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38岁三轮车夫破格被复旦大学录取为博士,他到底有啥过人之处

张小锋说 2024-06-06 10:12:31
一、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在安顺大学阳光明媚的早晨,校园内人头攒动,学生们三五成群地穿梭往来。在一栋古朴的教学楼内,一间办公室中,一位朴素的中年人正全神贯注地阅读手中的文献。

他蓄着短短的灰白胡须,眼神中流露出历经沧桑的睿智这位就是今天的主角——蔡伟教授。

蔡伟,38岁的普通三轮车夫,2009年生活在东北锦州市。他对古文有着无比的热爱,对古文的执着追求让他备受称誉。在北大裘锡圭教授等知名学者的推荐下,复旦大学这所著名学府破格录取他为博士研究生。

如果有学生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

蔡伟教授回想起往事,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和起伏。从小就立志投身国学的他,在高考时英语和数学成绩平平,无缘直升大学。

青年时期,他曾做过工人,也曾贫困潦倒到只能靠摆摊贩卖小商品为生。

然而,他从未停止对古文的热爱。当他的妻子生病时,他甚至不得不去街头蹬三轮车拉人来赚钱为她治疗。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他向他尊敬的恩师裘锡圭求助。

裘老师慧眼识珠,破例收他为徒,给了他重新追求学术梦想的机会。

蔡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尝试、探索,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被复旦大学这所著名学府录取,迎来了新的生活篇章。如今,年过花甲的他依旧站在讲台上,身姿笔挺,理论知识丰富,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教导着年轻的学子们。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智慧和坚韧,见证了他的人生历程。

第二章:艰难求学之路

1991年,蔡伟高中毕业后,他的人生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由于语数外科目成绩平平,他没能如愿以偿被省重点大学录取,最终只能勉强进入一家橡胶厂,开始在单调乏味的流水线上工作。

尽管生活环境简陋、经济困难,蔡伟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会在闲暇之余,抱着厚厚的书本专心研究他喜欢的国学典籍。

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书呆子"。

1994年,命运给蔡伟带来了另一记沉重的打击,他一直经营的橡胶厂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从此,他只能在街头摆地摊,贩卖一些小商品谋生。

令人敬佩的是,他"从不考虑如何赚钱,一边卖冰淇淋,一边埋头读书,从不叫卖"他的妻子这样评价他。

2007年,妻子患上重病,家庭经济状况岌岌可危,而且除了高昂的治疗费用外,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积蓄。为了筹集足够的钱为妻子治病,蔡伟不得不退出忙碌的工作,开始在街头蹬着三轮车拉活挣钱。

尽管他每天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一天的收入却只有区区十几元看着妻子的病情日益加重,蔡伟的内心几乎陷入绝望。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时刻,蔡伟鼓起了最后的勇气,给心心念念的北大教授裘锡圭写信求救。幸好,裘老师慧眼识珠,欣赏他对古文的执着钻研,最终在2008年推荐他进入复旦大学,从事古籍整理工作,让他重拾人生理想。

第三,我对古文有着非常热爱和执着的追求。

蔡伟对于古文的痴迷,源于他的童年。当别的孩子还在玩过家家、捉迷藏的时候,蔡伟已经对国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古朴典雅的文字仿佛拥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吸引着他的目光。

进入小学后,蔡伟对国学的热爱如烈火般熊熊燃烧,尤其是对语文课的热爱更是溢于言表。这种对文言文炉火纯青的把玩能力让他在其他同学还在绞尽脑汁的时候就闪耀全场。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英语和数学的成绩一直是他的短板,这也让他意识到需要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蔡伟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但他对古文的探究之路从未止步。他曾在工作之余以摆地摊为生,但总会抽出时间勤奋学习。

他的妻子曾说:“他从来不在意赚钱的事,总是一边卖冰淇淋,一边安静地读书,从不大声叫卖”。

蔡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让他的人生充满了不平凡的际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北大教授裘锡圭的文章,被裘老师的治学态度深深吸引,从而与裘老师结下了深重的师生情谊。

