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66)汪精卫投敌(7)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06-27 02:53:58

1935年11月1日上午,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召开第四届六中全会,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等重要人物都会出席。

当时,动荡中的中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也算是世界的焦点,会议尚未开始,国内外的记者就已经早早聚集在会场等待。

按惯例,会议首先去中山陵拜谒,然后是开幕式和国民党全体委员大合影,由于多位重要人物会公开亮相,相关部门对进入会场的人员,做了严格的检查和筛选,即便如此,现场依旧是混乱嘈杂。

各国的记者,各党派的眼线,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也都融入在混乱的人群里。

开幕式很快结束,汪精卫等人早早到了大合影的位置等待,却迟迟不见蒋介石的人影。

蒋介石是主角,到场是焦点,不到场更是焦点,众人等了很久,既没有蒋介石的人影,也没有他的消息,开始有点急了。

汪精卫见蒋介石迟迟不来,就转身往中央党部里面去找蒋介石,没过一会儿,他脸色不太好看地走了出来。

记者们见状,大概都猜到了蒋介石不会出来拍照了,汪精卫回到合影队列时,果然坐在了本该是蒋介石的中间位置上。

坐下以后,他先是跟身边的人说了几句什么,接着又就向摄影师示意,表示可以开始拍照。

合影拍完,众人起身,准备进入中央党部开始正式的会议,记者们也想捕捉最后的画面,相机拍照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时,记者中的一人突然放下相机,拔出手枪,一边高喊“打倒卖国贼”,一边对准汪精卫毫不犹豫地连开了三枪。随着枪响,汪精卫立刻倒在了血泊里。

人群立刻散乱一片。坐在椅子上的张静江滚到地上,以致人们误以为他被打倒了。孔祥熙听到枪声钻到旁边的汽车底下,他的随从好不容易才把他拖出来。

张学良晚年回忆道:“都吓跑了,连警察都跑了,什么警卫,那都跑了,就剩下我和张继两个人了,那凶手被我和张溥泉(张继)抓住了......"

原来,枪响后,张继奔到那名记者的背后抱腰;张学良飞起一脚踢中他的手腕,手枪落在地上。

汪精卫的卫兵立即还击两枪,这个刺杀汪精卫的记者缓缓倒地,倒在血泊中。

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也在现场,看着丈夫遇刺的惨状,早已泣不成声。整个会议现场也已经乱作一团,记者们在下面疯狂地拍下这个难得的“新闻”,众多国民党高官也慌乱得不知怎么办。

汪精卫遇刺现场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这时候,身在中央党部楼里面的蒋介石走了出来,其实,他这个时候出来十分尴尬,蒋介石与汪精卫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斗争,刚刚拍照时蒋介石又死活不出来,这两点和汪精卫遇刺之间,很容易就建立起了联系。

陈璧君见到蒋介石,本来悲伤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上去紧紧抓住蒋介石哭喊道:“你不要汪先生干,汪先生可以不干,为什么派人下毒手啊?!”

陈璧君的这句话,让下面的记者更是暗自乐开了花,案件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最佳的新闻素材。

蒋介石当时的神色也并不平静,反而有些慌乱,他没有理会陈璧君,快步走到了血泊中的汪精卫身边,汪精卫此时还能说话,但血流满面,生死未卜。

看到蒋介石,汪精卫气息微弱地开口问:

这件事能不能恢复我们之前的感情?能不能化解我们之间往日的误会?

其言外之意,就是汪精卫认为,这件事一定是蒋介石指示的。

不久后,医生和救护车来到,汪精卫被送走,蒋介石回到中央党部的楼内,继续主持会议。当晚,医院里传回了汪精卫的伤势不危及生命的消息。

汪精卫被刺的消息,很快在社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对普通民众来说,看到新闻后对凶手的第一猜测也是蒋介石。毕竟,他有杀汪精卫的绝对理由。

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野心逐渐扩张,汪遇刺案发生的1935年,日本人又发动了华北事变,发动了一系列蚕食我国领土的事件,中日矛盾急剧激化。

汪精卫是有名的亲日派,因此,在国民党内部,“打倒汪精卫”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而汪精卫在国民党内部最大的“对手”,就是蒋介石,两人之间明里暗里的矛盾很多。

不过,在汪精卫遇刺这个案子上,蒋介石还真是被冤枉的。

蒋介石有写日记的习惯,但往往语言简洁,记录不多。唯独在汪精卫遇刺的事情上,蒋介石下了不少笔墨。

之前发动“四一二政变”时,蒋介石的日记里一个字都没写,因为,这种事不需要写在日记里。

但在1935年11月1日的日记里,蒋介石记录着这样一段内容:

