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身文化:五行的奥义,送“木系”壁纸给需“木”壁纸的粉丝们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6-30 21:58:43

“今天,那我们就从五行最初的涵义开始讲起。”谢老师缓缓道来,语气中透出一股深沉的智慧,“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些基本物质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和不可缺少的。”

小王一边听,一边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在描绘一幅古老的画卷。

“老师,为什么五行和五材之间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小王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谢老师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五行的概念形成,与五方、五时、五星等认识也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尚书正义》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些都是古人对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总结。”

小王点点头,显然已经明白了这些基本概念。“那五行一词最早见于什么地方呢?”他继续问道。

“这是个好问题。”谢老师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五行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记载:‘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并对五行特性进行归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标志着五行作为哲学概念的形成。”

“原来如此。”小王若有所思地记录着,脑海中仿佛浮现出古老的先贤们在探讨自然规律的场景。

谢老师接着说道:“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推理,逐渐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生’又‘相胜’的关系。《管子》是最早完整记载五行相生的文献,《左传》则是最早完整记载五行相胜顺序的文献。至战国后期,五行生克理论已臻于完善,五行学说已经形成。”

小王再次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之情。“老师,五行相生和相胜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呢?”

谢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小王拿出他平时随身携带的小木块。“用这些小木块,我们来演示一下五行相生相胜的关系。”

小王迅速地把木块摆放在桌子上,依次排成木、火、土、金、水的顺序。

“首先是五行相生。”谢老师拿起木块示范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每一个元素都会促进下一个元素的生成,这就是相生的关系。”

小王仔细观察,点头示意自己理解了。接着,谢老师又示范了五行相胜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每一个元素都会抑制另一个元素,这就是相胜的关系。”

“小王,五行的制化是五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制,指克制;化,指生化。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逆相生化,又逆相制约,生化中有制约,制约中有生化,二者相辅相成,从而维持其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

“老师,这听起来似乎比相生相克更复杂。”小王皱着眉头说道。

“确实如此,但这也是五行理论的精妙之处。”谢老师点头示意,“五行制化,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这是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机制。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那具体的制化规律是怎样的呢?”小王继续追问道。

谢老师微笑着说:“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一行相对不及时,必然随之有相生,以维持生生不息。例如,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谢老师继续讲解道:“五行的生克关系出现异常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五行母子相及与相乘相侮。这些异常的生克变化,主要用于解释某些异常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病机变化。”

小王迅速记录下老师的话,满怀期待地问:“老师,能详细讲讲五行母子相及的情况吗?”

谢老师点点头,翻开手中的书籍,指着上面的内容说:“五行母子相及,属于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

他停顿了一下,确保小王在认真听,然后继续说道:“首先是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例如,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临床常见的水不涵木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先有肾水(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导致肝阴不足;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进而导致肝阳偏亢。”

小王若有所思地问:“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养肝,恢复肾水的滋养功能。可以使用一些滋阴补肾的药物,同时加入养肝的药材,调节两者之间的平衡。”

小王点点头,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些要点。“那子病及母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最终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既有子脏不足引起母脏亦虚的母子俱虚之证,又有子脏亢盛导致母脏亦盛的母子俱实之证。”谢老师解释道。

“例如,心病及肝的病机传变,临床可见由于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心肝血虚证;由于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证。此外,还有子脏亢盛损伤母脏,导致子盛母衰的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

0 阅读:1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