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的广西桉树,国有林场凭什么“遥遥领先”

森林驴 2024-06-03 21:38:29

“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

广西在我国桉树产业上,种植面积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木材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蓄积量、可采林木量等多个数据和指标都是全国排名第一,真可谓全面“遥遥领先”!

在广西,国有林场堪称神一般的存在,妥妥地站在桉树金字塔的塔尖。

在地域影响上,14个地级市111个县级区划,几乎都有国有林场的身影;在桉树产业上,从上游的种苗、营林,到中游的肥料、管理,再到下游的加工、利用,几乎都有国有林场的涉足。

那么,国有林场在桉树产业上“遥遥领先”,到底凭什么?

首先,在桉树种植业的规模化与标准化上。

“无规模不经济”,国有林场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和专业的林业管理团队,在人才、技术、资金、管理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能够实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桉树种植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安全。

比如,2021-2022年实施的区属林场“双千”基地建设,就把区属林场的商品林规模从744万亩扩张到了1000万亩、高质高效“万元林”超过了50万亩,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大径材林分比重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营。

其次,在桉树种植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上。

林场内设有专门的科研机构,致力于桉树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的创新和优化,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桉树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为广西桉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比如,上世纪80年代中澳科技合作项目之一的桉树试验研究,就落户于广西东门林场。得益于这个国际林业技术合作成功典范的野外种植项目,广西建立了135个树种(种源)的树木园和优良无性系基因库,选育出巨尾桉等桉树优良无性系148个,培育了世界第一株桉树三倍体,国内首创了桉树组培无性繁殖及栽培系列技术,为广西桉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桉树产业链的整合和拓展上。

林场不仅关注桉树的种植环节,还积极参与桉树的加工、销售等后续环节,实现了从一株苗到一棵树,再到一张纸或一块板的完整闭环,提高了桉树的附加值和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桉树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早在2008年10月广西就设立了广西林业集团,致力于建设沿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打造林浆纸“航母”,打造企业龙头,做强、做大林业产业等。2012年整合了13家区直国有林场的种苗、肥业等资源,分别成立了八桂种苗、华沃特集团。2013年、2019年又分别成立了广西国控林投、广西森工集团,致力于林业投资和人造板生产销售。这些企业背后的出资人均为国有林场。

此外,国有林场还承担着桉树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提升任务。通过科学的种植规划和生态修复措施,林场不仅提高了桉树的生态效益,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广西的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广西最优质森林资源的富集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示范基地,在桉树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推动广西桉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广西桉树产业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0 阅读: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