早起,祷告静坐毕。八时前谒陵毕,见礼节与秩序仍如往日之纷乱。到党部开六中全会之礼节亦纷乱如故,犹未改正,不胜悲愤。

将至摄影场时,一出门即当头遇见倭人,察其形色,似专候余之出来者,心犹疑滞。及至场所情形纷乱,心更痛戚。

本党同志之不知礼乐,不守秩序,其无建国能力,一望而知。

11月2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补写道:

启敌国之轻侮攻伐,增友邦之卑视,皆由于此,乃因悲慨独回议场,不愿摄影。

正欲益之等痛切告诫此理,而未及片刻,忽闻摄影场枪声连作,有人来报汪先生被刺。

参加四届六中全会的汪精卫(二排左二)、阎锡山等人。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国民党开中央全会的习惯,会前全体与会人员必须先到中山陵,拜谒总理孙中山先生,开幕式后集体合影,允许中外记者拍照,然后再进入正式议程。正是这种惯例的议程使得刺杀行事。

1日上午谒陵之时,委员们衣着不统一,行动拖拉,“礼节与秩序仍如往日之纷乱”。蒋介石是个注意细节的人,对此纷乱状况已觉不爽。

六中全会开幕之时,司仪又看错议程单,漏掉读“总理遗嘱”程序,引起会场小混乱。

蒋介石大为不满,他将国民党高官们在国难当头之际尚不自觉悟的行为上升到“无建国能力”的高度,认为这是“启敌国之轻侮攻伐,增友邦之卑视”的根源。

根据这段日记,蒋介石未参加合影,有偶然的成份。他是到了摄影场地后见场面混乱,“心更痛戚”,又退回去的,希望以此引起他人的觉悟。

另一个以前文章均未提到的细节是,蒋介石出门时,迎面遇到一个日本人,似乎专等蒋出来,引起蒋的警觉,“心犹疑滞”。

按常理,国民党的高官们从全国各地到南京开会,难得见面,在谒陵、开会与拍照间隙,聊天寒喧属人之常情。

会议开幕式及拍照既然对中外记者开放,正值中日关系紧张之时,日本记者出现并伺机访问蒋介石,也属正常。但蒋的过分敏感与警觉却保护了他。

蒋这段日记透露,国民党纪律相当松弛。可他不满于其他人的不知礼节不守秩序,自己却更不识礼节,擅自不参加集体合影(好像朱培德等高官也未参加),如此双重标准,显然是将自己置于党之上。

蒋在2日记道:

“凶手本晨三时死去,国之内部疑心丛生,汪夫人且疑及组织部所为,闻之殊为□□(两字无法辨识——引者),党内之无精诚而且猜疑如此之深。”

这名记者行刺后,当场也被卫士击中数枪,次日凌晨即死,这使案件更扑朔迷离。

陈璧君具体指名是蒋指使组织部手下杀人,国民党内外对蒋的质疑声音也不断,蒋介石切实感到了压力与痛苦:

“汪陈璧君处处以刺案定要余一人负责办理,当此国难党难逼紧,万绪待理之时,又遭此不幸,苦痛之事,精神之受打击既深,而再加此不谅与疑难之案,实不堪设想。何天之试人不断,一至于此哉?

随后,蒋介石每天去医院探视,下令给汪精卫发慰问金,还亲自向汪精卫的亲信们说明自己的诚意。

然而,案件一日不破,疑虑无法消除。蒋介石对破案工作十分重视,在日记中,有具体督办的记录:

“全力准备缉凶”、“本日对缉凶事有所指示。”(1935年11月3日)

“六中全会闭幕,组织特种会办理刺汪案。”(1935年11月6日)。

蒋介石亲自开会,调集了国民党几乎所有的特务进行侦察,要求是“不惜一切代价澄清视听”。

而国民党内部的人也是只敢想不敢说,都觉得这只是一起蒋介石自导自演的戏。

不过,除了蒋介石以外,还有一方有重大嫌疑,就是主张抗日的中国共产党。汪精卫亲日,国民党的军权又在蒋介石手里,蒋介石自然是杀不得的。这样一看,中共刺杀汪精卫的动机是成立的。

于是,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特务们虽然没有查出真正的凶手,却依然在社会上传播是共产党刺杀汪精卫的谣言。

当时,上海斧头帮帮主王亚樵跟中共走得很近,也支持抗日,蒋介石也把他当作眼中钉,于是又有了王亚樵策划了刺杀的谣言。

很快,国民党特工很快查明行刺者孙凤鸣系晨光通讯社记者,再顺籐摸瓜,于蒋介石宣布组织“特种会”来侦办刺汪案的当天(11月6日),在江苏丹阳将参与策划行刺的晨光通讯社社长贺坡光抓获,案件得以告破。

