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交通的辉煌历史—元代时期的交通(二)

曼寒聊历史 2023-08-13 06:47:00

文|史料不极

编辑|史料不极

文章字数约1900字

阅读时长约4min

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灭南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我国国土上五代十国、宋辽金元西夏等多个政权分裂对峙了370多年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统一,全国道路交通得以重新整顿,获得振兴与发展。

元代的水路交通(其一)

元帝国对内河水运和近海漕运也十分重视,元人疏凿了运河新线,又开通了最便捷的近海漕运线,从而促进了南北商品流通,活跃了东部经济。

运河疏通与漕运

元代建都在北京,但衣食粮饷却一律仰仗江南,为了把江南的粮食运到北京,沟通北方的政治中心和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元政府组织疏通南北大运河。

《元史·河渠志》记载,元代开国之后,“内立都水监,外设各处河渠司,以兴举水利修理河堤为务。

决双塔、白浮诸水为通惠河,以济漕运,而京师无转饷之劳;导浑河,疏滦水,而武清平滦无垫溺之虞;浚冶河,隙滹沱,而真定免决啮之患。

开会通河于临清,以通南北之货,疏陕西之三白,以溉关中之田……当时之善言水利如太史郭守敬,盖亦未尝无其人。

一代事功,所以为不可泯也”。这段话概括地介绍了元代的水利与航运事业,并无不实的夸饰。

辽金时期,大运河北段(黄河以北至通州段)被淤塞,元朝立国后,逐段进行了疏通,并开凿了一些新水道。首先开通的是通惠河。

1291年,都水监郭守敬提议;从昌平县白浮村引山泉西转南下,沿途汇集它水,自西门入都城,形成积水潭,再引向东南,出城之后,东至通县高丽庄,与大运河接通,总长164余里,中设20多处水门,节制水流,以通漕运。

这种建议得到批准之后,于1292年春天开工,次年秋季完成。此后“船既通行,公私两便”。

在此之前,通县到北京50多里,年年陆运税粮若千万石,百姓不堪其苦,通惠河开通后,缓解了这一沉重负担。

其后在成宗、武宗时期,政府又添设了运河管理人员,一面整治河床,修缯水闸,一面巡察船户奸诈,制止沿河大户截流取水灌田等,保证了这段运河的畅通。

自通县经河西务、杨村务至天津一段,不但承运大运河漕运粮储、南来百货,而且要承运从天津海口通过近海漕运来的粮储百货,因而对于京师供应非常重要,一有水浅堵塞的情况,京师物价就会立即上涨。

因此,元政府一直非常关注这一段的水情,不断派人监视修理疏通,以便“使官民舟楫直达都邑,利国便民”。

从河南卫州黄河北岸经大名府、河间府至天津的运河段,当时称为御河。这一带土质松疏,河道容易淤塞,而沧州上下,河道又高出两旁地面,不断有决口之患。

加之有一段时期,河防无人过问,以致有人从大堤取土,使堤坝亏缩,有人从堤下凿井,引运河水灌溉园圃,因而引起了一次次的水灾。

两岸居民大户与地方官,为着各自利益,以邻为壑,更加大了灾情。元政府为了运河漕运的利益,虽然曾多次派人治理,然始终不得要领,未能使御河真正畅通。

御河南端至河南浚县西南为止,与黄河还相隔一段距离,从南方沿运河北上的船只,至开封西南的中滦时,就不能前进了,因而中滦至浚县一段必须改为陆运,车船上下,延时误日,损失颇多。

于是,有人建议把隋唐以来的大运河中段裁直,在山东境内的须城至临清之间开通新水道。这样就修成了会通河。

为节制水流,在会通河上修建了31座水闸,水闸规模很大,会通镇头闸长100尺,宽80尺,可通行载重1200千克以上的大船。

为使江南清船从淮安能直接北上进入新修的会通河,元政府又在徐州、兖州、济宁之间修成了济州河,把汶水、泗水与大运河联通起来。

这样,从淮安北上的船只就可以顺畅地依次通过济州河、会通河进入御河、通惠河直达京师了。

大运河从淮安起向南的古邢河段以及长江以南的“江南河”段,疏通较好,船舸不绝,元政府没有花太大功夫。

至此,从大都经天津到济宁、徐州,再到扬州、杭州的新的南北大运河修治疏通了,它成为元代最重要的内河交通线,每年从这条河中运到大都的漕粮有几十万石,保证了元朝廷与大都人民的生活需要。

在运河流经的地方,兴起了一大批新都会,工商业很发达,文化生活也很活跃,促进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

作为大运河的支线、通联线、并行线,除上述工程外,还有其它一些。如在山东半岛上,元代曾修过胶莱运河,把胶州湾与莱州湾直接联通起来。

但因为地层情况复杂,地下岩石坚硬,加之当时技术水平和条件的限制,不能深挖,通漕有限,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在会通河开通之前,由淮入黄的船只,为了缩减由淮阴至开封中滦的一段迂回水程,避开从中滦到浚县的一段艰难的陆运线,一度改由济州河入大清河,从利津入渤海,取海道到天津直沽港。

这条内河与海运相联的水道,大致起着陆上会通河加御河的水运线的作用。但由于大清河入海口容易发生沙淤,治不胜治,因而这段水路也未能发挥预期作用。

但它的历史存在,证明元人为了充分利用水道运输,的确表现出无比的智慧和付出了巨大的辛劳。

0 阅读:22

曼寒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