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立新功!新研究:与这种降糖药合用,可加速糖尿病足愈合!

李药师谈健康 2024-09-05 12:37:16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怕的并不是高血糖本身,而是高血糖带来的各种严重的并发症问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溃疡就是糖尿病进展过程中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在受到糖尿病足的影响,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是截肢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慢性问题,之所以很多时候治疗难度大,主要原因是伤口愈合过程的受损,由于高血糖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伤口愈合过程,受到代谢、炎症、血管因素以及其他复杂相互作用的影响,有许多糖尿病足患者长期无法愈合,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就是非常重要的。

一项近日发表在药理学与转化科学(ACS)杂志上的新研究,为全球1860万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使用两种经典的降糖药组合——二甲双胍和注射胰岛素,能够增加伤口部位的二甲双胍浓度增加,从而加速伤口愈合。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人类糖尿病足溃疡( n = 25)中生物胺和小分子代谢物的渗出液成分。其目标是识别和量化这些分子,以了解它们对伤口愈合过程的贡献和潜在影响。

研究共分析检测到了 721 种生物胺和小分子代谢物。其中有 402 种是按照代谢组学标准倡议的指导方针,采用高可信度的检测方法测出来的。因此,该研究重点对这 402 种高可信度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我们确定了 16 个小分子,它们对一种或多种渗出液的贡献至少为 3%。这 16 个关键分子包括甜菜碱、乳酸、肉碱、乙酰肉碱、胆碱、肌酸、单糖、倍氯米松、二甲双胍等。

这些已鉴定的关键小分子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均具有促进作用。例如,甜菜碱对多种伤口愈合均能产生积极影响,包括渗透保护、抗炎作用、增强胶原蛋白合成、促进血管生成、维持渗透平衡、减少氧化应激和刺激关键细胞活动。再比如,乳酸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调节炎症、增强胶原蛋白合成、控制感染、调节 pH 值、刺激角质形成细胞活动、维持水分平衡和协助清创来促进伤口愈合。这些小分子可以通过解决对有效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至关重要的各种生理和生化方面来共同增强伤口愈合。

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观察之一是,在伤口区域检测到了患者使用的某些药物、类固醇和补充剂,例如二甲双胍、倍氯米松和肉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者的渗出液显示出这类物质的异常高浓度。

鉴于这一意外发现,我们对二甲双胍数据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具体而言,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治疗是否对二甲双胍到达伤口组织的能力有显著影响。分析结果揭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模式:二甲双胍对伤口渗出液的贡献高度依赖于其与胰岛素的共同给药。虽然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之间没有直接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这意味着二甲双胍不会影响胰岛素的代谢或消除,反之亦然),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可能很重要,值得进一步详细研究。

伤口中二甲双胍的存在可能大大增强伤口愈合过程。体外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参与伤口愈合的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来促进更快、更有效的组织修复。此外,二甲双胍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促进血管生成,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伤口愈合效果。

这项在伤口渗出液中检测到药物化合物的研究,进一步凸显了全身用药对局部伤口环境的影响。这表明伤口愈合治疗的效果可能受到患者用药方案的显著影响,因此需要调整药物治疗以优化伤口愈合结果。例如,正如研究中观察到的,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足溃疡,能够增强伤口护理中的药物输送,还能够增大足溃疡渗出物种的二甲双胍浓度,从而促进和增强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研究者指出,了解这些代谢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分布和功能有助于识别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将这些代谢特征与临床结果联系起来,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强我们对这些代谢物的生物学意义的理解,从而开发出更精确、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样本量相对较小,仅 25 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例,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更大、更多样化人群中更广泛的变异性。另一个局限性是该研究是基于横断面研究,它提供了单个时间点代谢环境的快照,而没有考虑到在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可能发生的代谢物水平的时间变化。

但无论如何,对于患有糖尿病足溃疡问题的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用口服二甲双胍和注射胰岛素这样的经典用药组合,或许能够促进足溃疡的治疗和愈合,是一种潜在的更有效的药物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Lisa Gould et al, Analysis of Biogenic Amines and Small Molecule Metabolites in Human Diabetic Wound Ulcer Exudate,ACS Pharmacology & Translational Science(2024).

声明:该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0 阅读:156

李药师谈健康

简介:执业多年药师,与大家共话健康话题,科学理性,健康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