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深情诗词,字字泣血,句句锥心,诉尽爱情的刻骨相思泪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6-18 15:54:13

滚滚红尘,总有些温润如玉的话语能穿透心灵,驱散内心深处的阴霾,带来无尽的慰藉。

总有那么一些美好的回忆,深深烙印在心田,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总有那些动人心魄的瞬间,激荡起你心中的涟漪,为你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总有些人,他们的存在便足以让你觉得此生无憾。

荔枝姑娘精心挑选了十首古诗词,千回百转间倾诉着爱情的绵绵情意。

期盼你在未来的岁月里,能有善良的人相伴左右,不辜负每一份深情厚意,且愿你们一同走过岁月长河,共享白头之约,共度美好人生。

【1】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李清照《点绛唇 · 蹴罢秋千》

荡完秋千,慵懒地整理着纤细的手指。露珠浓重,花儿显得娇嫩,微微的汗渍透过轻薄的衣裳。

忽见有客来访,慌乱中袜滑金钗落,带着羞涩之意匆匆离去。倚靠在门边回眸一望,却又装作若无其事地嗅着青梅,那份少女情怀,在这一瞬间被巧妙而含蓄地展现出来。

李清照笔下的这位女子,如同每个陷入情愫中的女子一样,对爱慕之人的每一次靠近都心生涟漪,既期待又紧张,这份微妙的情感波动,恰似爱情最真实、最纯真的模样,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他那帅气的身影,让我为之倾倒,为之陶醉。每一次的眨眼、微笑和抬手,都让我心跳加速,忍不住要多看几眼。可是,每次的注视又让我感到害羞,想要逃避。这种纠结的情感,或许就是爱情最真实、最可爱的样子吧!

【2】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宋·张先 《醉垂鞭》

我深深喜爱上了惊鸿一瞥这个词语,一见钟情显得过于肤浅,日久生情又显得过于平淡。在别人的眉目传情中,我只是匆匆一瞥,却在这一瞬间彻底沉沦,无法自拔。

那日,她身着双蝶绣罗裙,在东池宴上与我初次相逢。朱砂粉黛并未浓施,却恰似春日里闲花淡放,自然清新,毫不做作。她的美,如淡淡春光般柔和而宜人。

当我细细打量她的一切,不禁心生赞叹,人们口中传颂的柳腰身姿,此刻就在眼前。昨日山间迷雾缭绕,今日她翩然而至,仿佛是踏云而来,衣袂飘飘中携带着山间的清新气息。

这便是初见的美好,每一次举手投足都如诗如画,令人难以忘怀。每一次无意间的凝眸,都像是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泛起涟漪无数。那种小心翼翼又按捺不住想要靠近的心情,也许就是爱情最初的模样,含蓄、微妙而又醉人心扉。

【3】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 《鹊桥仙》

爱是无声的守护,让我默默存在,一份无言的承诺,诉说着我时刻都在。有一种幸福是,什么都不用做,只是静静地相伴,便能感受到美好,沉浸在温暖的氛围中,尽享安详与满足。

纤云在夜空中巧妙地编织着图案,飞逝的流星仿佛传递着深深的遗憾,那迢迢银河之上,牛郎织女悄然穿越天幕相会。这一瞬的金风与玉露交汇,比人间任何时刻都要珍贵、动人。

他们的柔情如水般温柔细腻,在这梦幻般的佳期里,恍若置身于美轮美奂的梦境。然而,当回望鹊桥归途时,又如何忍心离别?那一刻的眷恋与不舍,深深烙印在星空之下。

两颗相爱的心若是能长久坚定,那么,即使不能朝朝暮暮相伴左右,又何尝不是对爱情至高无上的诠释呢?这份超越时空的情感坚守,正是世间最真挚、最动人的爱情写照。

【4】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蝶恋花 · 伫倚危楼风细细》

我静静地倚在高楼之上,任凭微风轻轻吹过。极目远望,那满载春愁的情绪似乎从天边悄然弥漫开来,笼罩着无尽的思念。

夕阳斜照下的草色与烟光交织,在这宁静的画面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独自凭栏的心绪呢?那份无法言说的孤寂与执着,如画般静谧却又深沉。

想要借酒浇愁,放纵一回,却在对酒当歌之际,强颜欢笑只觉索然无味。然而,即使衣带渐宽、身形憔悴,我也始终不悔这份深情付出,为了心中的那个人,我愿意承受一切煎熬和等待。

爱是经得起流年的平淡,经得起岁月的悲欢。分别的时刻,两人间无奈的愁绪如同那滔滔江水一般绵延不绝。看多了这样的场景,终于明白能够和所爱的人共度一生,是如此的幸运!

【5】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吴山翠色映眼帘,越山青葱相对间,两畔青山似有意,相互依依送行还。然而谁能真正揣摩透那离别时分的万般心绪呢?