蒋介石得讯大喜过望,但他最初竟也有些不敢相信,他在日记中写到:

“得刺汪主使人贺某已在丹阳拿获,信疑参半。”(1935年11月6日)。

直到次日,更详细的侦破的情况传来,确实无误,蒋才一块石头落地。

他写道:

刺汪指使凶犯贺坡光为其改组派员,……已缉获,证明无误。此事乃得大白,一团疑虑尽释,使余如释十字架之重负,是天父之试余信念究为何如乎?(1935年11月7日)

刺杀汪精卫的是孙凤鸣,原名孙凤海。江苏徐州人,早年随父母在东北经商,后入关投军,曾在淞沪战役中任十九路军排长。

刺汪前,他住在上海打浦桥法政学院东边新新南里232号危楼上,这里住着一批青年爱国志士。

除了他,还有胡云卿(原名华克之)、陈惘子、张玉华(原名张维化)等。

胡早年肄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曾任南京学联理事,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青年部长。

胡力主抗日、反蒋,曾和孙凤鸣在苏北筹组游击部队,未果。后到上海,与陈惘子相遇。

陈是安徽大学学生,因在安庆担任向蒋介石请愿的代表,依蒋介石手令被开除学籍,流浪到上海,入私立法政学院上学,胡、陈是江苏宝应同乡同学,同住232号危楼。

不久,他们的同乡同学张玉华放弃金陵大学的文凭,到上海找寻救国出路,他们三人怀着满腔爱国热情,从1933年起,就经常在一起议论国事,慷慨悲歌。

还有一些志愿相同的朋友,包括教授、校长、学生及其他职业者,常来他们这里,共同商讨救国之道。

1934年初,他们终于酝酿出一个“五步流血”,“拚一死以诛元凶”的行动方案,刺杀目标是蒋介石和汪精卫,首先是蒋介石。

陈惘子是共产党员,对于刺杀活动不能擅自从事,须请示组织。中共中央军委代表答复说:

我们是信奉马列主义的革命党,不能鼓励别人去做暗杀工作。他们不承认这是暗杀,说是明杀,认为一系列反蒋战争都失败了,福建事变又没有成功,证明任何一个反蒋军人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必须先把蒋介石处死,事情才好办。

孙凤鸣自告奋勇负责“一枪打死蒋介石”的事。他说:

“为什么忍心让千百万人一天一天地被杀害呢?为什么不能让我一个人和他拼一拼呢?一枪把他打死后,对于祖国命运的安排,不是要顺利得多吗?”

同时,他们尊重共产党员执行自己党的纪律,决定陈惘子今后不再过问刺杀的事。

胡、张、孙三人,加上在上海从事教育工作的江苏老乡贺坡光(原名贺少茹),一同来到南京,开办了“晨光通讯社”,胡任社长,张任总务兼编辑主任,孙任记者,贺任采访主任。

目的是便于以记者身份接近国家领导人,寻找刺杀机会。但是,办社要很多经费,他们找到福建事变领导人李济深和陈铭枢。

李、陈二人表示支持他们的行动,认为“这是一件神圣的事,大家应竭力而为”,资助他们5000元港币(合银元5150元)。

办社需要批准,他们托人疏通,办了通讯社立案登记手续,1934年11月获准。社址位于南京陆家巷23号。

同年12月,国民党召开四届五中全会,孙凤鸣到中央党部会场,拟采取行动,未得下手。1935年8月,蒋介石从武汉返南京,他们又曾寻机对其行刺,计划又落空。

11月1日至6日,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几位青年决定“背水一战”。事先,孙凤鸣把爱妻崔正瑶和侄子托胡送去香港。

10月28日晚上,通讯社设宴为孙凤鸣送行,胡把一支西班牙六晌左轮手枪交给孙凤鸣说:

“四弟此举,如马到成功,其功可旋转乾坤,其名可留芳百世。”

孙凤鸣慷慨激昂朗颂《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1月1日,孙凤鸣进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会址——湖南路国民党中央党部。

早上7点,100多名中央委员去紫金山南麓谒中山陵,9点,在中央党部大礼堂举行开幕式,中央常委汪精卫致开幕词。

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委员到中政会会议厅新大门前列队合影,汪精卫、张静江、阎锡山、张学良、张继等列于第一排。他见蒋介石未出场,立即按第二方案,枪击汪精卫。

9点35分摄影完毕,委员们转身上台阶,登楼参加预备会。这时,孙凤鸣从照相机、电影摄像机旁半圆形记者群中闪出,从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枪,高呼打倒卖国贼,向正在转身的汪精卫连发三枪,一弹射进左眼外角下颧骨,一弹从后贯通左臂,一弹从后背射进第六、七胸脊柱骨旁。

孙凤鸣铜像 图片来自网络

与此同时,他被卫兵击成重伤,送医院后,己濒临死亡,为了取得口供,医生每小时给孙凤鸣注射10余次强心剂,警察厅、宪兵司令部、行政院派人到医院病榻前审讯,追查指使人,当问:

“为什么要对汪院长行刺?”