自那以后,蔡伟和裘锡圭开始频繁通信,他向老师诚恳地请教,而老师则毫无保留地解答他的疑惑。1997年,蔡伟首次在《文物》杂志发表了自己的论文,从而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后来,他在网上以“抱小”的名号,与其他古文爱好者积极交流互鉴。

四、为何会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

在普通人看来,当年38岁高龄、仅有高中学历的蔡伟被著名学府复旦大学破格录取攻读博士,简直是痴人说梦,但蔡伟完成了这个传奇,这实在令人振奋。

然而蔡伟之所以能获高光奖章并不是因为幸运,这份荣誉完全是通过他多年来沉浸并钻研古文字、音韵学领域而赢得的。

这不仅赢得了业内声名显赫的裘锡圭教授等人的赞誉,更让他成为该领域的翘楚之一。

在2009年,复旦大学正在努力编纂重要的著作《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裘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蔡伟的才华横溢,他当机立断,除了亲自推荐外,还联同两位同仁为蔡伟背书,共同为他争取,最终复旦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他为博士生。

蔡伟通过自己对古文的专注执着赢得了学者们的认可,并因此获得了在这所著名学府接受深造的机会。这为他打开了人生新的大门,让他有机会将自己的理想抱负进一步发扬光大。

五、博士之路的艰辛历程

获得复旦大学博士生入学资格对38岁的蔡伟来说不仅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同时也是沉重的挑战。作为一名高龄生,他清楚地认识到与那些年轻的学子相比,自己在语言、历史、考古等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着不小的短板。

为了不让恩师裘锡圭的期待落空,蔡伟决定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打牢基础。他像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放下身段,重新拿起书本,一点一滴地补习。

蔡伟在求学路上的这段期间,可谓是最为艰辛的岁月。这个年过花甲的他,不仅要努力跟上博士生的学习步伐,更要克服年龄带来的生理和心理障碍。

然而,他从未气馁,反而以更加坚定的精神投入学习。

每当蔡伟在课堂上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他就会及时回去查阅资料,并在写作业时比年轻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始终咬牙坚持,最终一一修完了所有的必修课程,并通过了毕业考核。

于是,蔡伟成为了复旦大学有史以来年龄最大、学龄最长的一位博士生。当其他同龄人早已步入晚年的时候,他的人生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

这份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精神,正是他当初能够被破格录取的原因所在。

六、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成梦想,实现了人生中的重要成就。

漫长的求学路,终于走到了尽头。在2015年,65岁的蔡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价值不菲的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这对他的内心产生了无尽的激动与自豪。

学成之后,蔡伟很快就收到了贵州安顺大学的聘书,开始了他教书育人的新征程。走进这所普通高校,他看到了一张张纯真好奇的学子面孔,仿佛重温了自己当年求学的热情洋溢。

当蔡伟教授走上讲台时,他的谆谆教诲和言辞恳切深入人心。在汉语和书法课上,他对知识的掌握深入浅出,将数十年来的研究心得娓娓道来,让人受益匪浅。

而当他讨论到他深耕多年的古文字、音韵学、训诂学时,蔡伟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和专业。

多年沉浸于对先秦古籍的解读,使他对文字的本源和演变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擅长引经据典,向学生们详细讲述古人的智慧。

此外,他还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探讨文字背后的哲学内涵,启发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蔡伟教授的学术虔诚执着是他在复旦破格录取的关键,所有同事都非常钦佩他对知识的追求。可以看到他在课堂上耐心教导学生,为他们解答疑惑;在办公室里,他孜孜不倦地查阅资料,为科研论文打造精品力作。

2019年,蔡伟的博士学位论文《误字、衍文与用字习惯——出土简帛古书与传世古书校勘的几个专题研究》终于正式发表了。这部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著作,无疑是对他几十年执着追求的最好诠释。

0 阅读:225
评论列表
  • 2024-06-06 13:14

    博士能读到65岁?不作退学处理?都退休了,还获聘用?

  • 2024-06-08 10:12

    三轮车骑的好[呲牙笑]

  • 2024-06-19 12:04

    71年出生,现在年过花甲?小编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张小锋说

简介:欢迎关注