你泪光盈盈,我亦泪湿衣襟,那象征同心合意的罗带尚未成结,而江边潮水已悄然涨平。此情此景,恰似我们的缘分未竟,却不得不面对已然到来的分离时刻,尽管心中万千不舍,也只能任凭江潮平静地带走这无尽的相思与遗憾。

爱是懂得珍惜,便无惧失去的勇气。总是在你离去之后,才察觉爱的深度无法衡量。

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对曾经拥有的美好感到痛心疾首。

【6】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宋·吕本中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我遗憾你并非那江楼上永恒的明月,无论南北东西,它始终如一地伴随着夜空,永不分离。而你我之间的聚散离合,却如同那江楼上的月儿般,时满时缺,短暂的欢聚之后便是长久的别离。

我又怨恨你为何恰恰似那江楼之月,圆满与亏缺交替无常,每一次短暂的相聚都似乎预示着下一次的告别。这样的循环往复,何时才能盼来真正意义上的团圆呢?这份期盼与无奈,或许正是爱情最深沉、最真切的写照吧。

离别的人期盼着团聚,漂泊的游子期盼着归期。所有的意义,都在相聚的那一刻得以圆满。这种期盼,如同深邃的呼唤,穿越千山万水,只为那一刻的相聚。

【7】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宋·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她那彩袖轻扬,满含热情地捧起玉杯相敬。为了与你共饮的那一刻,当年甘愿醉颜红润,尽显浓情蜜意。

月光下舞动的身影柔美而灵动,仿佛能舞低杨柳楼头的月影;歌声婉转悠扬,直至桃花扇底风声渐息。每一曲、每一歌,都是对美好时光的深情纪念。

自那次离别之后,无数次在梦中回想起我们的相逢,恍若身临其境,几度魂牵梦绕,只为再次与你心灵相通。

今夜我独坐银灯之下,手握光影,只希望这重逢不是梦境中的幻象。这份期待与忐忑交织的情感,或许就是爱情最深沉、最动人的诠释吧。

离别之后,只能在梦境中寻觅你的身影,今日重逢,却仿佛仍然身处梦境。历经沧桑,终能再次相遇,才明白每一次的遇见,都是命运的安排;每一次的相逢,都有它独特的意义。

【8】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

——宋·陈东甫《长相思·花深深》

繁花深深,柳荫浓浓,我穿越花丛柳荫去寻觅你的消息,却发现你的心意已不再如初,辜负了我对你的痴心。

哀怨的琴声诉说着无尽的相思之苦,孤寂的衾被中只有寒凉与空虚。那些曾经海誓山盟、信物为证的约定如今又该何处追寻?当初谁能预料到今日的分离与变故?

这段情感纠葛如同那深深浅浅的花影和柳荫,交织着期盼、失落与哀怨,或许正是爱情最复杂而又真切的一面,让人在甜蜜与痛苦间徘徊,却依然对那份最初的美好怀有深深的眷恋与怀念。

你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而对方却已解脱,开始新的人生。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非生离死别的诀别,而是你在无尽的怀念中执着不放,而对方却早已遗忘,云淡风轻。

【9】

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那如酥般柔滑的手,捧着黄縢美酒,映衬着满城春色和宫墙边的依依杨柳。春风虽美,却带走了我们的欢情,留下一怀愁绪与数载离别的苦涩。

错!错!错!命运的捉弄,使我们曾经的美好如同春光依旧,而人却在相思中日渐消瘦,泪痕斑驳,湿透了薄薄的鲛绡巾。

桃花飘落,闲池亭阁空寂无声,曾经山盟海誓仍在心头,但如今却无处寄托锦书深情。

莫!莫!莫!面对这无法挽回的局面,唯有叹息、再叹息,无力回天,只能将那份深深的思念埋藏心底,让岁月慢慢去冲淡这份刻骨铭心的痛楚与无奈。

每个人都会对陆游与唐琬的悲剧感到惋惜和遗憾。生命中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挽回,有些人一旦离开,就永远成为了记忆中的存在。

这种无法挽回的遗憾和失去的感觉,让人不禁沉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0】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李之仪 《卜算子》

我栖息在这长江源头,你却安居在长江尾端。尽管日复一日地思念着你,却无法亲眼目睹你的容颜,但我们都依赖同一条长江的滋养与润泽。

这滔滔江水何时才能停歇?这份深深的遗憾又将在何时得以终结?只愿你我的心意能如同这绵延不绝的江水一般相通相依,那么,无论时空如何变换,我都坚信自己定不会辜负这一份深情厚谊的相思之情。

爱情是陪伴,是长情的告白。对于情人来说,最害怕的是分别。然而,如果是你陪我走到最后,即使一路风雨,也没有关系。

如果最后你会回来,即使晚一点,也没有关系。因为爱情需要的是相互守候,相互扶持,只有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