吧。

0 阅读:12

白易历史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