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装甲兵首任司令员——许光达

简介一个人 2024-07-18 04:46:44

许光达

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县人,享年61岁。

1925年春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1927年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相继任起义军排长、代理连长,中央军委(驻地上海)军事训练班学员,中国工农红军鄂西第6军前敌委员会候补委员(书记王一鸣),红6军参谋长(军长孙德清、邝继勋,政委周逸群、段德昌),红2军团第6军第17师师长(政委李剑如),湘鄂西红3军第8师第22团团长(政委陈少枚【无资料】)、第9师第25团团长(政委傅光厦、盛联钧)、第8师师长(政委屈登高)。

许光达在苏联

1932年春在作战负伤后由上海转赴苏联治疗,后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大学学习。

1937年回国到延安;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训练部部长、教育长(校长林彪)兼第三分校校长(政委缺编,副校长陈奇涵【上将】),军委总参谋部部长(总参谋长叶剑英)兼延安卫戍司令部司令员(政委张邦英),军委情报部第一室(军事研究室)主任(部长康生),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西北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张平化、王德),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所辖雁门军区司令员(政委朱明【中将】、高克林)。

抗战时期的许光达

抗战胜利后,相继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2旅旅长(政委孙志远)、野战军代参谋长(参谋长张经武【中将】)兼独立第2旅旅长,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政委孙志远),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政委孙志远)。

1949年2月任解放军第3军首任军长(政委缺编,副政委朱明),6月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首任司令员(政委王世泰),10月兼任甘肃军区司令员(政委王世泰);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沙家店、宜川、扶眉和兰州等重大战役。

许光达、邹靖华夫妇与长子

1950年至1969年,任解放军装甲兵首任司令员兼装甲兵坦克学校校长、装甲兵学院院长。

1959年至1969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员。

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著有《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论新战术》、《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

许光达、邹靖华夫妇送长子参军

夫人:邹靖华(1911-2004),湖南省长沙县人,享年93岁。

她与大将是青梅竹马也是“包办”婚姻。

1928年10月二人在长沙结婚,蜜月中许光达被派往鄂西工作,小夫妻自此天各一方、音信皆无。

1938年邹靖华从新四军驻湖南办事处得知许光达在延安后,昼夜兼程……这对已结婚十年的“老夫妻”才得以重逢。

许光达纪念丛书

注:

王一鸣(1906-1932),湖北省枣阳县人,红军烈士。

孙德清(1904-1932),安徽省寿县人,红军烈士。

旷继勋(1895-1933),贵州省思南县人,红军烈士。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周逸群(1896-1931),湖北省蒲圻县人,红军烈士。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段德昌(1904-1933),湖南省南县人,红军烈士。1994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李剑如(-1932),上海市人,红军烈士。

傅光厦(1900-1932),湖南省华容县人,红军烈士。

盛联钧(-1932),湖北省人,红军烈士。

屈登高(-1932),湖北省汉川县人,红军烈士。

张邦英(1910-2010),陕西省耀县人,后任国家民政部副部长。

张平化(1907-2001),湖南省炎陵县人,后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王德(1906-1996),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人,后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高克林(1907-2001),陕西省渭南市人,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孙志远(1911-1966),河北省定州市人,后任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王世泰(1910-2008),陕西省洛川县人,后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0 阅读:66

简介一个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