孙答:“请你看看地图,整个东北和华北那半个中国还是我们的吗?”

又问:“为什么现在行刺?”

孙答:“六中全会开完就要签字,再不打,要亡国,做亡国奴了。”

又问:“你的行动是什么立场?”

孙答:“我是完全站在老百姓的地位。”

实际上,刺杀汪精卫的真正幕后人物,是一个比追捕自己的国民党特务们更厉害的人物——华克之。

华克之曾经追随过孙中山,案发后,华克之给自己配了假牙和眼镜,换了一副模样,还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住址。

不久后,国民党确定“胡云卿”的真正身份就是华克之,蒋介石随即悬赏5万大洋缉拿,但民间依然有蒋介石给自己找个“替死鬼”的说法。

因此,华克之处境很危险,他曾经多次跟蒋介石手下的特务们相遇,甚至有的还一起聊过天,但始终没有被发现过。

有一次,华克之扮成小贩,无意之下说了句英语,引起了怀疑,但等特务们反应过来以后,华克之早已经消失了。

国民党缉拿华克之的期间,还抓住了很多爱国青年和中共地下工作者,以及华克之曾经的战友。一个曾经共同策划了谋杀,但没有抓到一个真正的主犯。

被国民党特务们抓住的这些无辜的人,几乎没有生还的,绝大多数人都被特务们折磨致死。

1936年11月1日,孙凤鸣牺牲一周年。这天,华克之在香港登报发布了《告全国同胞书》。

这篇文章里,华克之承认了一年前的刺杀案是自己策划的,目的是为了给中国革命搬掉绊脚石。除此之外,华克之还痛斥了蒋介石背叛革命,并且,划清了共产党与这件事的界限,称此事与中共没有任何关系。

声明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华克之说明了他们计划的刺杀对象是蒋介石,但蒋介石没有出来,孙凤鸣就刺杀了二号人物汪精卫。

很快,这份声明很快又把一年前的事件拉回到世人眼前,蒋介石得知后,也终于“得证清白”。

当然,蒋介石和汪精卫仍然不会放过华克之。国民党把悬赏金额由5万大洋提高到了10万大洋,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力度缉拿。

华克之此举在当时无疑是“自寻死路”,之所以这样做,有两点原因。其一,这个举动是正义的,是为了国家。其二,因为这件事,惨死的人已经太多了。

在谋划刺杀行动的时候,中共联系过华克之,联系人是华克之的挚友、中共“社联”团书记陈处泰。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华克之也思考过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后来,接触的共产党员越来越多,心中其实早已经向往起了共产主义。

陈处泰向组织汇报后,组织上不希望他们搞暗杀,因为,无产阶级政党不能搞暗杀,并且,希望华克之等人到中共工作。

可是,当时的华克之没有听进去,一心想要刺杀蒋介石。后来,组织上又说:“党组织不能用任何方式支持这一行动,但也不会当蒋介石的保镖。”

华克之听完后也承诺,这件事和中共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刺杀事件过后,华克之切身地感受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于是,在发表完声明后,前往延安。

在延安,毛主席亲自批准了华克之入党,当时,国共正处于第二次合作时期,华克之的身份留在延安容易遭人话柄,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华克之跟随潘汉年,去了香港和上海等地,开展地下工作。

汪精卫遇刺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汪精卫遇刺后,在南京中央医院开刀,由德国医生将左额的子弹取出,背后的子弹不能取出,只好任其留在背上。

12月5日,汪派骨干、外交部次长唐有壬又在上海被刺身亡。

汪精卫被刺受伤后,向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辞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职,获准。

随后,行政院长由蒋介石接任,外交部长为张群。蒋汪第二次合作及其合作的政府结束。

此后,南京政府基本由蒋派或称亲英美派掌权,而蒋介石的独裁权力不仅在政府方面和军队方面,即在党的方面也增长起来。

1935年12月2日至7日,在国民党五届中全会上,中央领导机构中,中央常务委员会,胡汉民为主席,蒋为副;中政会,汪精卫为主席,蒋为副。

汪精卫感到大权已失,带伤匆匆取道欧洲休假。

0 阅读:7

子名历史回忆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