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600年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只是个18岁孩子,其名十人九不知

南方寻过去 2024-08-23 15:39:15

如今的天安门经过了六百年的岁月风霜,仍然向我们倾吐着它的伟岸身姿、向我们展示着其中蕴含的不凡技巧。

不说外行看不懂的,单单是其中的木质结构能够长久承重而不崩坏,就足够人们赞叹的了。如此杰作,想必一定出自一个经验老到的大师之手吧?

大师确实没说错,但这大师并不老到,而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罢了,其人,名唤蒯祥。

那么,这个蒯祥为什么十八岁就参与到营建天安门中来呢?

子承父业的少年天才

一般来讲,人们认识古代名人都是从正统史书中认识的,可翻遍二十四史,尽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却没有和这位宗师巨匠有关的任何直接信息。

还是地方志记载了,苏州有一名匠,唤作蒯福能,因技艺超绝,又在行业里颇有口碑,所以就被朱元璋召入宫廷,供职于工部,负责总管宫廷的木匠。

在参与营造明朝最初的首都南京的宫殿时,蒯福能就迅速地将自己的民间技术和宫廷标准融合在一起,既高端大气,又低调内敛。

燕王朱棣获得皇位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就选择把整个朝廷搬迁到自己的北方大本营,也就是后来的北京。

只不过要想迁都,就要先营造好城池以及宫殿,蒯家父子俩也正是为了营建新的都城而被带去了北方。

蒯福能的作品自成风格,造出的作品很是受皇帝的赏识,以至于他要告老还乡,皇帝都不太舍得放他走。

所以蒯福能就推荐自己的儿子蒯祥继承自己的事业,正式进工部当差。

只是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真的能有他老爹的水平吗?不止是皇帝,满朝文武,甚至是皇帝身边的太监,都感到好奇。

但是如果光凭年龄来看人,尤其是一个技术型的工匠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木匠行业,最讲究的就是“童子功”,从小练起才行。

蒯祥从小跟着老爹见识各种大型工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就逐渐掌握了诸多技艺。

加之他自幼便将木工视为兴趣所在,也就兴趣成为了他前进的不竭动力。

又有兴趣,又有合适的学习环境,当然能出一个年轻的天才。只是这一点,他自己知道,他父亲知道,别人却不了解,他还有待一个证明自己的时机。

奉旨营造承天门

很快,时机来了,在城池的修建有了一定的进展之后,永乐大帝开始要求工匠们修筑宫殿,而且这新的宫殿需要比南京的宫殿更加宏伟、壮丽。

那么如此雄伟的宫殿,必定是要有一座十分气派的城门,这城门要能够“承天启运”,所以就叫做承天门。

是的,蒯祥接到建造委托时,这门还叫承天门,至于天安门这个名字,还是很多年之后改过的了。

蒯祥到了工程地点观摩了一下地形,然后就在心中开始擘画蓝图;回到家里,他也是废寝忘食,计算一组组数据,生怕图纸上哪一处因为尺寸出错而导致以后的实物无法铆合。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蒯祥自己能看懂图纸,不代表皇帝就能看懂。为了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他还专门造了一个一比一还原的小模型拿到皇帝面前给他看。

皇帝虽然不懂内里门道,但是一眼就能看出这版设计的宏伟与精巧,当即喜出望外,宣布就照着这个模型办。

于是,作为设计师兼木匠的蒯祥,就与其他人一起,将整个承天门的具体建筑过程包揽了下来。

从成品中,无论是皇帝还是文武百官,都能看到其中不仅蕴含着超绝的技艺,还能看得出蒯祥独到的审美观。

皇帝眼看这个叫蒯祥的年轻人确实有两把刷子,不比他老爹差,干脆就把三大殿也交给他来操办。

三大殿就是奉天、华盖,以及谨身这三殿,是皇帝用权以及百官上朝的办公地点,代表着帝国的最大排面。

然而有好事者却给蒯祥添了个大麻烦,他们要求在宫殿之外,还要他们造出千条真龙作为装饰。

皇帝一时兴起,也就顺应了这种起哄式的要求,他想看看,如此青年大才,究竟能做到何种地步?

人们当然知道真龙哪是什么工匠能造出来的,但是这种要求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尽可能地逼真。

就在大家都以为蒯祥无计可施,要在皇帝面前出丑时,蒯祥把他们请到了施工现场,看到在大殿地基的三级台栏杆外围,有几千条汉白玉雕刻成的龙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只是,人们欣赏完了那些栩栩如生的龙头,还是觉得不够“真”。

蒯祥微微一笑,启禀永乐大帝,希望大家能在此等待几个时辰,等天象突变,真龙自会显现。

几个时辰过后,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根据经验判断,这样的雨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积水。

然而奇迹发生了,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千条龙头吐水,将所有落下的雨水分流殆尽,根本无法在地面上积蓄。

这场景惊呆了众人,让现场鸦雀无声,还是永乐大帝率先反应过来,看出了其中端倪,便不由得对随侍一旁的蒯祥投去赞叹的目光。

他道:“蒯祥,朕赐你‘当世鲁班’,如何?”

蒯祥虽然正当年轻气盛之时,但是依然谦恭地回应道:“鲁班乃木匠祖师,臣不敢当。”

不过即便如此,他这当世鲁班的名号还是传了出去,一时间成为美谈。

才荫乡族里众,福泽前亲后嗣

蒯祥自从年少时接替父亲的职位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地干了下去,到最后,不止北京城的宫殿,就连续多帝王陵寝都是他的手笔。

如此宗师巨匠,自然是令明朝一代又一代的皇帝对他爱不释手,他也一直在岗位上干到了去世。

在他于朝中声名大噪的同时,他家乡的同门匠人们也开始慢慢将影响力渗透全国,这就是传奇的“香山帮”。

虽然香山帮的崛起和蒯祥有很大的关联,但这个建筑帮派并非从蒯家父子这一代才有,最早在良渚文化时期,香山帮的建筑风格就开始成型了。

蒯祥最大的贡献,就是让香山帮这个原本只局限于苏州的地方帮派,在北京的朝中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许多香山帮出身的人士,都在蒯祥的安排下、或是自己慕名来到京城,进入工部当工匠,学到了许多其他的建筑风格以及皇家标准的建筑技巧。

经过多年的融会贯通,香山帮的整体建筑水平已经有了深厚的底蕴,远非其他流派可以比拟的了。

蒯祥的恩荫不止惠及自身所在的行业流派,连自己的家人也都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他逝世时,朝廷对他本人用上了很高规格的葬礼,还给他早已逝去的爷爷和父亲追赠了荣誉职称,并让他的两个孩子入朝为官。

此后,蒯祥的儿子蒯刚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供职于工部。

蒯家三代宫廷木匠,好一个木匠世家!

[1]孙鹄.北京故宫建筑的奠基人——蒯祥[J].古建园林技术,1993,(04):45+63.

[2]孙景儒.天安门与其设计者——蒯祥[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9,(Z1):129-130.

[3]施晓平.故宫“总工”蒯祥史实正误三题[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2):23-29.DOI:10.16217/j.cnki.szxbsk.2021.02.004.

[4]辛迪.蒯祥永乐帝钦点的“蒯鲁班”[J].中华民居,2011,(03):9.

0 阅读:157
评论列表

南方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